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8 16:16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推进嵊泗文旅融合发展的议案 | |
类别: | 重点 |
案号: | 62 |
议案领衔人: | 邵伟燕 |
附议人: | 10名代表 |
案由: | 关于推进嵊泗文旅融合发展的议案 |
内容摘要: |
嵊泗作为舟山群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在春秋吴越时期,已属于当时会稽郡海中洲的一部分。北宋熙宁年间,归属昌国县蓬莱乡北界村,嵊泗首次建立行政建制。明朝时期,嵊泗更是成为剿倭的主要战场,俞大猷、侯继高、王尚文、刘炳文等明朝官兵在嵊泗留下了剿倭和巡海的记载。因此嵊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海洋文化历史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但从嵊泗目前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来看,文化和旅游发展不够融合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进一步挖掘文化产业融入旅游发展,进一步繁荣文化和旅游产业、引爆旅游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应在文化旅游上做足融合文章、下够融合功夫,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实现文旅共融文旅共兴让文旅融合在嵊泗的旅游发展当中得到突显,真正取得成效。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让文化与旅游相向而行。第一,文旅之间是对孪生体,不可分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一体两面,实践中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变得愈来愈紧密。第二,文旅融合迎来新机遇,不可错失。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特别是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二为一,标志着文旅融合新时代的开启,为文旅融合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新机遇,我县必须抢先一步、率先发力。此外,文旅市场爆发式增长,不可忽视。据统计,我国每年人均出行3.5次以上,旅游产业呈两位数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到2020年市值将达1.9万亿元,市场空间潜力无限。可以说,抓文化和旅游产业就是抓经济增长、就是抓项目建设、就是抓民生改善。 二、让文化与旅游相拥共兴。第一,坚持“文景”相融。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将文化艺术植入景观打造,将文化活动嵌入观景游乐,将文化教育融入旅行过程,把文化内涵贯穿于每一个项目建设,把文化活动充实到每一处旅游景区,把文化知识传递到每一位游客。第二,坚持“文城”相融。提升我县城市品位品质,建设文化旅游地标、建设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建设文化旅游小镇,在县域建筑单体建造、立面风貌打造、县域景观塑造上,都要体现一个我县的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符号、突显文化特色。第三,坚持“文商”相融。加强文旅产品的研发,大力推动文化与商品融合、文化与活动融合、文化与产业融合。生产一批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在目前渔小鱼等品牌的打造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他文旅特色品牌;推出一批如渔绳结传承、渔歌号子传唱、嵊泗婚俗展示等文化活动,把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培育依托大悲山灵音禅寺等禅修文化,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休闲等产业。 三、让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让存在于嵊泗区域内的文物,分布在嵊泗海岛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嵊泗文字都活起来。第一、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一是深入挖掘嵊泗文源。对嵊泗现在梳理出来的文化要追根溯源,全面深入阐释各种文化的深刻内涵。二是全面梳理嵊泗文脉。对我县的遗址遗迹、名人名胜、古书古载等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摸排,全面掌握我县文化资源。三是精准塑造嵊泗文魂。