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00MB1574735G/2012-28384
市生态环境局嵊泗分局
规划信息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1-11-16 16:01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嵊泗分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1总则
1.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确保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
1.2基本原则
(1)统筹衔接。规划编制服从于国家及省市宏观经济政策、节能减排重大战略、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全过程系统控制角度,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进行总体设计。在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部门联动,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行业与项目相结合。
(2)分类指导。基于分区域、分流域、分行业的技术、政策、标准等差异化要求,合理测算减排潜力。总量控制目标与任务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资源能源消费需求,综合考虑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治理现状、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环境容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区域性、特征性污染物总量控制。
(3)分解落地。按照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要求,准确掌握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重点行业治理水平,科学测算总量控制基数、新增量,上下统筹衔接,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区、行业、项目,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通过规划编制切实推动“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
(4)合理可行。总量控制目标确定和任务落实兼顾需求和实际可能,在综合考虑新增量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可达可控、政策措施可行、经济可承受的思路,做好存量、新增量、减排潜力、削减任务之间的系统分析,合理把握工作节奏和步伐,做到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和投入、政策相匹配。
1.3编制依据
(1)《浙江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2011.2);
(2)《“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2010.9);
(3)《“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2011.4);
(4)《关于做好“十二五”减排规划工作的通知》(浙环办函[2010]136号);
(5)《关于通报“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函》(浙环函[2011] 97号);
(6)《嵊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
(7)《嵊泗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2011.11);
(8)嵊泗县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相关数据;
(9)其它相关产业发展规划。
1.4规划目标和指标
1.4.1规划指标
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两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将氨氮和氮氧化物(NOx)纳入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十二五”期间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还将把污染源普查口径的农业源纳入总量控制范围。
1.4.2 规划目标
按照舟山市下达给嵊泗县的“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到2015年,全县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7.0%(其中工业加生活减少6.5%)、13.5%(其中工业加生活减少13.0%)。
1.5规划年限与排放基数
规划编制的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
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后的数据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数。
2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现状评估
2.1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根据每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嵊泗县着重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整治,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监管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发展,落实各项减排措施。至2010年底年已完成COD净削减232吨, SO2净削减234吨,分别比2005年下降41.8%和37.3%,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COD和SO2减排任务。
表 2-1 嵊泗县“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类型 年份 | COD | SO2 | ||
排放量(t) | 削减率(%) | 排放量(t) | 削减率(%) | |
2005年 | 555 | - | 628 | - |
2006年 | - | - | - | - |
2007年 | 379 | 31.7 | 605- | 3.7 |
2008年 | 345 | 37.8 | 545 | 13.2 |
2009年 | 333 | 40 | 407 | 35.2 |
2010年 | 323 | 41.8 | 394 | 37.3 |
2.2主要减排措施落实情况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嵊泗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严格限制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积极淘汰落后生产力和生产工艺。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好嵊泗县的“碧海金沙”和绿色家园。立足嵊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提升临港、海洋运输、海洋旅游和现代渔业四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海岛特有的生态产业模式。
