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嵊泗县创成首个国家4A级景区

发布时间:2019-01-03 16:10

信息来源:县旅游委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发文公布了14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嵊泗县东海五渔区景区位列其中,成为嵊泗县第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东海五渔村景区位于嵊泗县五龙乡、黄龙乡,核心创建区域为五龙乡的田岙村、黄沙村、边礁村、会城村及黄龙乡峙岙村五渔村内部区域,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区域内现有运营景点有四个:原生态景区、大悲山景区 、老鼠山渔家乐景区、元宝山景区。景区海岛人文风情迷人、风光秀丽怡人,已具备完整的渔村村落形态、特色的渔俗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的渔家风味和丰富的海岛生态旅游资源等优势,现已成为嵊泗县集海岛生态旅游观光、特色人文风情体验、休闲运动的避暑胜地。嵊泗提出打造“一村一品一主题”的村落改造,对规划范围内五个渔村设定不同形象定位与功能组合,目前已基本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群体。它是嵊泗旅游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海岛渔村转型发展的引领者、浙江渔村风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也是海洋渔村慢生活旅游景区。

近年来,我县加强保障力度,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风情保护,注重文旅融合,完善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全面推动东海五渔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使其成为美丽海岛建设2.0版、展示海岛渔村渔俗风情示范点、全域旅游发展的样板区,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十二五”期间五龙乡共完成各类旅游项目投资8.5亿元,其中景区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民宿完成投资3亿元,其他基础配套设施投资2.5亿元。2018年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资金进行优化整改升级。

狠抓景区创建工作有力落实。一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县政府高度重视东海五渔村的4A创建工作,将此项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根据东海五渔村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安排,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旅委、五龙乡、黄龙乡等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细化、责任到人,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紧扣标准,科学定位。认真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及其三项细则,坚持“景观设计以人为本,从安全卫生细节入手、提档升级服务先行”理念和“保护性开放、科学化建设”的原则,制定并印发了《东海五渔村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创建实施方案》、《东海五渔村创建国家A 级景区工作任务分解总表》全面实施东海五渔村旅游景区提升工程。三是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围绕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综合管理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八大项目,抓完善提升,确保《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全面达标。

构建安全便捷旅游交通环境。先后实施了渔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了行政村通村公路建设,道路硬化率达100%,全乡主干道路全部完成“白改黑”工程。完成田岙海上田园项目建设,设有环湖游步道慢行系统。精心打造左岸公路浙江最美公路,完成大黄沙沿海健身步道建设。在车流集中区域,合理配置停车位和停车场,基本满足车辆停放的需求。增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开通旅游巴士、景点旅游交通专线,实现船、车换乘无缝对接,提升旅游体验。其中2018年投入500万元全面实施景区交通提质四大工程即道路标识标牌工程、完善景区公交系统、景区停车场整改、出租车专项整治等。

完善旅游景区服务设施功能。提升位于田岙渔俗广场边的游客服务中心,功能齐全,配套村史展览馆,全面介绍田岙村的风俗民情。服务中心还设立游客休息座椅、手机智能充电站、书架等设施。不断完善景区标识标牌系统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制作了景区简介、导游图、导览图、景物介绍牌、公共服务信息标牌等,有专人打扫维护。完善景区公共休闲设施,利用生态环保材质打造与景区环境相适宜的公共休闲设施,同时注重游步道在景区游览线路中的重要性,大部分游步道为生态游步道。其中2018年投资600万元,实施景区旅游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共改造旅游厕所14座,其中按三星厕所提标2座,进一步完善厕所内的各项设施设备,新增第三卫生间2座、其它服务设施1座。投资420万元实施景区游览提质三大工程即景区旅游咨询服务提升工程、景点门票整改工程、景点标识标牌整改工程。

推进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强与移动、电信等部门的联系,不断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乡渔家民宿实现WIFI全覆盖,村庄主要区域WIFI全覆盖,广播通讯系统全覆盖。景区内田岙村的游客服务中心及与六井潭、和尚套景区景点游客服务点均设有导服、咨询、投诉、天气预报等服务,为游客提供专业服务。推出东海五渔村微信公众号(漫游五渔村),功能齐全,为游客提供语音导览、地图指南、文字介绍、主播带你游五龙等服务。开发“掌游嵊泗”平台,实现“东海五渔村”景区,网络预订、智能导览、信息公开、语音讲解全覆盖。

