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嵊泗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9 17:03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上半年,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全县经济运行总体稳定
上半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6.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3%;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0%;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总体来看,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保持平稳走势。
(二)全县经济走势有所放缓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较一季度回落6.4个百分点;建筑业产值增速较一季度回落4.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一季度回落6.5个百分点;水上货物周转量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9.4个百分点;财政八项支出增速较一季度回落5.9个百分点。整体看,除渔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零商品销售额、住餐营业额增速出现回升外,大部分指标增速呈现“高开缓行”的走势。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从产业层面看,发展基础支撑稳定
1、渔业生产较为稳定。上半年,全县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1.16万吨,同比增长6.0%。其中,捕捞产量9.88万吨,增长1.9%,从产量占比靠前的四大作业方式看,除涨网和大型深水围网分别增长1.4倍和7.0%外,拖虾、帆布网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拖虾减少0.7%,帆布网减少1.2%;养殖产量1.28万吨,增长69.5%,是拉动上半年全县水产品产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2、规上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77亿元,同比增长5.8%。从分行业看呈“两升两降”态势:“两升”——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0.64亿元,拉动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增速上升19.4个百分点,成为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动力;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虽然电价下降,但用电量 增多,累计实现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2.3%。“两降”——农副食品加工业仅实现工业产值0.25亿元,同比减少31.1%;非金属矿采选业因额定采矿量到期,关闭一条生产线影响,实现产值0.34亿元,同比减少45.0% 。规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92亿元,同比增长8.1%;产销率达到105.4%,较去年同期提高了0.8个百分点。
3、服务业相对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快于GDP、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0.9个、3.0和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1.4%,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服务业分行业中,非营利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和交通仓储运输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分别增长9.3%、9.0%和8.1%。
(二)从需求层面看,内外需求趋于均衡
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县投资项目共43个,投资额同比增长8.9%,快于全市增速0.6个百分点,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增长5.6%。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12.8%,占总投资额的69.8%;非国有投资增长0.9%,占30.2%。从三次产业看,除第一产业无投资额外,第二产业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拉动下增速较快,同比增长3.8倍;第三产业略有增长,同比增长3.7%。从各行业占比看,交通运输业占总投资额的比重最高,达37.3%,比上年同期上升15.4个百分点。其次为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占总投资额的30.2%和23.6%。
2、商贸业形势较有喜有忧。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实现限下社零额17.48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限上社零12.7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4.7%。从整体看,消费品市场基本面稳定,但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略有萎缩。
3、外贸进出口波动较大。1-6月,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前五月的累计增幅分别为40.4%、-4.4%、29.1%、41.7%和5.1%,进出口形势稳定性较弱。其中,进口额为5.02亿美元,增长2.7%;出口额为0.40亿美元,减少3.1%。
(三)从内生力层面看,增长动力依旧稳健
1、港航经济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县累计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5900.18万吨,同比增长1.0%。洋山深水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999.44万ETU,同比增长12.7%。航运方面,上半年全县实现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8.6%,水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23.9%。新引进注册3家航运企业。截至6月末,全县共有货船130艘,比年初增加6艘,运力为110.06万载重吨,比年初增加0.7万载重吨。
2、海洋旅游逐步回暖。在清明、端午等小长假的助推下,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38.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5.1%。5月1日我县在岛游客数创单日历史最高峰值,当日在岛游客人数高达2.33万人。分乡镇看,黄龙岛在旅游营销力度加大的助推下形势喜人,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7倍,黄龙岛主要景点赤膊山景区和元宝山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分别增长6.3倍和6.7倍;花鸟乡在“荧光海”的带动下,成功跻身“网红岛”行列,接待游客数增长1.3倍;东部小岛热度不减——枸杞岛和嵊山岛累计接待游客数分别增长47.6%和33.4%。
3、金融业运行平稳。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5.63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个人存款45.88亿元,增长14.3%,主要是因为居民理财到期转存。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44.53亿元,同比增长7.3%。从贷款主要流向看,主要投向渔家民宿和批发零售行业。全县不良贷款率为0.84%,比上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
(四)从质量层面看,居民生活逐步改善
1、物价保持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2.1%,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4%。