(2)推进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污染整治
以水产加工企业污染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全县有1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开展区块整治,加大对贻贝加工、土法鱼粉和虾米加工等家庭作坊式企业的整治,全面推进渔农村水产加工业的环境整治工作。
(3)加强尾气污染防治工作
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在机动车辆年度检验时对机动车尾气进行监测。2010年,嵊泗县新添了机动车尾气监测仪器,增加了尾气监测项目,按照《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了机动车年检尾气监测站选址的立项工作。
(4)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置
实施泗礁本岛区域内贻贝壳集中收集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嵊山镇和枸杞乡贻贝壳处置工作。嵊泗绿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污泥得到无害化处置,嵊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固废得到有效处置。嵊泗县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72%,泗礁本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95%以上。
“十一五”期间,嵊泗县投入5826万元建设“再造绿岛”工程、菜园镇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菜园马关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泗礁本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东海渔村风貌综合改造工程、生态廊道和城镇景观林建设工程、规范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工程、近岸海域增殖放流工程等海岛生态保护工程28项。结合 “渔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完成了石柱、高场湾、雄洋等一大批渔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实施了启动实施了洋山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及嵊山箱子岙污水处理工程,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推进,渔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嵊泗县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能力6500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座,处理垃圾量80吨/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按照生态省、生态市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深入开展污染整治行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不断深化。
一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控制污染严重项目的引进,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排放量。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十一五”期间共审批项目 302项,否决不符合要求的项目10项, “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二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专项环保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的遏制了违法排污行为,为群众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对重点企业组织开展了每月1次的市级及县级飞行监测工作,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492次,检查企业1045家。
三是加大环境信访投诉处理力度,处理环境信访451件,信访处理率100%,满意率90%以上。
四是积极开展计量认证、监测项目扩项,扎实开展环境督促性和服务性监测,完成了酸雨、地表水等网络监测,安装了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装置,建成了县环境监控中心,把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和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系统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有力地提高了环境监管能力。
2.3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水环境质量
“十一五”期间,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嵊泗县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全部为Ⅱ类水质。饮用水源水质良好,达到饮用水功能区的要求。
表2-1 “十一五”嵊泗县地表水环境质量
年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监测期数 | 6 | 6 | 12 | 11 | 12 |
水质类别 | Ⅱ类 | Ⅱ类 | Ⅱ类 | Ⅱ类 | Ⅱ类 |
(2)环境空气质量
“十一五”期间,嵊泗县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以优为主。在影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三项主要污染物(SO2、NO2和PM10)中PM10所占的污染负荷最大。“十一五”期间,除2008年空气质量为良外,其他年度均为优。
表2-2 “十一五”嵊泗县环境空气质量汇总表
年份 | 污染因子年均浓度 | 空气污染指数 | 主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空气质量描述 | ||
SO2(mg/Nm3) | NO2(mg/Nm3) | PM10 (mg/Nm3) | |||||
2006 | 0.014 | 0.010 | 0.043 | -- | Ⅰ | 优 | |
2007 | 0.015 | 0.012 | 0.049 | 49 | -- | Ⅰ | 优 |
2008 | 0.015 | 0.012 | 0.051 | 51 | PM10 | Ⅱ | 良 |
2009 | 0.013 | 0.009 | 0.045 | 45 | -- | Ⅰ | 优 |
2010 | 0.006 | 0.011 | 0.048 | Ⅰ | 优 |
2.4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目前嵊泗县有减排空间的企业“十一五”期间基本上都已安排减排,工程上可减排的工业企业已经基本上没有,减排空间已很小,而“十二五”期间,国家又在原来两项减排指标的基础上,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二项指标,减排的压力进一步的增大。
