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002643384W/2020-28570

  • 发布机构:

    枸杞乡

  •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枸杞乡2020年度工作总结和2021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12-16 11:02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枸杞乡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0年,枸杞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坚持以高质量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积极稳固全乡四大产业,在危机中寻找新突破、抢抓新机遇,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围绕全年工作目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有效稳固了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交出了疫情时代下的合格答卷。

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

1.海岛经济探底回升。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渔业、工业、旅游服务业的复工复产。1-10月,全乡实现捕捞产量2.79万吨,同比减少1.85 %,产值11000万元,同比减少23%。养殖产量11.1万吨,同比上升12.1%,产值48298万元,同比增加45%。1-10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7474.64万元,同比下降47.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225万元。

(一)稳固渔业经济。组建枸杞乡渔业管理服务站、渔船安全点验中心,切实提升基层渔船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落实渔业安全管理,抓实6小时点验、编组生产、定人联船等各项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渔民面对面教育培训覆盖率达100%。积极推进环保型养殖浮子替代工作,23万只新型浮球已经下海使用,占海上总数的16%,占海陆总数的9%。深入推进养殖海域“三权分置”工作,全面梳理各村养殖户、养殖桁地、养殖海域边界情况,出台“养民证”和《养殖户积分管理办法》,提高渔民依法用海积极性。截至目前,已完成养殖渔民签约184户,占全乡总数的30.8%。贻贝销售困境有所缓解,1-10月累计鲜销28347吨,截至目前已售养殖户已达30%。

(二)扶助工业企业。工业企业逐步走出困境。今年受疫情影响,传统上以对外出口为主的加工业收到较大冲击。为此,我乡多渠道拓展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经过努力,全年共去除贻贝产品库存1750吨。下半年形势转好,6家企业陆续恢复生产,新生产贻贝2900吨。强化企业服务,指导顺达公司顺利申请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出口资质,减少疫情对企业的冲击。积极助力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帮助企业成功申请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3个,争取资金20余万元,申报县级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2个、惠及企业8家。继续抓好环保工作,指导企业更新引进环保型生产设备,进一步改进工艺,目前景晟公司已配备贻贝新型蒸煮机,华利公司投资15万元引进的环保蒸煮设备也已投产使用,水产加工企业步入以科技促绿色发展的良性轨道。招商应税工作成效显著。引进落地优质税源型企业5家,争取到位注册资金3000万元。海上砂石中转平台建设、无人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军工项目)两项产业项目持续推进。1-10月份累计实现税收2113.1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07%。

(三)旅游产业恢复向好。强化提升枸杞岛旅游质量,积极打造抱团发展态势,今年首批吸纳127个业主组建民宿协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推动协会实质运作。发挥精品项目标杆牵引作用,引导鼓励新建民宿向高品质、综合体形态跃进,阡陌客栈三期今年运行、月亮湾二期项目已完成建筑设计,游艇俱乐部正在抓紧建设中。旅游业进入7月后逐步复苏。其中“7、8黄金两月”接待游客4.3万人次, “十一”小长假接待游客1.12万人次。1-10月,累计接待游客105644人次,同比下降23.86%,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12.04%,

2.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2020年,枸杞乡共有政府投资重点项目11个,其中新建项目7个,续建项目4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投资额5270万元,占年初计划的62.7%。一是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硬件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枸杞乡道路亮化工程、枸杞乡电力开关站新建工程、干斜接线道路配套工程、龙泉海防执勤码头工程全部完工。施投入,提高基础产业发展质量。干斜养殖配套场地工程、干斜接线道路配套工程、干斜贻贝交易码头工程等陆续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开工;二是民生保障项目逐步收尾,群众生活宜居程度不断提升。乡便民服务中心、乡中心幼儿园、农贸市场改造工程等项目进入最后施工阶段,预计到年底基本完工。三是产业发展项目和民生配套项目稳步推进。干斜贻贝交易码头工程、干斜养殖配套场地工程、将军路海防执勤道路工程、干斜—乌沙公路沿线环境提升工程等项目持续推进,预计到年底完成年初预定目标。

3.渔村环境持续改善。做好“生态宜居”工作,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开展全民整治,重点做好养殖物质规整归置,清理堆放区域10000余平方米。以创城为契机积极开展全民清洁日行动,洁化美化小巷小弄18条。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2户C级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渔农村公厕改造3座、正在改造1座。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全年完成整治5处。稳固无违建县工程,拆除违章建筑1处,计200平方米。持续推进蓝色海湾项目,完成龙泉邻里中心建设,目前正再进行内部装修。贻贝综合馆项目完成前期立项,正在完善设计方案。

