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8 16:01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做深文旅融合文章推动全域旅游新发展的议案 | |
类别: | 重点 |
案号: | 1 |
议案领衔人: | 郑安平 |
附议人: | 10名代表 |
案由: | 关于做深文旅融合文章推动全域旅游新发展的议案 |
内容摘要: |
这几年来,我县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积极实施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也积极策划和推出了文旅融合项目和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但与省内外一些旅游县区、乡村相比,无论是文旅融合程度还是文旅融合氛围,都有较大差距,政府需下功夫做深文旅融合大文章,提升离岛旅游文化品位和内涵,推动全域旅游新发展。 从文旅融合程度来看,我县文旅融合程度相对较浅,这些年虽然举办了沙滩旅游嘉年华、海鲜美食节等旅游文化活动,但缺乏特色性和创新性,也没有很好体现本地浓郁的渔俗农耕文化,加上活动期限短也很难起到持久性效果。 从文旅融合氛围来看,我县文旅融合氛围十分缺乏,尤其是在基湖沙滩、南长涂沙滩等景区和基湖、高场湾、石柱等旅游村落。很少有游客和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较强的特色旅游文化项目和街区,游客也感受不到浓浓的海岛旅游文化氛围。村里也很想在旅游文化产品、项目及特色街区开发和打造上求突破,但受规划、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条件限制,也很难有所实践。 文旅融合是乡村旅游业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我县全域旅游新发展的强大引擎,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县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做好做深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重点要在以下三方面狠下功夫有所作为。 一、统筹谋划,推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紧密联系我县各乡镇、村落实际及全域旅游提质升级的要求,统筹谋划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着手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示范乡镇、示范村落和示范景区,以示范带动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 二、点线结合,推动文旅产品项目开发。利用我县渔俗农耕文化资源,着力办好沙滩海鲜烧烤、沙滩音乐节、篝火晚会、体育赛事等。精准对接游客需求,助力开发和打造一批有创意有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开发项目如海洋知识课堂、渔俗文化集市等,增强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度,旅游旺季期间尝试在基湖、高场湾、石柱等旅游村落及景区,开设渔俗文化演绎角及渔俗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欣赏和体验到嵊泗渔俗文化的魅力。 三、多措并举,推动旅游村落文化建设。一方面,以文化礼堂提质扩面为抓手,加快推进旅游村落文化设施建设,新建基湖、石柱等旅游村落文化礼堂或文化综合场所建设,拓展和丰富礼堂旅游文化功能,使礼堂真正成为村落的旅游文化风景线。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着力打造旅游村落特色文化街区和弄堂,使之逐渐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网红打卡点。同时,加强对民宿业主地引导,将海岛文化元素、当地生产生活的风俗习惯融入到民宿经营发展中去,将民宿打造成为村落旅游文化的前沿窗口。 |
主办单位: |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类别标记: | B |
复函: | 郑安平等 10 位代表,姜定岳等 11 位代表,邵伟燕等 10 位代表: 你们分别提出的《关于做深文旅融合文章推动全域旅游新发展的议案》《关于加快推进(渔)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议案》《关于推进嵊泗文旅融合发展的议案》已收悉。非常感谢代表们对我县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议案中就文旅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现将议案中涉及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培育景区村镇体系,打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样板区。目前我县共创成风情小镇 2 个(五龙乡、花鸟乡)、AAA级景区城 1 个(菜园镇)、AAA级景区镇 1 个(洋山镇);A级景区村庄 20 个,其中 AAA 级(最高级)9 个,A 级景区村庄占全县行政村占比全省领先。去年,我们更是创成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今年在海岛公园建设继续推进景区村镇体系创建。 (一)实现村村镇镇城城景区化。启动 4A级景区城、五龙乡、花鸟乡 4A 级景区镇,以及嵊山镇、枸杞乡、黄龙乡 3A 级景区镇创建工程,争取实现 3A级景区镇覆盖率 70%以上,完成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城镇镇村村景区化,成为浙江省海岛公园建设先行区。