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771925626C/2020-28568
县应急管理局
计划总结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0-05-13 08:58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应急管理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部署要求,稳步推进机构改革,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为基本盘,突出统筹协调、指导督查的工作导向,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
一、事故指标和应急响应情况
今年以来,按统计口径,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失踪)3人,同比分别持平、下降62.5%。在防汛防台方面,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4次,防台四级应急响应4次,防台三级应急响应4次,防台二级应急响应3次,防台一级应急响应2次。
二、履职尽责,加强风险防范和管控。
(一)抓牵安全生产“基本盘”,全力打好“迎大庆、保平安”攻坚战。
一是督查督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1.机构改革后,及时调整了我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人员及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机构,确保安全生产“1+X”责任体系,
2.推进专委会运行机制。各专委会、专委办围绕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认真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春节、两会、五一、高温季节、台汛期和国庆等重点时段分别带队对县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危化企业、人员密集场所、道路运输、旅游景点、消防等点位进行了安全督查,各副县级领导牵头对安全生产进行了专项督查,督促乡镇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效果比较明显。
3.县安委办加强过程考核方式,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各乡镇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以及在抓好安全生产方面的特色亮点工作进行调研考察。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综合协调。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治理。1. 抓好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在春节节后和全国两会期间开展了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共检查企业113家,民宿369家,娱乐场所25家次,检查渔船124艘,检查特种设备47台,执法出勤人次629次,检查发现事故隐患75处,已整改的事故隐患26条,出具责令限期隐患整改指令书14份,处置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2起,收缴罚没款2.5万元,查获“三无”渔船6艘。
2.集中开展海上安全铁拳整治行动。针对上半年海上商渔船碰撞多发情况,按照省、市安委会统一布置,严厉打击涉海涉渔涉船非法违法生产作业行为,整顿海上交通和渔业生产安全秩序,对37个基层管渔组织、1414艘渔船、27家航运公司及其下属191条船舶等进行了全面的排摸和整治,有效降低海上安全风险。针对旅游旺季海上安全隐患,组织海事、渔业、交通、海警等部门,开展打击非客船载客联合行动,参与总人数190人次,总航次57次,查获违法违规船只3艘。
3.开展小微企业等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整治行动,该行动至2020年6月底结束,10月21日,县政府召集应急、市监、消防、公安等11家单位负责人,进行研讨会商,并根据我县实际,确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燃气安全4个专项检查组。
4.稳步推进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工作。4月4日召开县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今年全县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行动任务和危险化学品安全大检查行动。督促县内危险化学品带仓储经营企业与港口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根据《危险化学品重点县指导服务安全检查表》和《大排查大整治大提高企业自查表》开展自查自检自纠。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相关部门联合检查等方式,对县内危险化学品带储存经营单位、船舶修造企业、涉氨制冷单位等进行专项检查,检查37家次,查出隐患63个,整改56个,落实涉危使用企业安全风险登记30家。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今年以来,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大检查、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等行动,海洋渔业部门共执行海上和港口安全检查321次,检查渔船2007艘,查扣三无渔船46艘,罚款63.5万元,移送司法10起,移送28人。公安、交警部门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078起。交通、港航部门开展海上巡查103次,出动执法人员322人次,其中联合执法20次,检查船舶68艘次;开展陆上巡查67次,出动执法人员213人次,检查港口作业单位(点)268家次,查处水路运输领域违法违规案件14件。城建部门组织开展日常质量安全监督检查34次。质监部门开展检查265人次,发出监察指令书27份。
三是源头管控,推进安全风险防控。
1.把好安全许可关,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细化梳理事项颗粒度,动态修订办事服务指南,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事项指标达标100%,共受理并办结权限范围内事项47件,实现了当天或当场办结。
2.加强挂牌重大隐患的整治,督促落实6个挂牌重大隐患的督办整改(1个省级重大隐患完成、1个市级重大隐患上报、2个县级重大隐患完成),督促落实完成3项市级渔业安全管理问题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菜园镇人民政府、浙嵊渔08401、浙嵊渔07710)。关闭一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带仓储)单位;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奖励办法》的实施,大力推行“低头捡黄金”经验。
3.推进智慧用电系统安装工作,截至10月31日共安装162套。
四是强化执法,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严格按年初《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开展监管执法工作,今年以来共监督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01家次,出动执法人员 212人次,组织参加各项专项检查、整治活动4次,检查发现各类安全事故隐患93条,制作现场检查记录101份,下达责令整改书 36份,下达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1份,出具整改复查意见书36份,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起,共计罚处金额39000元整。
(二)加强资源整合,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一是落实防汛责任。召开全县三防工作会议部署三防工作,落实全县小(二)型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和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责任人50名。及时更新基层防汛防台行政负责人和网格责任。因机构改革,重新调整县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新增6家成员单位。
二是开展防汛检查。开展汛前、汛中防汛防台检查暨隐患大排查,对检查发现11处的隐患和市防指防汛督查组汛前检查中发现的2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会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对梅汛期强降雨和台风过后新增突发地质灾害、水毁工程隐患进行了多次全面实地勘查,落实整治资金1479万。
