201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切实按照职责积极推进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务信息,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之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狠抓工作落实的抓手,以公开促工作,以公开树形象,以公开赢民心。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研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就如何丰富公开形式、扩大公开面、提高公开效果进行部署,局各科室、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合作,有效落实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严格把关,提高质量。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政务信息公开以及已公开内容存档备查工作。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内容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公开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
三是运用载体,创新形式。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积极推进网上政务公开和阳光政务建设,开设了政务公开、最新文件、政策法规、办事大厅等栏目,内容涵盖组织机构、法规文件、计划总结、业务信息、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资源。严格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规定,全面开展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的工作,共梳理出本局权力清单93项、职责清单64项,并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全部予以公开。加强阳光政务网上办事大厅建设,首批19个网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收件、限时办结、上下互联、在线监督”的网络审批监管模式。12333热线服务实现了网站在线咨询,建成集电话服务和网上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服务平台,2014年咨询服务专线共受理来电量503个,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办事指南、投诉举报等服务,为群众“足不出户”查办社保提供便利。借助微信功能积极拓展信息公开和服务群众渠道,“嵊泗人社”将成为用户在手机上访问的微政务大厅。同时,通过在办事大厅等候区内设立报刊架、提供办事所需的业务指南和务表格,供办事群众使用和翻阅等,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四是强化监督,狠抓落实。一是强化督查制度。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综合进行检查、考评,考评。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二是推行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近期本单位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努力做到公开进行,规范运作。我局的重大决策,都要注意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行决策前的社会通报、公示,并在决策后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同时,以网站、公众号为信息窗口、服务窗口、监督窗口,积极拓展便民服务渠道,加大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以网上交互方式开拓群众监督渠道,依托门户网站的公众出行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准确的出行服务信息。
二、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2014年,我局主动公开信息288件。主动充实完善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一是政策文件及工作信息。包括一年来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行政职权等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相关的其他重要文件及重要政务活动等信息。二是机构及人事管理。包括机构职能、领导工作分工、内设科室、下属单位及人事任免变更等信息。三是便民服务信息。包括招聘信息、就业培训、公开招考、社会保险等信息。本年度没有发生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4年1月1日—2014年11月30日,我局未收到任何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2014年1月1日—2014年11月30日,我局未发生任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措施
2014年,我们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离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及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如公开面还不够广、公开形式还不够丰富,公开还不够及时。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拓展公开形式,创新公开形式,畅通依申请公开渠道,确保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努力做到以下四点:一是继续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抓好组织实施。二是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网上发布工作,及时调整不规范事项。三是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熟悉本单位业务及相关政策,规范解答公众提问,提高查询服务质量。四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不断充实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引向深入,为全力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人民满意的政府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