(2)未来五年,是嵊泗县海洋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不断做大做强、全面向海洋经济大县和海洋经济强县转变的关键时间,“十二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要突破8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全县的减排量要在消化掉大量的新增量的基础上,实现四项指标的净削减,任务非常艰巨。
(3)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全县“十一五”期间,主要靠政府行政措施来推动污染减排工作,尚未建立完善的减排相关奖励和激励配套机制,也未设置专项的减排配套资金,使承担具体减排任务的企业普遍感到压力很大,自觉性、积极性不高,企业减排的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工作成效。
3 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3.1基准年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3.1.1水污染物
(1)工业源和生活源
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全县工业加生活化学需氧量基数为1266.37吨,其中工业源排放363.12吨,生活源排放903.25吨。
全县工业加生活氨氮基数为146.65吨,其中工业源排放7.04吨,生活源排放139.61吨。
(2)农业源
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全县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7.77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16.21吨。
(3)垃圾场排放量
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全县垃圾场、医疗、废物处置厂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基数为69.72吨,氨氮11.45吨。
3.1.2气污染物
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全县二氧化硫排放总量98.45吨。
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全县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2.69吨。
3.2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参数预测
(1)GDP
根据2010年嵊泗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2010年全县GDP为58.85亿元。根据《嵊泗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取10%,到2015年GDP为94.78亿元。
(2)工业增加值
“十二五”期间各行业年度工业增加值以2010年的31.63亿元为基础,“十二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取10%,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为50.94亿元。
(3)城镇常住人口
因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未发布,暂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为依据,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后,使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污普城镇常住人口47654人,非农人口33957人,根据“十一五”期间,全县城镇人口的变化趋势,全县城镇人口增长率为-0.5%,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为46474人。
3.3化学需氧量新增量预测
(1)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
“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为2011-2015年各年度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之和,采用单位GDP排放强度法,测算“十二五”期间全县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为158.5吨。
(2)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新增量
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新增量预测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浙江省城镇生活排放化学需氧量的综合产污系数取80克/人·日。因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尚未发布,暂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为依据,由于 “十一五”期间嵊泗县人口出现持续负增长,平均增长率为-0.5%,由此,预测出“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新增量为-34.43吨。
(3)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新增量
以2010年的动态更新畜禽养殖量为测算基数,各类畜禽养殖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呈现出阶段性增长和回落的趋势,以《浙江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规划》中提出的增长率为依据,综合考虑全县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土地承载力以及减排需要,肉猪的年均增长率为0.5%、奶牛的年均增长率为5%、肉牛的年均增长率为8%、蛋鸡年均增长率为3%、肉鸡年均增长率为7%的增速推算2015年我县畜禽养殖规模。则“十二五”期间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新增量为18.38吨。
3.4氨氮新增量预测
(1)工业氨氮新增量
工业氨氮新增量为2011-2015年9个排放氨氮重点行业分年度氨氮新增量之和。采用9个行业(作为整体)单位工业增加值平均排放强度法测算。经预测,“十二五”期间工业氨氮新增量为6.5吨。
(2)城镇生活氨氮新增量
城镇生活氨氮新增量预测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浙江省城镇生活排放氨氮的综合产污系数取9.4克/人·日。根据城镇常住人口数预测(同化学需氧量测算方法),预测“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生活氨氮新增量为-4.05吨。
(3)农业源氨氮新增量
以2010年的动态更新畜禽养殖量为测算基数,依据全省畜禽养殖发展规划,肉猪的年均增长率为0.5%、奶牛的年均增长率为5%、肉牛的年均增长率为8%、蛋鸡年均增长率为3%、肉鸡年均增长率为7%的增速推算2015年我县畜禽养殖规模。则“十二五”期间畜禽养殖氨氮新增量为0.70吨。
“十二五”主要污染新增量预测表
污染物 | 化学需氧量(吨) | 氨氮(吨) | ||||
项目 | 工业 | 生活 | 农业 | 工业 | 生活 | 农业 |
新增量 | 158.5 | -34.43 | 18.38 | 6.5 | -4.05 | 0.7 |
合计 | 124.07 | 18.38 | 2.45 | 0.7 | ||
142.45 | 3.15 |
4 “十二五”总量减排重点领域