2、财政收支运行稳健。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6.83亿元,同比增长26.6%,增幅明显主要是受税源引进和征期调整等影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7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64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八项支出”和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9.3%和16.3% 。
3、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19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1952元,增长8.2%,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03元,增长9.1%。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从一季度的2.43:1缩小至上半年的2.33:1。
4、就业社保不断改善。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5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81.4%,快于时序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2.46%,比一季度下降0.11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6882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372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比例为97.7%,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
(一)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我县近年来一直处于“三一二”的产业结构,2018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8.2:14.3:57.3。全市及其他兄弟县区则都是“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相比之下,我县一产占比远高于全市(10.8%)及其他兄弟县区,但受捕捞增速限制和养殖面积趋于饱和的叠加影响,全年渔业增长减缓将一定程度上影响GDP增长;我县二产占比仅为14.3%,远低于全市(32.5 %)及其他兄弟县区水平,尤其是今年全市二产在鱼山绿色石化基地带动下高速增长,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动力,而我县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小,拉力较小(上半年我县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0%,仅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针对我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发展拉力的情况,无法与全市及其他县区靠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相比,预计下半年产业结构差异带来的压力会进一步凸显。
(二)部分行业运行缺乏可持续性。从渔业生产看: 在上级部门相关政策规定下,全县捕捞产量增长受限,而单一化渔业养殖模式提升空间不大,养殖产量也受养殖面积趋于饱和、贻贝养殖桁地整顿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年要完成水产品产量目标难度较大。从工业生产看: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增长主要得益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拉动,但由于全年该行业产值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且该行业增加值方面的拉动弱于非金属矿采选业,预计弥补非金属矿采选业缺口难度较大,势必影响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的实现。从服务业生产看:占全县GDP比重8%的营利性服务业和13%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后续增长压力较大。目前我县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仅两家,数据的稳定性和代表性不足,若无新增规上企业全年该行业增速将会明显下滑;非营利性服务业主要参考政府对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八大行业的支出,但受“八项支出”高基数影响,增长有限。房地产业虽上半年延续了一季度的高速增长,但不确定因素续存,随着下半年基数不断增大,后期增速将出现下滑。同时,本岛旅游竞争力下降。随着外岛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基础设施的完善,游客逐渐分流至枸杞嵊山、花鸟以及大洋山,本岛竞争力下降,民宿接待游客数量呈下滑趋势。
(三)新动能拉动作用不明显。当前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兴产业不断显现,但总量仍然偏小,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仅为4.5%。从新增企业数据看,上半年全县工商新注册企业678家,注销324家;全县新增一套表调查单位仅6家(全市新增99家)。规上单位数量较少,大型实体企业入驻稀缺,多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导致整体经济活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经济提质增效瓶颈较难突破。
(四)投资增长结构不均衡。一方面是新开工入库项目不足。今年上半年未有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500万-5000万元以上项目仅入库2个,靠续建项目带动,投资后期将十分被动。另一方面是民间投资增速放缓。上半年全县民间投资增速为0.9%,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30.2%,明显低于一季度2.1倍的增速,占比低于一季度10.3个百分点。
四、对策建议
下半年,经济稳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要加强经济监测、提前谋划,重点关注发展中的“短板”指标,抓住新机遇、挖掘新增量,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注重经济监测,强化指标预警。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及时掌握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第一时间汇总数据信息,认真对变化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研判经济形势,预测经济发展走向,对起伏较大或对经济影响较大的重要经济指标及时做出预警。另一方面对离计划目标有距离或在全市排名靠后的指标,各乡镇和主管部门要落实责任,认真梳理实现目标的支撑要项,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按时间节点推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注重产业提升,强化发展内生力。一是渔业方面,在总体捕捞产量受限的情况下,有序推进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省级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建设,有序推进已落地深远海大型智能化网箱养殖项目和渔光互补项目的开工建设工作。二是工业方面,牢固贻贝加工业、船舶修造业等环保专项整治成果,充分利用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腾笼换鸟,做优做大特色产业,不断推进海岛工业转型。三是服务业方面,积极培育“第六产业”,加快“工业+”、“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深化枸杞蓝色海湾项目推进,提升第一产业附加值;加大自贸试验区的引擎拉力,引导外来企业注册我县法人单位;同时加强对有上规潜力单位的挖掘、关注和培育,有存量、促增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注重统筹协调,加快投资项目进度。一是加强产业谋划,做好前期初审,通过倒排工期,强化公示制度和调度机制,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精准度;二是积极探索,优化政策供给,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从营商环境、产业导向、政企合作、降低成本、融资破难、政商关系等方面破解民间投资的难点问题;三是加速推进小洋山北侧围垦、马关围填海等正在施工项目的进度,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破解未开工项目难题,全力以赴高效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