三是协调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应急救灾物资管理工作。
1.加强防汛物资仓库的日常管理,重新核查登记县级防汛储备物资,对委托代储的县级防汛物资仓库进行多次实地检查。会同县经信局向县财政要求落实了年度购置资金29.9万元。
2.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作、全覆盖保障”要求,确定了全县8个避灾场所开展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责任人,落实建设资金66万,合理安排进度,严格对照两个省级地方标准开展建设工作,并适时开展督查。
3.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确定了菜园镇沙河社区作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严格按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组织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四是推进指挥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防汛会商系统管理维护工作,继续落实专人每月多次(汛期每周一次)调试会商系统,新建视联网网络,确保省、市、县、乡四级会商网络能互联互通,指挥畅通高效。积极筹备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向上申报2020年政府投资重点工程。
(三)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一是加强预案管理和演练。1. 协调各相关单位对目前我县1个总体应急预案,18个自然灾害类、安全生产类的县级专项应急预案,共计19应急预案开展修订工作,截止到日前,已完成1个,其余仍在修订过程中。
2.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在5.12防灾减灾日期间,县减灾委、县应急管理局会同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公安局、县卫健局、县交警大队、国网县供电公司等单位组织开展了防灾减灾综合演练,检验了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能力。督促各乡镇、相关单位按要求组织开展防汛防台预案演练活动32次,参演人数共计690人,其中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演练19次。
3. 理顺救援流程,完善海上“120”医疗救护。嵊泗县作为海岛县区,紧急医疗事件海上交通保障体系是2015年开始试行的,根据《嵊泗县紧急医疗事件海上交通保障方案(试行)》,主要是针对县域范围内发生的为抢救危急重病人而进行的病人紧急转送等事项的救援。今年机构改革后紧急医疗救护工作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处置,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渔船海上作业期间发生紧急医疗事件,需要到现场实施紧急医疗救治的海上医疗事件派遣;另一类是在无交通航班运行期间,患者病情危重,超过本地医疗机构救治能力,急需转送至县人民医院或其他县外医疗机构抢救的岛际医疗事件派遣。为进一步完善紧急医疗救护方案,不断规范救援行为,4月起,县应急管理局积极与各相关部门协调,对派遣船只及医护人员的费用进行明确的同时,简化原有复杂的病情研判流程,为病患节省更多救援时间,切实维护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2015年到日前共计协调海洋渔业、卫生、交通等部门处理海上或岛际紧急医疗事件的船只保障129次,其中2015年21次、2016年32次、2017年20次、2018年30次,2019年截至11月12日26次。
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驻嵊部队为主的应急救援主力军的协调联系,完善协调联络机制,扶持“民安”等民间救援队伍的培育建设。目前有2支危化专业救援队伍、1支综合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已登记备案;与嵊泗县民安公益救援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拨付省市应急管理专项资金12.38万元,用于各类演练、培训及装备购买,提升其社会救援队伍救援能力。建立完善县防指、县减灾委成员单位会商与协作机制,形成防汛防台抗旱和减灾救灾合力。
三是积极沟通协调,做好地震及地质灾害交接工作。掌握我县各乡镇地质灾害点情况,做好我县遥测地震台交接及每周2次的检查、维护及登记工作。
(四)狠抓宣传培训,提升“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
积极极开展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意识。召开专题学习会、研讨会等48场,参与 906人次,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等重要论述读本的赠书137册,开展警示教育 47 场,受教育1223人次,参与危化品安全知识网络有奖答题371 人次,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38 场,参与594人,在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播放公益广告88条次,参与322人次,应急体验场馆免费开放3场,参观人数125人次进企业84次、进学校8次、进机关15次、进社区22次、进农村19次、进家庭14次、进公共场所18次。组织举办了2期嵊泗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班,158名企业负责人和安管员参加培训;开展乡镇工作员业务培训2期,参训人员80余人,切实提高了基层人员专业能力;10月世界减灾日在城区3所学校开展地震知识宣传讲座,共计1310人参加。同时通过电视、网络、短信、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预警信息发布。
三、明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1.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要求,统筹抓好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推动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2.充分发挥我县5个专委会其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作用。
3.强化安委会督办检查工作,开展对重点乡镇、重点行业的专项督查。
(二)进一步突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研判,突出重点时段事故防范,结合每个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早计划、早部署、早备战、早预防,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危化、海上捕捞、水上交通、消防、旅游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力争把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三)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提升防灾减灾水平。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加强防汛检查,完善部门间会商协调机制。进一步有效整合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和力量,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做好海上紧急救护工作。加强应急装备和物资准备,完善应急物资调拨机制,抓紧充实应急物资,继续抓好救灾物资保障。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基础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 “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安全意识,督促引导企业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二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督促引导企业加强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夯实应急基础。三是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联动,确保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