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信息

发布时间:2021-11-26 18:02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二、施工单位工作职责

(一)项目经理:

1、负责领导项目经理部开展工作。

2、确定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人员构成,制定项目经理部规章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

3、全面负责与建设单位、监理、社会各方面各项事务。

4、与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

5、积极主动与项目部所在地政府部门处理好关系。

6、领导项目经理部的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工作。

(二)项目技术负责人: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对工程质量管理负全面技术责任。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特殊技术施工方案及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3、负责关键技术难题科研攻关,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实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4、与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管理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

5、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订材料、设备进行验收、检查,严把质量关。

6、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检查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

7、负责项目经理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8、负责技术人员的全面指导工作。

9、负责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及归档工作。

(三)施工员职责

1、编制施工方案;

2、严格执行工艺纪律,组织生产;

3、负责管理和保护现场图纸/工艺文件;

4、负责落实生产现场环境控制。

5、实施工程管理;

6、负责工程对内对外协调工作;

7、负责设计变更的联系工作。

(四)质量员职责

1、负责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的抽检;

2、负责最终产品的自验和报验工作;

3、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标识保护和移植;

4、检测设备管理;

5、负责顾客提供产品的检验工作。

6、负责施工质量的管理和自检工作;

7、负责做好质量记录;

8、负责特殊过程设备的日常检查。

(五)材料员职责

1、负责办理领料、材料运输申请、退料手续,并做好记录;

2、负责材料请购申请工作;

3、负责组织施工过程中材料标识与保护;

4、负责现场材料和设备的搬运和储存。

5、负责绝缘钢管标识移植;

6、负责接收、保管和发放顾客提供的产品及相关的报验、标识和不合格品的隔离放置;

7、落实部分材料的报验工作。

(六)安全员职责

1、组织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2、负责检查督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3、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4、记录安全台帐。

 

三、施工单位主要管理制度

(一)安全检查制度

1、巡视检查:由项目部安全员每天对施工现场的登高作业、三宝四口、临边防护、机械安全、施工用电进行经常性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班组每日上班前15分钟进行班前安全提示,对当天作业环境安全情况、注意事项、安全防护用品进行交待和检查。

3、项目部每周一上午由项目经理带队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

4、接受并配合工程处、公司以及上级主管单位组织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

5、做好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拟定“三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并作好相关记录。对重大隐患,应立即停工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才能施工。

(二)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1、每个班组每天上班前15分钟,由班长认真组织全班人员进行安全活动,总结前一天安全施工情况,结合当天任务,进行分部分项的安全交底,并做好交底和记录。

2、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或特殊部位的施工,应组织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有关资料的学习。

3、对班前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周围环境等要认真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完好,才能使用和进行作业。

4、班组长每月5日前要将上个月安全活动记录交给安全员,安全员检查登记并提出改进意见之后交资料员保管。

(三)卫生管理制度

1、划分区域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2、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职工宿舍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班组宿舍的衣物、日常生活用品等摆放整齐。

3、厨房卫生整洁,符合卫生检疫要求,炊事员须持定期体检健康证,上岗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和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做到生熟食品隔离,有防蝇、防鼠、防尘设施。

4、保证供应符合卫生饮用水,茶水桶加盖锁。

5、厕所必须落实专人清洁,保持时时清洁,便槽不得有积垢,严禁随地大小便。

6、工人作业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不得留余料。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理。严禁随地丢垃圾,污水、废水不外溢。

7、车辆进出清洗干净,不污染道路。

(四)治安保卫制度

1、认真执行有关治安保卫的法律、法规、标准,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2、加强防盗、防火,维护职工作业环境不受破坏,协调处理职工矛盾,保持施工现场祥和气氛。

3、严格执行佩带出入证制度,禁止无证人员随意进入施工现场。

4、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消防保卫的法规、规定,协助领导做好消防保卫工作。

5、负责施工现场的保卫,对新招收人员需进行暂住证等资格审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项目组。

6、严禁小孩、妇女在工地内停留。

7、工地内严禁打架、赌博、酗酒及大声喧哗,如发现有此现象应加以制止,及按规定对当事人进行惩罚。

(五)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和执行项目部制定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

2、严禁在本生活区内聚众赌博、打架斗殴和其他违法乱纪活动。

3、执行用电用水制度。室内不准随意牵拉电线,接灯头、插座。早上7点钟以后要关灯,用完水以后要关闭水龙头。

4、工人入住本生活区,必须由班组长申请,经项目部领导签字同意。非本工地工作人员,一律不准住在本生活区。

5、工人进场应按登记房号、床号就位,未经同意,不得更改。退场时,必须到登记处注销床号。

6、爱护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剩饭、剩菜,必须扔到指定地点;每周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清理,各班组必须派人负责本责任区的清洁工作。

7、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意损坏者,除照价赔偿损失,并将视情节给予罚款。

(六)防火消防安全制度

1、保持施工现场安全出口的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度,项目经理为防火责任人。

3、坚持三个月和不定期检修用电设备及线路、开关,切实杜绝和避免电气设备和线路故障引起火灾。

4、加强教育和培训,逐步建立起定期对各班组进行消防防火教育。

5、对及时举报火灾隐患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消防条例,玩忽职守造成火灾的或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消除和通知的有关单位、班组和个人给予处罚。

6、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管理原则。

7、成立消防安全监督小组,监督班组消除火灾隐患,设立具有消防专业知识消防监督安全员。

8、任何班组和个人不得堵塞消防通道或者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9、任何班组和个人不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

10、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和“十不烧”的规定。

11、在宿舍区内,严禁燃烧容易引起火灾的东西。

12、不准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施工现场。

13、在施工现场生产作业区域内禁止吸烟,违反一次除写检讨外,并罚款500元。


四、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一)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1、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配合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3、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可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如采用临时施工道路,主要道路和大门口要硬地化,包含基层夯实,路面铺垫焦渣、细石,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4、散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5、生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要适当配合洒水,杜绝扬尘。

6、在规划市区、居民稠密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及国家规定的文物保护区内施工,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二)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

1、人为噪声的控制。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

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

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1)牵扯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如预制构件,木门窗制作等),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2)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4、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测量记录表,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