我县文化资源丰厚,但要寻找出最亮的那颗,最能代表嵊泗的文化,以此为统领形成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源点。第二、深度打造旅游景点。一是围绕五龙乡原生态景区为主轴,按照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的要求,建设一批高品质景区景点。二是即以海洋文化为主线。串起我县各岛屿海洋文化资源区域,形成海洋文化打卡点。三是以基湖沙滩和南长途沙滩游为主题,顺应自然生态、绿色健康的休闲方式,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休闲产业。第三、深度宣传文旅产品。一是提炼嵊泗品牌。进一步对嵊泗文化进行整合和聚焦,提炼出最具标志性、最有代表性,最能抵达人心的嵊泗文化品牌。二是彰显嵊泗味道。在宣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差异化和独特性,充分体现嵊泗地域特点、海洋特色、文化特征。三是讲好嵊泗故事。对嵊泗海洋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故事,在时机成熟时,利用主流媒体,通过互联网工具等新媒体,多种形式将嵊泗向全国、全球宣传介绍,吸引聚焦旅游市场目光。 |
主办单位: |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类别标记: | B |
复函: | 郑安平等 10 位代表,姜定岳等 11 位代表,邵伟燕等 10 位代表: 你们分别提出的《关于做深文旅融合文章推动全域旅游新发展的议案》《关于加快推进(渔)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议案》《关于推进嵊泗文旅融合发展的议案》已收悉。非常感谢代表们对我县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议案中就文旅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现将议案中涉及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培育景区村镇体系,打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样板区。目前我县共创成风情小镇 2 个(五龙乡、花鸟乡)、AAA级景区城 1 个(菜园镇)、AAA级景区镇 1 个(洋山镇);A级景区村庄 20 个,其中 AAA 级(最高级)9 个,A 级景区村庄占全县行政村占比全省领先。去年,我们更是创成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今年在海岛公园建设继续推进景区村镇体系创建。 (一)实现村村镇镇城城景区化。启动 4A级景区城、五龙乡、花鸟乡 4A 级景区镇,以及嵊山镇、枸杞乡、黄龙乡 3A 级景区镇创建工程,争取实现 3A级景区镇覆盖率 70%以上,完成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城镇镇村村景区化,成为浙江省海岛公园建设先行区。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以建设“花园海岛”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域景区化工作,实施花园村庄、花园公路、花园景区、花园渔港、花园公厕等“花园细胞”建设工程,提升乡村品位,建成“微而精、微而特、微而富”的美丽微城。 (三)实施海洋海岛文化振兴工程。以“东海渔港文化传承地”为目标,展示嵊泗海洋文化、渔俗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等多元文化。通过海岛生活风情展示和嵊泗文化记忆修复两大工程,实现文化振兴。 二、培育旅游产品体系,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新业态。升级全域旅游发展,结合海岛公园建设,重点优化创新五大海岛主题系统,构建差异化、个性化的主题项目板块。其中,泗礁岛以“度假慢城”为主题,重点发展旅游综合服务、滨海风情小镇、综合文化展演、微城生活体验、海岛生态游乐等,重点接洽马关海岛旅游度假区项目、美丽岛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扎实推进十里金滩特色小镇建设;黄龙岛以“风情渔村”为主题,重点打造石村非遗小镇、东咀头高端民宿集群以及渔俗活态展演旅游区等;花鸟岛以“休闲天堂”为主题,重点发展国际旅游度假、时尚海岛休闲、灯塔艺术旅居,以及海上户外运动等,对接和接洽“到灯塔去”主题文化旅游度假区、花鸟岛轻奢精品酒店、花鸟岛北岙商旅综合体等项目,重点推进灯塔村村庄景区化改造工程等 6 个项目,深化花鸟旅游示范岛建设;枸杞岛以“海上牧场”为主题,重点建设蓝色海湾样板区、海上牧场示范区,以及东海科普基地等;嵊山岛以“百年渔场”为主题,重点打造渔场历史风情区、国际海钓公园、野奢民宿集群,以及海洋生态研学基地等。其中重点推行“跳岛游”、国际海钓、海上体验、国际游轮等四大产品,做足“海”文章、做强夜经济、做精新业态,构建离岛风情、微城夜游、四季旅游等专项产品体系,并培育岛际精品游线与海洋 主题游线。如渔业养殖、渔事体验、主题酒店、渔产品开发等跨界融合,探索建设海岛六产综合体。