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5-24 15:35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第九期
二OO六年三月三十日
“十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县城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县城居民正以坚实的步伐向全面小康生活迈进。
一、收入水平快速提高,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
“十五”时期,县城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阶层居民家庭收入全面增长;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逐年加快。
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5年,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77元,比2000年增长58.1%,年均递增9.6%,扣除物价因素,年实际递增8.7%,“十五”时期收入年递增速度比“九五”高0.7个百分点。
“十五”时期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环比增长情况
年份 |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增长 |
2000 |
9221 |
? |
2001 |
10544 |
14.3 |
2002 |
10910 |
3.5 |
2003 |
11713 |
7.4 |
2004 |
13075 |
11.6 |
2005 |
14577 |
11.5 |
收入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2005年县城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为15547元,比2000年增长68.6%,年递增11.0%,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使县城居民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出全面增长的态势。
工薪收入稳步提高。“十五”时期,县城居民家庭工薪收入继续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2005年县城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为11683元,比2000年增长47.0%,年递增8.0%,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75.1%,比2000年下降11.1个百分点。
??转移性收入高速增长。随着我县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线、社会救济金、失业保险金等标准不断提高,从而使以退休金、养老金为主体的县城居民转移性收入不断提高,2005年县城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2847元,比2000年增长233.7%,年递增27.3%。
经营净收入大幅度增长。“十五”时期,我县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县城居民经营净收入大幅度增长。2005年县城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为591元,比2000年增长157.0%,年递增20.8%,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5%上升到2005年的3.8%,提高了1.3个百分点。
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意识和理财能力不断增强,收入渠道越来越多。2005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为426元,比2000年增长120.7%,年递增17.2%,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1%上升到2005年的2.4%,比2000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县城居民各类收入情况
|
2005年人均收入 |
年递增(%) |
收入构成(%) |
家庭总收入 |
15547 |
11.0 |
100 |
工薪收入 |
11683 |
8.0 |
75.1 |
经营性净收入 |
591 |
20.8 |
3.8 |
财产性收入 |
426 |
17.2 |
2.4 |
转移性收入 |
2847 |
27.3 |
18.3 |
二、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十五”时期,在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水平也大幅度提高。2005年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57元,比2000年增长78.6%,年递增12.3%,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反映基本基本需要的食品,衣着和基本生活支出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而体现发展与享受需要的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项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以网络电脑、移动电话等为代表的现代交通通信工具的快速普及,表明了我县县城居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五”时期县城居民消费变化情况表
|
消费支出(元) |
消费结构(%) | ||
2005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00年 | |
消费支出 |
10357 |
5798 |
100 |
100 |
1、食品 |
3712 |
2442 |
35.8 |
42.1 |
2、衣着 |
986 |
421 |
9.5 |
7.3 |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523 |
202 |
5.1 |
3.5 |
4、医疗保健 |
891 |
619 |
8.6 |
10.7 |
5、交通和通信 |
1081 |
512 |
10.4 |
8.8 |
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
1177 |
804 |
11.4 |
13.8 |
7、居住 |
1535 |
585 |
14.8 |
10.1 |
8、杂项商品和服务 |
452 |
213 |
4.4 |
3.7 |
饮食消费讲究营养追求品位。2005年县城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3712元,比2000年增长52.0%,年递增8.7%。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2.1%下降到35.8%,下降了6.3个百分点,随着食品消费稳步增长,居民膳食结构进一步优化,饮食消费更注重营养和品位。一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主要副食品消费量增长,基本生活需要的粮食消费量下降。二是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居民生活品位的提高,在外用餐已由原来的节假日和宴请消费扩大为家庭经常生活消费。2005年,居民在外用餐支出455元,占食品支出的12.3%,比2000年增长222.6%。
穿着消费讲究品牌追求时尚。2005年县城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986元,比2000年增长134.2%,年递增18.6%。随着消费的快速增长,款式上更追求新颖、时尚,质量上更讲究名牌、高档,为追求时尚,衣着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服装成衣化趋向越来越明显。
住房消费讲究宽敞追求明亮。2005年,县城居民人均居住消费1535元,比2000年增长162.3%,年递增21.3%。“十五”时期,县城居民的居住环境、住房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是住房面积增加,住的越来越宽敞。2005年,县城居民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7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1.7平方米;二是单元配套式住房的家庭提高,居室越来越多,住的越来越方便,2005年县城居民家庭有两居室以上住房的占73.3%,比2000年上升6.6个百分点;三是住房装潢方兴未艾,住的越来越舒适。
通信消费讲究便利追求快捷。2005年县城居民人均通信支出775元,比2000年增长126.0%,年递增17.7%。“十五”期间县城居民通信服务消费中,包括电话费、手机费在内的电信费用以每年17.8%的速度递增,而传统的邮费支出则以每年4.5%的速度递减,在各类通信工具中,手机凭借其方便、快捷、便于携带等优点快速普及。2000年每百户手机拥有量仅为15部,“十五”时期百户拥有量以年均60.5%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百户拥有量已达到160部。
新型家电成为县城居民的新宠。目前,县城居民家庭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已基本普及,家用设备进入新的更新换代期,微波炉、空调、电脑成为人们的新宠。2005年,县城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523元,比2000年增长158.1%,2005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83.3台,冰箱(冰柜)113.3台,洗衣机83.3台,微波炉60台,空调60台,电脑30台,组合音响16.7台,影碟机53.3台,高档文化娱乐耐用品的进一步普及为居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
“十五”期间,在县城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快速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同时,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相对较缓,高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质量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努力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缩小高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差距是我县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