4.民生保障稳步增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全年累计服务群众9653人次,其中涉及最多跑一次事项8056人次。开展全民参保扩面工程,新参加养老保险67人,完成个体工商户参保21人。强化传统捕捞渔民及遗孀养老保障工作,新增传统捕捞渔民认证3人,渔民遗孀认证17人。积极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对465人建立一人一册台账,做好动态跟踪服务。提升医保服务工作水平,全乡医保参保率达到99%,全年为群众代办医保服务163人次。强化就业保障工作,新增就业和再就业108人。围绕“全面小康”抓好精准脱贫工作,全年完成摘帽脱贫45户96人,合计脱贫率达到100%。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马鞍殡仪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搭建智慧看家平台。加大卫教事业投入力度,乡新幼儿园完成投资额2300万元,全乡卫教基础条件不断提高。完成里西村文化礼堂建设,实现全乡村级文化礼堂全覆盖,推动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上一层楼。

5.基层治理有力提升。全面完成新一轮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新一届村班子平均年龄显著下降。全乡5个村全部实现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合作社社长一肩挑。所有换届村实现了有35周岁以下青年干部、有大专以上学历干部进入村班子,基层组织活力大幅提高。积极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积极推进“网格红立方”金种子项目,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融合各类志愿者组织,组建“红立方”志愿服务团队6支,全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形成了全乡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抓好东海渔嫂“十大员”队伍,120名渔嫂常态化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渔嫂服务零距离。积极推进新乡贤工作,努力发挥能人治村效用,扩大治理覆盖面。

6.平安工作成效显著。以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为根本,积极构建“精准防控”体系,组建由航运企业、卫生院、民宿为骨干的疫情防控巡查小组。加强“四个平台”建设,结合旅游市场恢复情况,重点做好入岛人员抽查。深化“海上枫桥”工作,全年共调解各类纠纷矛盾46起,调解成功率100%,其中较大纠纷6起,调解涉及金额130余万元。进一步筑牢牧岛平安体系,建立乡级层面专职调解员队伍和村级层面信访代办员队伍,努力化解各类信访问题。

7.思想工作常抓不懈。抓实理论武装,把意识形态和党的思想教育工作全面纳入各级书记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管理。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和网络舆情研判极致,增强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监控工作。抓实宣传话语权,发挥“牧岛枸杞潮生活”微信公众号作用,开展好全乡党内线上教育。发挥“牧岛讲师团”作用,开展网格微党课30余次。做好智慧党建工作,投资15万余元,在奇观村石浦区域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开启红色宣传和渔农村党员教育线上线下互动新模式。发挥“党管喉舌”作用,全年通过微信、网评等渠道宣传枸杞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为贻贝销售、村级组织换届、养殖海域三权分置等重点工作抓好舆论氛围。

8.基层组织力显著提升。坚持党建统领,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以“战疫”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练兵场,全乡共有230余名党员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强化干部培养,提升组织活力。在全乡范围内选配25名“导师团”成员,通过双向选择为各村21名后备干部指定“双导师”,让“头雁”为“雏雁”领航,全面提升基层干部工作水平。坚持从严从实抓好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围绕“三会一课”基本制度,对全乡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常态化党建工作检查,推动1个后进支部整转。

9.强化党风廉政落实。聚焦县委巡察整改,全面开展自身体检,对乡村两级干部加强党性和廉洁教育。扎实开展“清风护航”行动,为乡村两级权力戴好紧箍咒。推进“清廉村居”示范点建设,年内完成设计方案。落实村级财务网上审批筹备工作,实现三资全面监管。开展工程、扶贫等领域的专项督察工作,发现问题2处,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相关干部2人。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加大违规违纪党员处理力度,全年有1名党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名预备党员做取消预备资格处理。进一步深化机关内部管理,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水平,全年共查处违规事件1次,通报批评2人次。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我乡将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领会中央和省市要求,积极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继续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