想方设法突破管理体制和融合难点,升级传统渔家乐,向休闲观光型、海钓体验型、科普教育型等方向转变,促进休闲渔业转型。如菜园镇借助特色小镇创建东风,实施农田综合体项目打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三、培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文旅游客体验感。我们从文化旅游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提升软硬件水平,推动文化旅游便民惠民利民。 (一)启动海洋生态博物馆建设。在 2019 年我县顺利通过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定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启动海洋生态博物馆筹备建设工作,适应文旅深度融合大势所趋,满足人民群众主客共享的文化新追求。 (二)借力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性文化品牌,丰富“文化旅游”新内涵。以打造“美好生活·全民乐和”文化活动品牌为主线,整合资源,上下互动,制定出台每年的嵊泗县“美好生活·全民乐和节”实施方案,借助“美好生活·全民乐和节”系列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使来嵊游客通过旅游的形式实现感知、了解、体察嵊泗海洋文化具体内容。同时,我县正积极推进海岛公园建设,以一个大本营,三大主题岛提炼一岛一 IP,以菜园镇渔农民文化节、五龙乡东海五渔节、黄龙乡开捕节打造“海上慢城,惬意泗礁”、“渔村生活,古朴黄龙”为形象定位的泗礁黄龙海岛公园大本营,以花鸟乡网格慈孝节打造“国际灯塔,艺术花鸟”为形象定位的花绿国际休闲岛,以嵊山镇拖虾开捕节、海钓节打造“百年渔场,魅力嵊山”为形象定位的嵊山百年渔场岛,以枸杞贻贝节打造“蓝海牧岛,自在枸杞”为形象定位的枸杞海上牧场岛,特质化嵊泗海岛公园及主题 IP 的分区发展空间结构,让来嵊游玩的游客感受“一岛一品”的渔俗文化韵味。 (三)文化元素融入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文化设施方面做足文旅融合文章,如在保留花鸟原生态风光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旅游服务,丰富岛上设施细节,完成了标识牌的打造;将非遗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构建文旅新空间,如黄沙村特色街区、峙岙村石文化展示中心、沈家湾旅游厕所打造上添加非遗元素、东海五渔村景区提质上融入非遗等;洋山镇雄洋社区集装箱式文化礼堂融入港口旅游文化,增强游客体验感;枸杞乡奇观社区文化礼堂以“贻贝蓝”手工室为基调,以“产业+礼堂”模式促使游客增强文旅融合认知度,并荣膺省级 2019 年度五星级文化礼堂。同时,积极引导民宿经营业主,融入海洋文化、渔俗文化、家风家训等,打造有文化内涵、充满情怀的精品民宿,为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亮色。 (四)开展文化创作交流传递嵊泗声音。策划文化主题演艺,重点推进《东海谣》民俗版改编并投放于乡村旅游,丰富游客体验。重点培育“嵊泗渔歌”品牌,创新传统方式与新媒体方式,加大嵊泗渔歌的传承、传唱与传播力度,打造嵊泗海洋文化精品。深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搭建文旅融合新桥梁。推进县区间、乡镇间、文化礼堂间的文化走亲活动,每年组织赴县区外文化走亲5 场。同时深入实施“与沪同城”文化共享工程,引进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剧团演出,如新年音乐会、“六一”儿童剧、嵊州越剧团经典剧目展演等,通过文化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宣传嵊泗、推介嵊泗,深入推进嵊泗文化与外部的交融。创作多样文艺精品,打造特色文化名片。重点打造海洋文化名片,提升文化旅游“文艺范”。近年来,我县文旅部门不断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扶持力度,改善创作环境,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努力创作文艺精品,持续打造嵊泗风光摄影、嵊泗渔民画、嵊泗渔歌和嵊泗海洋剪纸这四张文化名片,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也给游客以物质、精神双重层面的旅游体验。我们围绕嵊泗特色海洋文化,以文艺精品创作打响嵊泗知名度,打造“嵊泗制造”、“嵊泗精品”等“文化旅游”口碑。在每年的省市各类群文比赛,均取得好成绩。近年来,依托优秀业余文体团队,寻找文旅融合多角度切入点,如组织菜园镇阿姐囝锣鼓队赴上海、南京等地参加嵊泗文旅品牌推介会、为来嵊疗休养抗疫战士讲述海洋文化故事。 四、培育融合创新体系,集聚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动能。