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8 15:47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加快推进全县贻贝鲜销交易平台项目建设的议案 | |||||||||||||||||||||||||||||||||||||||||||||||||||||||||||||||||||||||||
案号: | 67 | ||||||||||||||||||||||||||||||||||||||||||||||||||||||||||||||||||||||||
议案领衔人: | 金友定 | ||||||||||||||||||||||||||||||||||||||||||||||||||||||||||||||||||||||||
附议人: | 10名代表 | ||||||||||||||||||||||||||||||||||||||||||||||||||||||||||||||||||||||||
案由: | 关于加快推进全县贻贝鲜销交易平台项目建设的议案 | ||||||||||||||||||||||||||||||||||||||||||||||||||||||||||||||||||||||||
内容摘要: |
贻贝产业是我县的特色产业,也是枸杞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据统计,2018年全县(包括枸杞、嵊山、绿华、壁下和花鸟)贻贝养殖面积总计达 22650亩,年产量约113250吨。 嵊泗贻贝以鲜销和初级加工为主,鲜销和初级加工的比例约为1:3,鲜销市场主要在广东、福建、宁波等方向。鲜销出口点主要在枸杞乡,全县贻贝鲜销交易点主要也在枸杞乡。枸杞乡每年鲜销贻贝交易量在85000吨左右,贻贝加工厂、养殖专业户平均每天的交易量在250吨左右,旺季时甚至达到约400吨。 鲜销作为贻贝产业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缺少专门的大型交易平台。枸杞渔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缺少养殖专用码头及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目前,贻贝鲜销交易主要集中在枸杞干斜和后头湾区域,交易码头小且分散,远远不能满足贻贝收割旺季时码头交易需求,而且这些码头主要位于村口,靠近生活区,影响了社区村整体环境的提升。 二是对环保、旅游带来一定冲击。由于作业码头有限,贻贝鲜销码头和渔家乐休闲码头基本在同一个区域,有的甚至就是同一个码头,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贻贝清洗所产生的“黄水”对旅游环境影响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更给游客带来极差的旅游体验,严重抹黑了“美丽嵊泗”的旅游形象,妨碍了“美丽海岛”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建设。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要加大对贻贝产业的引导,尤其是加强对鲜销的引导和管控。在当前高效建设特色美丽海岛的大背景下,通过建设统一的贻贝交易平台,打造贻贝养殖园区,实现贻贝生产区和群众生活区分离势在必行。 对此,我们希望县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组织相关部门对上述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建议在枸杞乡干斜村茅草滩区域建设一座各项设施齐全、功能合理的贻贝交易码头,以此破解贻贝产业发展部分瓶颈,促进全县养殖业健康发展,同时也能改变目前枸杞乡干斜、后头湾区域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格格不入的局面。 |
||||||||||||||||||||||||||||||||||||||||||||||||||||||||||||||||||||||||
主办单位: | 县经信局 | ||||||||||||||||||||||||||||||||||||||||||||||||||||||||||||||||||||||||
协办单位: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类别标记: | B | ||||||||||||||||||||||||||||||||||||||||||||||||||||||||||||||||||||||||
复函: | 金友定等10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县贻贝鲜销平台项目建设的议案》已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贻贝产业整体现状 贻贝产业是我县特色产业,也是我县嵊山、枸杞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2018年的统计情况:全县包括枸杞、嵊山、绿华、壁下和花鸟贻贝养殖面积总计达 23000亩(枸杞15500 亩,嵊山2100亩,绿华3000亩,壁下1900亩,花鸟500亩),其中紫贻贝养殖面积合计达9750亩,年产量约48000吨;厚壳贻贝养殖面积合计达13250亩,年产量约67000吨,具体见下表:
贻贝产业链涉及育苗、养殖、销售、加工等相关产业,全县6家育苗场、950户养殖户、11户鲜销户、14家加工企业、4家关联企业等相关产业涉及利益人群约5700人,占嵊山、枸杞户籍人口的约三分之一,是东部乡镇除渔业、旅游外的另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渔村闲散劳动力的主要收入渠道。 二、建立贻贝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嵊泗贻贝以鲜销和初级加工为主,鲜销和初级加工的比例约为1:2。鲜销主要销往广东、福建、宁波等方向。据统计:紫贻贝年鲜销量在10000吨左右,剩余部分都由本地企业加工。厚壳贻贝年鲜销量在45000吨左右,其中一半销往广东厂家用于加工贻贝产品。
正如代表在提案中提到问题,一是缺乏大型线下交易平台,现有的交易码头小而且分散。二是贻贝清洗过程中产生的环保问题抹黑了东部地区的旅游形象,同时也妨碍了我县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建设。建立贻贝交易市场,整合资源,规范鲜销市场,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贻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贻贝交易市场的初步设想 嵊山、枸杞作为我县最东的海岛,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很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专门用于建设贻贝交易市场比较困难。为此,我局考虑把贻贝交易市场纳入水产品加工集聚区内。 一直以来,我局都非常重视贻贝产业发展,2017年4月委托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嵊泗县东部乡镇水产品集聚区咨询报告》,报告对枸杞乡茅草滩、后头湾和小西天脚下3处选址进行了综合比选。同时,我局抽调各科室骨干力量集中对县域范围内可行性选址进行摸排,形成《贻贝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对小黄龙岛、洋山长坑区域、中心渔港围垦区三个选址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利弊进行综合比选。目前,贻贝交易市场的建立作为我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在努力推进过程中,并且与我局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贻贝加工园区建设同步推进中。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9年6月25日
(联系人: 陈海宾,联系电话:5086703)
|
||||||||||||||||||||||||||||||||||||||||||||||||||||||||||||||||||||||||
反馈意见: | 非常满意 |
A-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已解决;
B-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
C-所提议案建议问题因条件、政策所限,近期尚不能解决;
D-所提议案建议未被采纳或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