1.抓实渔牧基础管理。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继续做好渔船动态跟踪24小时值班。全力推进养殖海域“三权分置”工作,发挥好改革后的制度优势,提升养殖业发展水平。继续做好环保型养殖浮子替代工作,在全面禁用白色泡沫浮子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一边探索新产品一边替换旧材料工作,力争确保完成年度替换任务。抓好海上巡查和贻贝动态监测,努力降低因疫情影响而未收割的贻贝安全,减少养殖渔民损失。

2.提质发展工业经济。挖掘企业潜能,改变企业小、散、乱现状,注重扶优、提中、去弱,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贻贝协会作用,强化政府与行业联动,提高贻贝企业管理理念、销售理念、生产理念。引导企业产业升级,指导改进贻贝剥壳、蒸煮工艺,研发新型产品,打通电商销售渠道。提升招商引资(税)质效,结合“蓝色海湾”项目、枸杞育苗场区域开发等,引进一批优质企业落地,实体运作,共助枸杞建设。推进星级食安办创建工作,启动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工程。

3.推动旅游产业全链提升。围绕“蓝海牧岛·自在枸杞”的旅游发展定位,着力打造高端海岛风情度假胜地。积极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争取引进并打造一批特色化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品牌,做好文旅主题体验、创意游乐、亲子游乐、主题摄影、特色购物等功能布局。谋划实施“山海奇观”景区升级改造,提升游客体验度。规范整治休闲渔船,统一组织架构、完善内部管理,推动以公司化形势健康运作运营。全面开启民宿3.0时代,努力建设高品质民宿、打造高端民宿群落。加强政策和资源供给,推动民宿协会发挥作用,深度发挥理事会作用。

4.全域提升环境水平。坚持产业源头治理,加快实施干斜养殖配套场地工程、干斜贻贝交易码头工程等项目,尽早实现生产区生活区分离。围绕“海岛公园”建设要求,做好枸杞乡建筑垃圾填埋场山体修复工程、枸杞乡北岸公路沿线景观提升改造工程、马鞍殡葬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枸杞乡龙泉村滨海休闲公园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全乡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抓好蓝色海湾项目一期收尾和二期设计工作,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示范效应。继续做好各村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深入推进渔农村垃圾分类,推动渔农村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推进“一沿三区”坟墓专项整治工作,提升海岛人居环境。

5.抓好社会各项事业。探索建立乡级慈善关爱基金,进一步壮大社会帮扶力量。对2020年脱贫户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新脱贫户不返贫。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辅导,进一步提升渔农民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渔农民就业保障能力。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奇观、龙泉、东昇等村域面貌翻新,干斜、里西等村容村貌有新突破。加快推进民生项目建设,龙泉邻里中心、乡幼儿园、农贸菜场、乡便民服务中心等启动运营。

6.提升基层治理实效。发挥新一轮村级组织换届实效,带领新班子谋划新发展,提升渔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建设好乡村两级建设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推动矛盾纠纷调解力量下沉,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以智慧党建、清廉村居建设等为载体,加强新时代渔民教育,抓好三事分离,推动村集体和村民各行其是、各尽各责。加强党建带群建,发挥工会、团委、妇联在基层治理中的更大作用。

7. 提升乡村文明风尚。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渔村发展新面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扎实做好各类文明创建工作,重点做好龙泉文化礼堂提质工程。做好第五届嵊泗枸杞贻贝文化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阵地进一步深化群文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深化群文品牌,积极开展各类群文活动,办好歌唱大赛、文化同城等各类群文活动。

8.抓实党的基层建设。坚持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巩固基层思想阵地。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红色思想宣传,引导新时代青年渔农民紧紧跟党走。开展好党员好故事系列宣传,通过实施“书记在一线”、“党员冲在前”、“支部亮品牌”三大工程,掀起牧岛枸杞红色浪潮。写好村级组织换届后半篇文章,及时调整完善村级议事规则、村级决策机制、日常运行等制度,健全完善上级监督、群众监督、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推动村级组织换届后更加高效运行。深化党组织建设,抓好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打造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参与度更高的多元化学习平台。

9.打造清廉枸杞品牌。坚持“廉”字为要,巩固提升县委巡察成果,抓好清廉枸杞建设。加大自查检查,重点在项目工程、扶贫领域加强把关,进一步提高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营造清朗的工作氛围。实施“清廉枸杞”工程,探索对乡属企业开展巡察,确保公权力监督全覆盖、无死角。继续加强乡村两级干部“八小时外监督”,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常谈话、常提醒、常引戒,增强全乡公职人员廉洁为公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