4.1水污染物减排
“十二五”期间,将持续开展重污染行业结构调整,对嵊泗县大亚水产有限公司进行关停,预计“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削减量为7.96吨,氨氮削减量为0.12吨。
“十二五”期间,将对嵊泗县万兴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嵊泗顺发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嵊泗县马关水产品冷冻制品厂、嵊泗县华利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工业废水治理,预计“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削减量为29吨,氨氮削减量为1.2吨。
生活污染的削减潜力主要依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设施
逐步将污染源普查范围内的重点建制镇纳入污水处理范畴,推进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000万元新建嵊山镇污水处理厂和洋山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分别为0.2万吨/日和0.1万吨/日,采用A2/O技术工艺,“十二五”期间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0.3万吨/日;同时嵊泗县将要开展嵊泗县垃圾渗滤液及粪便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处理水量为70m3/d(其中,垃圾渗滤液50 m3/d,粪便污水20 m3/d)。预计“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削减量367吨,氨氮削减量52.7吨。
(2)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
按照国家对“十二五”期间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要求,现有执行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在“十二五”期间要提高到一级B标准。部分地区根据地方标准或流域水质要求,需提高至一级A或更严格的标准。确保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我县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十二五”期间减排的需要,将对嵊泗县绿岛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形成氨氮减排能力3吨。
(3)完善污水管网系统
“十一五”期间,污水管网覆盖率低、管网渗漏等问题,导致部分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污染物进水浓度低,影响了污水处理设施减排实际效果。“十二五”期间将通过推广网格化的城市精细管理模式,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大力推行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道系统,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以及城镇污水收集率,重点对嵊泗县绿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管网进行扩建,对嵊山镇污水处理厂和洋山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进行建设,新增配套管网23公里,预计“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削减量40吨,氨氮削减量3吨。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相对集中,是农业源水污染物削减潜力的主要来源。以养殖废弃物的肥料化以及沼气处理为现有养殖废物处理的主要途径,鼓励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生产利用工程,继续做好各种实用型沼气工程,积极推进其他方式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鼓励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进行适度集中,对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预计“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削减量28吨,氨氮削减量6.4吨。
4.2大气污染物减排
(1)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嵊泗县要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培育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较成熟技术,推进菜园北鼎星海上风电场建设,适时规划小洋山北侧风电场项目,增强全县电力保障。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结合浙江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潮汐能综合开发科学示范项目研究,探索洋山北侧保税物流区等大型公用建筑太阳能利用,并与北侧风电场、LNG冷能利用相结合,打造嵊泗县清洁能源基地。
(2)强化企业监管
强化对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监管。加大政府投入,有效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加强能源基础工作,量化、跟踪和落实降耗指标。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
(3)淘汰落后产能
嵊泗县要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要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项目提高准入门槛,鼓励企业淘汰技术落后、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产品。加快推进传统行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4)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
实施严格的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新车注册与全国同步执行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全省同步使用符合国家第三阶段标准的车用柴油,2011年要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2011年开始,实施统一的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加快淘汰未达到国家第一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国Ⅰ标准)的机动车,逐步淘汰未达到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国Ⅲ标准)的柴油机动车,促进老旧高排放机动车的提前报废。
“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预测表
污染物 | 化学需氧量(吨) | 氨氮(吨) | ||||||
项目 | 工业 | 生活 | 填埋厂 | 农业 | 工业 | 生活 | 填埋厂 | 农业 |
削减量 | 36.69 | 190 | 217 | 28 | 1.32 | 21 | 37.7 | 6.4 |