找准文化与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重点在融合和创新两个核心上下功夫,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 (一)创新推进文旅融合。启动文化基因解码、文旅 IP 培育工程,计划培育 2 个市级非遗体验基地、2 个省级文旅 IP。注重文旅研学基地开发。2019 年《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出台,推出了建设培育“东海五渔村”、“沙艺术仓库”、“海国途至民宿”三处研学基地;策划推出了“少年中国梦、励志东海行”嵊泗东海五渔村红色研学之旅 4 日游、“探秘神奇海岛、拥抱魅力”海洋海岛生态之旅 5 日游、“海岛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文化之旅 5 日游、“沙艺术仓库—海国途至研学夏令营”4 日游四条线路,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海洋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结合非遗、渔歌、渔业历史、传统节庆等诸多元素,让学生在体验海岛渔村生活之余增长了对 海洋文化的认知度。今年 3 月底,实施“嵊泗理想村云设计”线上研学项目推广,着力打造线下研学游新路线。 (二)加快推进体旅融合。利用国际女子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沙排赛、海钓精英赛等精品赛事,以及举办环岛骑游、徒步大会、划骑跑铁人三项赛等大众休闲运动,帆船帆板、滑翔伞等时尚运动项目,做好了运动+旅游文章,重点推出了健康运动季旅游产品,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与示范基地。 (三)创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深入融合浙东唐诗之路海上延伸段建设,策划推出一批以渔文化、诗路文化、灯塔文化、海防文化为内容的“海上诗路”主题岛屿游线,以及海岛旅拍、徒步游等主题村落陆上游线,强化海岛文化体验。全面实施“百县千碗·嵊泗渔味”六个一工程,绘制一张美食地图,拍摄一套美食视频,出版一本美食图书,策划一次主题推广,推出一批消费体验点,建立一套县域标准体系。重点打造“十二渔味”成为舌尖嵊泗 IP,创新推出贻贝宴、带鱼饭等吸引眼球产品。丰富“渔小鱼”内涵,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与布点推广,重点推动渔民画、渔绳结、渔家剪纸从创作向产品研发转变,初步形成具有海岛文化与人文情怀的旅游商品体系。 五、培育市场营销体系,激发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活力。通过全维度营销宣传矩阵,提炼嵊泗品牌、彰显嵊泗味道、讲好嵊泗故事、树立嵊泗良好形象。 (一)强化合作营销推进互惠共赢。积极抱团对接携程、同程等 OTA,强化联合推介、捆绑营销。与携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入同程的城市“方舟联盟”。与江浙沪区域媒体战略合作,精工细作嵊泗旅游的微视频、微读物和旅游新闻等。成功举办“离岛·微城·慢生活”2020 年嵊泗文旅品牌南京推介会,以“线上+线下+体验”的新推介模式,强化与重点客源地的交互性与联动性。 (二)创新宣传载体持续活动热度。相继推出或参加“期待的旅行”2020 云旅游—对话文旅当家人系列访谈、浙江日报云上营销、“百县千碗、乡野食堂”专题栏目、百位大咖游嵊泗主题活动、“湛蓝海水百年灯塔带你体验海岛上的别样春色”直播活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文旅当家人融媒体直播活动、邀请中外 KOL采风及直播分享等营造嵊泗旅游主题活动热度。 (三)网络直播带货激发消费热潮。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培育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线上新型消费,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捕捉新的消费热点和商机,提振经济动能。相继举办或参加两场网络直播带货活动,销售总额超 80 万元,流量近 500 万。 (四)升级传统营销蕴育活力生机。影视、杂志、社区、公交、地铁等传统媒体全维度覆盖营销,江浙沪作为主要投放市场继续投放。上海高校广告、杭州地铁广告、长三角高铁广告关键词包括零感染、东海海鲜、海岛疗养“好久不见、嵊泗想念”等嵊泗特色主题语,时间跨度一个月半,4—5 月投放达到预热引流作用,吸引各地市场客源。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 年 7 月 13 日 (联系人:刘佳琦,联系电话:188****1302) |
A-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已解决;
B-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
C-所提议案建议问题因条件、政策所限,近期尚不能解决;
D-所提议案建议未被采纳或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