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以建设“花园海岛”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域景区化工作,实施花园村庄、花园公路、花园景区、花园渔港、花园公厕等“花园细胞”建设工程,提升乡村品位,建成“微而精、微而特、微而富”的美丽微城。 (三)实施海洋海岛文化振兴工程。以“东海渔港文化传承地”为目标,展示嵊泗海洋文化、渔俗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等多元文化。通过海岛生活风情展示和嵊泗文化记忆修复两大工程,实现文化振兴。 二、培育旅游产品体系,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新业态。升级全域旅游发展,结合海岛公园建设,重点优化创新五大海岛主题系统,构建差异化、个性化的主题项目板块。其中,泗礁岛以“度假慢城”为主题,重点发展旅游综合服务、滨海风情小镇、综合文化展演、微城生活体验、海岛生态游乐等,重点接洽马关海岛旅游度假区项目、美丽岛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扎实推进十里金滩特色小镇建设;黄龙岛以“风情渔村”为主题,重点打造石村非遗小镇、东咀头高端民宿集群以及渔俗活态展演旅游区等;花鸟岛以“休闲天堂”为主题,重点发展国际旅游度假、时尚海岛休闲、灯塔艺术旅居,以及海上户外运动等,对接和接洽“到灯塔去”主题文化旅游度假区、花鸟岛轻奢精品酒店、花鸟岛北岙商旅综合体等项目,重点推进灯塔村村庄景区化改造工程等 6 个项目,深化花鸟旅游示范岛建设;枸杞岛以“海上牧场”为主题,重点建设蓝色海湾样板区、海上牧场示范区,以及东海科普基地等;嵊山岛以“百年渔场”为主题,重点打造渔场历史风情区、国际海钓公园、野奢民宿集群,以及海洋生态研学基地等。其中重点推行“跳岛游”、国际海钓、海上体验、国际游轮等四大产品,做足“海”文章、做强夜经济、做精新业态,构建离岛风情、微城夜游、四季旅游等专项产品体系,并培育岛际精品游线与海洋 主题游线。如渔业养殖、渔事体验、主题酒店、渔产品开发等跨界融合,探索建设海岛六产综合体。想方设法突破管理体制和融合难点,升级传统渔家乐,向休闲观光型、海钓体验型、科普教育型等方向转变,促进休闲渔业转型。如菜园镇借助特色小镇创建东风,实施农田综合体项目打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三、培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文旅游客体验感。我们从文化旅游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提升软硬件水平,推动文化旅游便民惠民利民。 (一)启动海洋生态博物馆建设。在 2019 年我县顺利通过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定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启动海洋生态博物馆筹备建设工作,适应文旅深度融合大势所趋,满足人民群众主客共享的文化新追求。 (二)借力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性文化品牌,丰富“文化旅游”新内涵。以打造“美好生活·全民乐和”文化活动品牌为主线,整合资源,上下互动,制定出台每年的嵊泗县“美好生活·全民乐和节”实施方案,借助“美好生活·全民乐和节”系列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使来嵊游客通过旅游的形式实现感知、了解、体察嵊泗海洋文化具体内容。同时,我县正积极推进海岛公园建设,以一个大本营,三大主题岛提炼一岛一 IP,以菜园镇渔农民文化节、五龙乡东海五渔节、黄龙乡开捕节打造“海上慢城,惬意泗礁”、“渔村生活,古朴黄龙”为形象定位的泗礁黄龙海岛公园大本营,以花鸟乡网格慈孝节打造“国际灯塔,艺术花鸟”为形象定位的花绿国际休闲岛,以嵊山镇拖虾开捕节、海钓节打造“百年渔场,魅力嵊山”为形象定位的嵊山百年渔场岛,以枸杞贻贝节打造“蓝海牧岛,自在枸杞”为形象定位的枸杞海上牧场岛,特质化嵊泗海岛公园及主题 IP 的分区发展空间结构,让来嵊游玩的游客感受“一岛一品”的渔俗文化韵味。 (三)文化元素融入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文化设施方面做足文旅融合文章,如在保留花鸟原生态风光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旅游服务,丰富岛上设施细节,完成了标识牌的打造;将非遗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构建文旅新空间,如黄沙村特色街区、峙岙村石文化展示中心、沈家湾旅游厕所打造上添加非遗元素、东海五渔村景区提质上融入非遗等;洋山镇雄洋社区集装箱式文化礼堂融入港口旅游文化,增强游客体验感;枸杞乡奇观社区文化礼堂以“贻贝蓝”手工室为基调,以“产业+礼堂”模式促使游客增强文旅融合认知度,并荣膺省级 2019 年度五星级文化礼堂。同时,积极引导民宿经营业主,融入海洋文化、渔俗文化、家风家训等,打造有文化内涵、充满情怀的精品民宿,为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亮色。 (四)开展文化创作交流传递嵊泗声音。策划文化主题演艺,重点推进《东海谣》民俗版改编并投放于乡村旅游,丰富游客体验。重点培育“嵊泗渔歌”品牌,创新传统方式与新媒体方式,加大嵊泗渔歌的传承、传唱与传播力度,打造嵊泗海洋文化精品。深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搭建文旅融合新桥梁。推进县区间、乡镇间、文化礼堂间的文化走亲活动,每年组织赴县区外文化走亲5 场。同时深入实施“与沪同城”文化共享工程,引进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剧团演出,如新年音乐会、“六一”儿童剧、嵊州越剧团经典剧目展演等,通过文化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宣传嵊泗、推介嵊泗,深入推进嵊泗文化与外部的交融。创作多样文艺精品,打造特色文化名片。重点打造海洋文化名片,提升文化旅游“文艺范”。