合计 | 471.69 | 66.42 |
5 重点工程和投资
“十二五”期间,主要水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包括工业结构优化调整项目、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项目、新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等项目(具体项目见附表)。
“十二五”期间,预计工业结构优化调整项目、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项目等要投资150万元。
从新扩建污水处理厂、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估算“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项目新增投资。预计总投资约5000万元,其中,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约3000万元,配套管网等设施建设约投资2000万元。
以石柱村和尚官畜禽养殖场、洋山畜禽养殖场等为主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预计“十二五”期间要投资500万元。
6 可达性分析
(1)工业和生活减排
根据“十二五”主要水污染物新增量预测和减排重点措施分析,嵊泗县化学需氧量(工业加生活)可削减23.9%,氨氮(工业加生活)可削减36.4%。
(2)农业源减排
由于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中,关于农业源污染统计规则有所改变,要完成减排目标,全县将在畜禽污染整治先建先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整治力度。通过适度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对全县生猪存栏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治理、所有新建畜禽养殖场进行全过程治理、新增散养畜禽进养殖小区、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深入挖掘减排潜力。
(3)全口径减排
根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在预测的增量基本可控和减量较为乐观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氨氮基本完成全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嵊泗县化学需氧量(工业+生活+农业)可削减23.1%,氨氮(工业+生活+农业)可削减36.4%。
减排潜力分析表(不含农业)
化学需氧量(吨) | 氨氮(吨) | |||||
项目 | 工业 | 生活 | 工业+生活合计 | 工业 | 生活 | 工业+生活合计 |
“十二五”期间 新增量 | 158.5 | -34.43 | 124.07 | 6.5 | -4.05 | 2.45 |
“十二五”期间 削减量 | 36.69 | 407 | 443.69 | 1.32 | 58.7 | 60.02 |
2010年排放量 | 363.12 | 972.97 | 1336.23 | 7.04 | 151.06 | 158.1 |
减排目标 | 6.5% | 13.0% | ||||
预计削减比例 | 23.9% | 36.4% |
注:垃圾场排放量纳入生活源。
减排潜力分析表(含农业)
污染物 | 化学需氧量(吨) | 氨氮(吨) | ||||||
项目 | 工业 | 生活 | 农业 | 合计 | 工业 | 生活 | 农业 | 合计 |
“十二五”期间 新增量 | 158.5 | -34.43 | 18.38 | 142.45 | 6.5 | -4.05 | 0.70 | 3.15 |
“十二五”期间 削减量 | 36.69 | 407 | 28 | 471.69 | 1.32 | 58.7 | 6.4 | 66.42 |
2010年排放量 | 363.12 | 972.97 | 87.77 | 1424 | 7.04 | 151.06 | 16.21 | 174 |
减排目标 | 7% | 13.5% | ||||||
预计削减比例 | 23.1% | 36.4% |
注:垃圾场排放量纳入生活源。
7 保障措施
7.1落实减排目标责任,严格评估考核
建立健全污染减排工作责任制与问责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县政府成立由县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地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继续强化污染减排考核制度,组织制定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及实施方案,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减排任务;将污染减排任务纳入生态县建设年度目标考核,严格实施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各级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落实意见。同时,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减排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主体责任,自觉履行减排义务,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减排工作格局。
7.2加强环保制度建设,强化环境管理
加强地方环保政策制度建设。积极参与舟山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防治等地方性政策的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环保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严格监测规范和制度,确定国控、省控、市控重点污染源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依法强化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
7.3完善减排经济政策,激励企业减排
7.4拓宽环保融资渠道,加大减排投入
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对污水处理、污水再生利用、污泥安全处置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减排工程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将减排绩效、处理负荷实现率、处理收费政策到位率作为市级财政支持的前提条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污染减排事业;对企业在治污项目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尽快制定和实行治污项目用地供应、用电价格、加速折旧等扶持政策。
7.5强化环保科技支撑,提高治污能力
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科研力度,积极参与解决污水的脱氮除磷和深度处理、污泥处理、中水回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以及相关的监测方法技术改进等突出问题;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大力搞好能源清洁利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环境统计、总量测算方法;加强科技信息发布、中介技术咨询和推广,促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强化人才科技支撑。
