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 17:09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近年来,嵊泗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发挥“旅游+”功能,加强旅游与商贸、文化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培育和形成了渔村新的产业体系,激发了渔村经济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嵊泗县商贸流通行业运行平稳,全县商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上半年四大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1.限上批发业主导整体批发业。上半年我县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3.93亿元,增长1.36倍,增幅居全市首位。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6.98亿元,增长2.63倍,高于全市平均增幅,遥遥领先全市其他县区;限额以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95亿元,与上年持平。由于马迹山自贸区的成立、子源商品交易平台的引入,吸引了外地企业来我县注册交易。从2018年开始,限额以上批发业总量不断攀升,从原来的占全部批发业40%,到今年上半年已经上升到占比80%,限上批发业已经主导了整体批发市场。
2.限下零售业决定整体走势。上半年我县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8.47亿元,增长9.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0.72亿元,下降1.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7.75亿元,增长10.2%。多年来,我县零售业一直以限下为主体。2018年底数据显示,我县限额以下零售业企业113家,限上企业5家;限下零售个体户2129家,限上个体户3家。无论从单位数量上还是销售额上,限下零售业占整体零售业的比重都在90%以上,限上零售业对整体影响十分微弱。
3.限下民宿发展稳定,限上企业遇发展瓶颈。上半年我县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91亿元,增长7.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46亿元,下降3.9%,与定海区同为负增长。其中有两家住宿企业的营业额降幅达到10%以上。上半年客源主要集中在产业活动单位,但由于其数据无法纳入我县统计,同时又分流了县内其他住宿企业的客源,造成限上住宿业出现降幅;限额以下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45亿元,增长22.3%。其中民宿数量已突破950家,占全县全部宾馆数量的89%,是我县住宿业的主要接待力量。
4.限上餐饮消费依旧低迷,限下餐饮呈现多元化。上半年我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47亿元,增长12.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0.17亿元,下降15.4%,排全市末位;限额以下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30亿元,增长15.0%。近年来我县限下餐饮业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加之旅游业的不断升级,“离岛微城慢生活”的氛围在餐饮中体现明显,轻松餐饮在县城的主要街区和各个景点不断涌现,并逐渐与县外先进旅游地区接轨。
二、上半年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1-6月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58亿元,比去年上半年增加1.41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较去年同期下滑1.1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所占比重较大且增速高于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4亿元,增长8.7%,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5%;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亿元,增长4.7%,所占比重为11.5%。
分规模看,限上不增反降,限下增长平稳。上半年我县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下降3.7%;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8亿元,增长9.0%。
分地域看,乡村市场销售调整,增幅较去年有所下滑。上半年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2亿元,增长9.1%;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亿元,增长6.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4个百分点。为促进厚壳贻贝健康持续发展,今年4月15日至6月30日,我县实行了“贻贝伏休”,贻贝销售企业进入停售期,这是我县二季度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放缓的原因之一。
三、上半年商贸业运行存在的问题
1、限上住宿企业竞争力减弱,增长动力不足。从外部压力看:目前我县住宿业除了民宿、县城酒店外,县内旅游景区单身公寓、别墅群等都加入到住宿业竞争行列。民宿与县城酒店客户群差异较明显,但县内旅游景区单身公寓、别墅群等以渔家民宿的优惠价格带给客户酒店式的住宿体验,严重分流了县城内各大酒店客源。从内在动力看:我县限上住宿企业开业年代久远,虽有装修更新,但总体风格比较古板,吸引力较弱;地理位置多在城区,虽交通及购物较为便捷,但周边缺乏自然景观,更适合商务人士居住,旅游旺季整体竞争力较低;经营理念较为保守缺乏创新,未能及时应对市场需求进行更新升级。
2、餐饮个体枝繁叶茂,品牌企业重点单位匮乏。目前我县餐饮市场中个体户占了绝大多数,随着个体数量增多,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但整体餐饮市场仍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缺乏做大做强意识。一方面由于我县旅游业季节性较强,使企业发展存在较多顾虑。另一方面多数创业者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愿意“开疆拓土”。二是模式雷同,创新不足。餐饮行业门槛较低,多数商家都是复制他人的盈利模式,照搬照抄,鲜少有自我特色,经营理念较为落后,较少综合考虑服务、用餐体验,营销宣传等要素,长远规划欠缺。三是管理人才缺乏。个体商户以眼前盈利为主,缺乏主动学习,自我更新的认知,导致部分餐饮个体只能短期经营,出现倒闭兼并等情况。
3、传统零售市场受到冲击,本地消费缺乏增长点。 一是跨地域消费对我县消费品市场营业占有份额减效拉伸。随着家庭购买力的增强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跨地区消费进一步增多,比如购买汽车、装修用品、家具家电等商品,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到更大的城市购买,减弱了本地市场的营业量。二是网络冲击实体消费受影响。随着物流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各个乡镇基本都有物流配送点。网购对传统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各类食品零售冲击较大,影响我县整体零售业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监测力度抓新增。一是通过第四次经济普查排查出2018年10月以后新开业的企业,重点关注营业收入与限额标准相近的企业,加强跟踪监测力度,对达到限额标准的企业,及时入库统计;二是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筛选和排摸出来营业收入达到限上标准和接近限上标准的商贸企业,及时掌握企业情况,积极指导企业向国家申报入库,提高限上单位总量。三是加强与商务、市监等主要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对县内达到规模以上的民宿、旅游购物点、农家乐进行全面摸排。通过政策扶持,鼓励达到限额以上的个体经营户转变成小规模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企业,升规入统。
(二)提升批发零售企业竞争力,保持消费品市场可持续发展。
一要扩大本土特色产品消费。抓住我县海产品种类多、质量好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广告宣传、产品比对,借助微信、直播平台、淘宝等实现多渠道线上销售。另一方面充分旅游旺季开展各类线下促销活动,提高本土产品销售额总量。二要以优质服务促进消费,稳固现有市场客源。与周边城市相比,县内消费品市场存在品种单调,产品更新换代滞后等问题,为此通过良好的售前体验、售后回访、送货上门等服务来弥补自身不足,从而留住现有消费群体。
(三)加快住宿餐饮业转型升级。一是要紧跟潮流,提供精细服务。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加之高速发达的网络,让消费者可以短时间内在手机上进行“货比三家”,其对于住宿的需求也向精细、高品质转变。我县各大酒店也应基于服务群体、进行服务需求的细分,提供的亲子、养生、度假、会议等细分服务。二是基于消费行为的转变,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附加服务更受用户关注。酒店要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开拓酒店+研学、酒店+文化、酒店+目的地资源等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促进酒店服务不断更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