近年来,我县文旅部门不断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扶持力度,改善创作环境,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努力创作文艺精品,持续打造嵊泗风光摄影、嵊泗渔民画、嵊泗渔歌和嵊泗海洋剪纸这四张文化名片,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也给游客以物质、精神双重层面的旅游体验。我们围绕嵊泗特色海洋文化,以文艺精品创作打响嵊泗知名度,打造“嵊泗制造”、“嵊泗精品”等“文化旅游”口碑。在每年的省市各类群文比赛,均取得好成绩。近年来,依托优秀业余文体团队,寻找文旅融合多角度切入点,如组织菜园镇阿姐囝锣鼓队赴上海、南京等地参加嵊泗文旅品牌推介会、为来嵊疗休养抗疫战士讲述海洋文化故事。 四、培育融合创新体系,集聚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动能。找准文化与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重点在融合和创新两个核心上下功夫,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 (一)创新推进文旅融合。启动文化基因解码、文旅 IP 培育工程,计划培育 2 个市级非遗体验基地、2 个省级文旅 IP。注重文旅研学基地开发。2019 年《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出台,推出了建设培育“东海五渔村”、“沙艺术仓库”、“海国途至民宿”三处研学基地;策划推出了“少年中国梦、励志东海行”嵊泗东海五渔村红色研学之旅 4 日游、“探秘神奇海岛、拥抱魅力”海洋海岛生态之旅 5 日游、“海岛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文化之旅 5 日游、“沙艺术仓库—海国途至研学夏令营”4 日游四条线路,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海洋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结合非遗、渔歌、渔业历史、传统节庆等诸多元素,让学生在体验海岛渔村生活之余增长了对 海洋文化的认知度。今年 3 月底,实施“嵊泗理想村云设计”线上研学项目推广,着力打造线下研学游新路线。 (二)加快推进体旅融合。利用国际女子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沙排赛、海钓精英赛等精品赛事,以及举办环岛骑游、徒步大会、划骑跑铁人三项赛等大众休闲运动,帆船帆板、滑翔伞等时尚运动项目,做好了运动+旅游文章,重点推出了健康运动季旅游产品,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与示范基地。 (三)创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深入融合浙东唐诗之路海上延伸段建设,策划推出一批以渔文化、诗路文化、灯塔文化、海防文化为内容的“海上诗路”主题岛屿游线,以及海岛旅拍、徒步游等主题村落陆上游线,强化海岛文化体验。全面实施“百县千碗·嵊泗渔味”六个一工程,绘制一张美食地图,拍摄一套美食视频,出版一本美食图书,策划一次主题推广,推出一批消费体验点,建立一套县域标准体系。重点打造“十二渔味”成为舌尖嵊泗 IP,创新推出贻贝宴、带鱼饭等吸引眼球产品。丰富“渔小鱼”内涵,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与布点推广,重点推动渔民画、渔绳结、渔家剪纸从创作向产品研发转变,初步形成具有海岛文化与人文情怀的旅游商品体系。 五、培育市场营销体系,激发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活力。通过全维度营销宣传矩阵,提炼嵊泗品牌、彰显嵊泗味道、讲好嵊泗故事、树立嵊泗良好形象。 (一)强化合作营销推进互惠共赢。积极抱团对接携程、同程等 OTA,强化联合推介、捆绑营销。与携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入同程的城市“方舟联盟”。与江浙沪区域媒体战略合作,精工细作嵊泗旅游的微视频、微读物和旅游新闻等。成功举办“离岛·微城·慢生活”2020 年嵊泗文旅品牌南京推介会,以“线上+线下+体验”的新推介模式,强化与重点客源地的交互性与联动性。 (二)创新宣传载体持续活动热度。相继推出或参加“期待的旅行”2020 云旅游—对话文旅当家人系列访谈、浙江日报云上营销、“百县千碗、乡野食堂”专题栏目、百位大咖游嵊泗主题活动、“湛蓝海水百年灯塔带你体验海岛上的别样春色”直播活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文旅当家人融媒体直播活动、邀请中外 KOL采风及直播分享等营造嵊泗旅游主题活动热度。 (三)网络直播带货激发消费热潮。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培育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线上新型消费,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捕捉新的消费热点和商机,提振经济动能。相继举办或参加两场网络直播带货活动,销售总额超 80 万元,流量近 500 万。 (四)升级传统营销蕴育活力生机。影视、杂志、社区、公交、地铁等传统媒体全维度覆盖营销,江浙沪作为主要投放市场继续投放。上海高校广告、杭州地铁广告、长三角高铁广告关键词包括零感染、东海海鲜、海岛疗养“好久不见、嵊泗想念”等嵊泗特色主题语,时间跨度一个月半,4—5 月投放达到预热引流作用,吸引各地市场客源。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 年 7 月 13 日 (联系人:刘佳琦,联系电话:188****1302) |
A-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已解决;
B-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
C-所提议案建议问题因条件、政策所限,近期尚不能解决;
D-所提议案建议未被采纳或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