7.6深入减排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参与
附件一:嵊泗县 “十二五”减排项目
附表1 “十二五”工业结构调整水污染物减排项目表
序号 | 辖区 | 企业 名称 | 工业企业法人代码 | 所处流域 | 所属行业 | 主要生产工艺 | 关闭原因 | 投运时间 | 关闭设施的2010年污染物排放量(吨) | 关闭设施的产品及产量 | |||
COD | 氨氮 | 产品 | 产量 | 产量单位 | |||||||||
1 | 嵊泗 | 嵊泗县大亚水产有限公司 | 14883536-2 | 东海 | 1364 | 水产品加工 | 企业倒闭 | 2011.12 | 7.69 | 0.12 | 贻贝 | 1000 | 吨 |
附表2 “十二五”工业治理水污染物减排项目表
序号 | 地市 | 企业名称 | 企业法人代码 | 所处流域 | 所属行业 | 主体处理工艺 | 是否纳管 | 执行标准 | 投运时间 | 设计处理规模(万吨/日) | 项目投资 (万元) | 预计2015年实际处理水量(万吨/日) | 预计削减量 (吨/年) | |
COD | 氨氮 | |||||||||||||
1 | 嵊泗 | 嵊泗县万兴水产有限责任公司 | 609902186 | 东海 | 水产品冷冻加工 | A/O | 否 | 150 | 2014.12 | 0.003 | 30 | 0.003 | 3 | 0.3 |
2 | 嵊泗 | 浙江嵊泗顺发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 704665000 | 东海 | 水产品冷冻加工 | A/O | 否 | 150 | 2014.12 | 0.0032 | 35 | 0.0032 | 3 | 0.3 |
3 | 嵊泗 | 嵊泗县马关水产品冷冻制品厂 | 148835434 | 东海 | 水产品冷冻加工 | A/O | 否 | 150 | 2010.12 | 0.0035 | 35 | 0.0035 | 3 | 0.3 |
4 | 嵊泗 | 嵊泗县华利水产有限责任公司 | 609902039 | 东海 | 水产品冷冻加工 | A/O | 否 | 100 | 2011.11 | 0.01 | 50 | 0.01 | 20 | 0.3 |
附表3 “十二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扩建、配套管网)建设项目表
序号 | 辖区 | 污水处理厂名称 | 所处 流域 | 新建设施处理工艺 | 投运 时间 | 项目 投资 (万元) | 项目 类型 | 设计处理规模(万吨/日) | 配套管网 (公里) | 2015年新增处理水量 (万吨/日) | “十二五”期间执行的排放标准(mg/L) | 预计削减量 (吨/年) | ||
COD | 氨氮 | COD | 氨氮 | |||||||||||
1 | 嵊泗 | 嵊山镇污水处理厂 | 东海 | A2/O | 2014.12 | 1000 | 新建 | 0.20 | 16 | 0.20 | 60 | 8 | 100 | 1.5 |
2 | 嵊泗 | 嵊泗绿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东海 | 管网扩建 | 2014.12 | 2000 | 管网 扩建 | 0.65 | 5 | 0.1 | 100 | 25 | 40 | 1 |
3 | 嵊泗 | 洋山镇污水处理厂 | 东海 | A2/O | 2014.12 | 1000 | 新建 | 0.1 | 1.8 | 0.1 | 100 | 25 | 50 | 1 |
4 | 嵊泗 | 嵊泗县垃圾渗滤液及粪便污水处理工程 | 东海 | 二级A/O | 2013.4 | 1350 | 新建 | 0.007 | / | 0.007 | 100 | 25 | 217 | 38 |
附表4 深度治理及提标改造建设项目表
序号 | 辖区 | 污水处理厂名称 | 所处流域 | 原设施处理工艺 | 设计处 理能力 (万吨/日) | 新增设施处理工艺 | 投运时间 | 新增设施投资 (万元) | 2010年实际处理水量 (万吨/日) | 2010年排放浓度(mg/L) | “十二五”期间执行的排放标准(mg/L) | 预计削减量(吨/年) | |||
COD | 氨氮 | COD | 氨氮 | COD | 氨氮 | ||||||||||
1 | 嵊泗 | 嵊泗绿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东海 | A2/O | 0.65 | 过滤 | 2014.12 | 500 | 0.4 | 75 | 14.2 | 60 | 8 | - | 15 |
附表4 “十二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工程治理项目表
序号 | 辖区 | 畜禽养殖企业(公司/小区)名称 | 养殖种类 | 养殖规模(只/头) | 所处流域 | 投运时间 | 项目投资 (万元) | 2015年污染物产生量(吨) | 污染物削减途径及 COD削减量(吨/年) | 污染物削减途径及 氨氮削减量(吨/年) | |||||||||||
COD | 氨氮 | 养殖 方式 | 干清粪 | 沼气 | 有机肥 | 沼液处理 | 合计 | 养殖方式 | 干清粪 | 沼气 | 有机肥 | 沼液 处理 | 合计 | ||||||||
1 | 嵊泗 | 石柱村和尚官畜禽养殖场 | 猪 | 6000 | 东海 | 2013 | 410 | 50 | 10 | 规模 | 25 | 25 | 规模 | 6 | 6 | 6 | |||||
2 | 嵊泗 | 洋山畜禽养殖 | 猪 | 500 | 东海 | 2014 | 50 | 5 | 0.7 | 规模 | 3 | 3 | 规模 | 0.4 | 0.4 | 0.4 |
附件二 嵊泗县减排基础数据
一、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数据:
附表1: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所需数据
名称 | 2010值 | “十二五”期间预期增长(下降)率% |
GDP(万元) | 588500 | 10 |
工业增加值(万元) | 316300 | 10 |
低COD排放的10个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 | 44500 |
附表2:人口
名称 | 2010年 | “十二五”增长(降低)率 |
城镇常住人口(2009年污普人口为准) | 47654 | -0.5% |
非农人口 | 33957 | -0.5% |
二:“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表
附表1:“十一五”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表(2010污普动态更新数据)
年份 | 工业 | 生活 | 农业 | |||||||
废水排放量(万吨) | COD排放量(吨) | 氨氮排放量(吨) | 重点行业氨氮排放量(吨) | 废水排放量(万吨) | COD排放量(吨) | 氨氮排放量(吨) | 废水排放量(万吨) | COD排放量(吨) | 氨氮排放量(吨) | |
2010 | 30.3 | 363.12 | 7.04 | 3.68 | 411.41 | 903.25 | 139.61 | —— | 87.77 | 16.21 |
附表2:“十一五”养殖规模(只/头)
县市 | 畜禽种类 | 2010预期养殖规模(万只/万头) | “十二五”年均增长率(%) |
2010污普数 | |||
猪(出栏量) | 0.96 | 5 | |
肉鸡(出) | 1.8 | 5 | |
肉牛(出) | 0 | ||
蛋鸡(存栏量) | 1.0 | 5 | |
奶牛(存) | 0 |
附表3:“十一五”SO2排放情况表
2009年污普数据的SO2排放量(吨) | 2010年污普数据SO2排放量(吨) | ||
全县(市)SO2排放总量合计 | 58.98 | 71.06 | |
一、 电力行业排放量 | 0 | 0 | |
二、非电力行业排放量 | 58.98 | 71.06 |
附表4:“十一五”NOx排放情况表
2007年污染源普查NOx排放量(吨) | 2009年数据调整后的NOx排放量(吨) | 2010年污染源普查NOx排放量(吨) | ||
全县NOx排放总量合计 | 27.59 | 24.74 | 2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