加强景区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参加各类旅交会、推介会,宣传推广东海五渔村。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人民日报》等及省、市、区各级媒体开展专题宣传和综合报道。制作东海五渔村旅游画册、宣传折页、服务指南等丰富多彩的宣传资料,拓展宣传形式,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民俗节庆、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等形式,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丰富渔农村群众精神世界。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渔绳结、渔民画、渔歌号子、海洋剪纸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行保护和宣传。先后参与了全市“舟山渔民号子”保护传承论坛、“舟山渔民号子”传承成果展演大赛、“离岛·风情” 嵊泗海洋剪纸舟山群岛新区巡回艺术展、“嵊泗方言也OK”翻唱大赛等活动。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对峙岙村、黄沙村进行风情一条街改造。

景区旅游形态服务多元化。景区不断丰富餐饮服务形式,田岙村有海鲜美食街、黄沙村餐饮服务中心,意式西餐、沙艺术馆特色茶歇等餐饮服务形式不断涌现。出台民宿控制办法,提高民宿的准入门槛,控制民宿新建数量,实施民宿提升工程,积极吸引外地开发商前来投资建造民宿,丰富东海五渔村区域内的住宿类型,重点鼓励、扶持样板特色民宿类型,今年新建完成了静舍、东方蓝堡、柚见等一批高端民宿,有效整体提升民宿的发展档次。开展百石墙景观亮化工程,成为新的夜间特色休闲游览项目。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布局海上田园观光区、海上石屋、渔家乐、电商体验中心、渔民画体验馆、主题邮局、酒吧等多种休闲场所。

旅游景区管理服务体系规范化。始终坚持以“一流环境、一流秩序、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为目标,通过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建立旅游应急预案,规范服务标准,加大巡查力度,增加服务意识,打造规范的服务体系。邀请旅游行业专业人士对景区工作人员、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素质培训,邀请相关县属职能部门开展旅游景区的各项安全、救援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演练。同时,我们对员工的服务礼仪、服务规范、着装要求等方面也进行了专题培训,使景区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在重大节假日和旅游旺季,我们对景区内的各经营场所、经营户服务管理、环境、旅游设施,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做到游客投诉的按待率、游客提问的解答率、游客投诉查处率达100%,游客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5%。 先后出台了《营销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导游管理制度》、《旅游投诉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游客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做到仪表端庄,服务热情周到得体,编写了东海五渔村景区导游词,设置微信语音导游。

加强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对景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要求做好环境综合整治、村落民居改造、乡风文明提升三篇文章,打造全域人文景观。二是突出绿化美化。对景区进行景观化设计打造,全域绿化覆盖率达到69.7%,维持好景区美化形象。三是提倡低碳环保。打造开展百石墙景观亮化工程,形成夜间游览景观带; 四是加强资源保护。在渔家乐活动中极力提倡钓大放小,积极开展海洋牧场建设,试点增殖放流,合理利用与保护海洋资源。

强化旅游安全各项防范措施。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旅游安全预案、创新安全管理制度等手段,防治并举,建立健全本土化、分层级的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平安景区建设,没有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一是不断加大了景区安全资金投入,在主要地段安装了监控系统,在不安全地段安装防护栏和警示标识,海上活动配足配齐景区安全管理员,定期对安全配齐各种安全设施,设施进行检查。二是加强治安联防,每年组织一次社会治安综合大检查,强化各部门的安全意识,认真实施村村联防、警民联防、人机联防,通过群防群治来优化旅游秩序。三是加大了旅游旺季期间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针对旅游交通、景区浴场安全、渔家乐出海安全、非开放景点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开展检查。四是增设景点医护室2处、救护站1处,并配置了轮椅、应急药箱等医疗急救设施,同时还设立了明显的图文公共标识标牌。

嵊泗作为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历来都遵循“保护为先、发展同行”的工作理念,结合海岛资源特色和产业基础,在景区保护中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更加注重景区保护,实现景区保护与开发和谐共赢。下一步嵊泗将以此为新起点,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抓实干,力争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