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087361633E/2021-28709
县卫生健康局
计划总结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1-03-02 14:02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卫生健康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0年,县卫生健康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卫生健康工作要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全力推进“1+5”改革发展提档升级,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卫生健康指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完善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站位,精准化疫情防控取得新成效
(一)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我局及时成立了本系统及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综合协调组、医疗救助组、疫情防控组、后勤保障组各工作专班,发挥专业优势,切实强化监测预警、风险防范、防控救治等方面的工作职能,全领域、全时段、全方位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设置卫生应急指挥平台,通过视联网实现与相关部门、乡镇、医疗单位等公共卫生成员单位的互联互通,县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认真研判疫情防控风险,及时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并完成《离岛环境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研究》政府重大课题,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管理体系。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年我县无确诊和疑似病例发生。
(二)抓好行业疫情防控。积极落实县防控办与职能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卫健系统各专业技术机构作用,严密构筑疫情防控“海上长城”,以防输入为主,落实重点人群动态清单管控,执行落实“健康码”管理机制,加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嵊人员的点穴式查控和闭环管理,并根据防控形势认真做好应对并动态调整管控措施。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规范发热门诊设置,采购专用CT,并做好医院院感防护工作,加强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严格落实医院大门(院门)中门(楼道门)把控,完善住院病人陪护、探视管控制度。完善医疗救治体系,设立专用床位并配备相应重症救治设备,购置1辆负压救护车,县人民医院应急传染病楼新建工程已完成全部施工内容。努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并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演练,县人民医院新建核酸检测PCR实验室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做好疫苗接种应急准备和防控应急物资储备。县疾控中心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加强疾病和健康监测并开展健康教育。县卫生监督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处理监督执法工作。
(三)助力复工复产返学。一是实施“驻企进村(社区)健康指导行动”。印发《县卫生健康系统关于组织开展“驻企进村(社区)健康指导行动”的通知》,成立分片包干联系的“驻企进村(社区)”健康指导服务工作组,并落实健康指导员、联络员和管理员三支队伍共计38人,指导规上企业146家次、中小企业191家次以及村(社区)37个,派驻健康指导员服务1195人次。二是开展驻校助学行动助力学校疫情防控。成立分片包干联系的“驻校助学”健康指导服务工作组4组,选派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县域医共体医务人员组成的驻校助学健康指导员20名。驻校助学健康指导覆盖全县12所中小学、9所幼儿园和1个教学点,累计指导688家次。三是加强重点场所监测。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监测防控措施,做好对考试、体育赛事及宗教活动等聚集性活动的防控工作指导,开展各类指导9次。
二、聚力改革,整合型服务体系实现新拓展
(一)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是全面推进住院费用DRG点数付费改革。强化“三医”联动和“六医”统筹,根据《医疗保险住院费用DRG点数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省、市医保部门的统一部署,实施全省统一的DRG分组标准方案和实行全市统一的DRG点值。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已经完成DRG入组疾病的基准点数、各病组点数上传。二是健全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出台了《嵊泗县县域医共体建设2020年重点任务清单》《嵊泗县人民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2020年度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主要目标任务通知》等,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评价工作,考核结果与医共体绩效工资总额、医保支付、等级评审、资源配置及领导班子奖惩等挂钩。三是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做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根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制定《嵊泗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通过调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政策。期间共调整8类149个项目,其中价格提高128项、价格降低有21项,同步取消406种医用耗材加成。四是深化薪酬制度和编制管理改革。印发《嵊泗县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绩效薪酬总量核定与医疗技术服务收入、医院年度绩效考核、医疗保险政策执行挂钩,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等收入脱钩。公立医院在核定的绩效薪酬总量内自主分配、自主设置绩效项目及结构。完成县医共体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并自主统筹人员招聘、管理和使用。县医共体内医疗机构之间打破单位、科室、身份限制,实行全员岗位管理,合理轮岗,有序流动。五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系统。完善药品耗材采购制度,制定出台了《嵊泗县县域医共体药品耗材一体化管理暂行办法》,县域医共体内药品耗材实现统一制度、统一目录、统一预算、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降低运营成本,确保群众药品耗材使用合理安全使用。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在医共体内实施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和重点监控药品督查的工作机制,每月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评估分析工作,点评结果与奖罚措施、绩效考核分配进行实质性的挂钩,有效控制医疗机构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推动医疗机构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促进临床药品合理使用。六是推进分级诊疗。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工作,完善医共体内首诊疾病目录、双向转诊管理制度和流程,利用信息化平台,确保双向转诊更顺畅,努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2020年双向转诊患者共计283人次。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制定《关于切实加强区域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提升区域医疗健康服务能力的通知》,推进县乡深度融合、乡村紧密一体管理模式建设。七是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8月起县财政将各医疗机构财政资金统一拨付至县人民医院,由县人民医院结合资金性质和用途统筹使用。
(二)推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是积极推进与沪籍医疗机构协作。继续与上海仁济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合作,依托上海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展专家坐诊、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继续教育等工作,促进医院医疗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上海专家共计下派来嵊74人次,开展手术62台,服务群众1616人次,转诊上海50人次。二是推进长三角医疗保险服务一体化。实现苏浙沪皖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刷卡。目前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已覆盖县域内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三是实现“双下沉、两提升”对接县医共体。继续做好与舟山市中医院签署第二轮托管合作协议,2020年市中医院常驻专家7人次,开展手术71台,服务群众1138人次;继续加大对各乡镇分院的技术帮扶,县人民医院派行政管理、中医西医临床专家、护理骨干入驻嵊山分院,派中医骨伤、推拿专家入驻黄龙分院开展工作,派内科、B超、影像专家赴洋山开展临床诊疗及体检工作,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2020年安排远程门诊专家40人次,远程门诊15例,远程影像诊断5913人次,远程病理2例,完成大型检查预约25人次。县人民医院全年下派医生60人次坐诊各乡镇分院,服务群众3316人次,开展基层医务培训12次。2020年医院组织10名专家到每个基层分院进行义诊,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
(三)依托信息化建设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放管服”工作。根据《政务服务2.0事项梳理指引》,全面梳理卫健政务服务事项,迭代升级群众企业“一件事”,引领政务服务从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做好部门间最多跑一次网上办各个事项配置,目前共有18个事项均配置完成,可实现网上申请办结。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和“无证明化”改革。二是深化卫生健康信息化在县域医共体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技术支撑作用。完成HIS系统、LIS系统、EMR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实现县域医共体三大基础主系统的统一,实现各系统数据互联互通, 逐步推进医疗机构智慧管理。开展县域医共体放射等影像系统扩容升级项目,搭建医共体影像中心、心电中心、超声中心,实现医共体内所有检查数据及影像集成。推进共享药房(“互联网+药事”)建设,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已经完成医共体内9家医疗机构共享药房建设工作,医院可通过平台,把患者所需的药品信息,发送至药品供应商处,供应商通过快递等手段,为患者配药并提供送药上门到家服务。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完成“医后付”、“刷脸就医”建设,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工程,完成检验检查数据上传工作,实现数据跨域共享调阅,基本实现医共体内每家单位的门诊病历、检验检查报告等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继续推进与省级平台对接,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在“浙里办”手机移动客户端自助查询。推广市互联网医院平台及舟山群岛网络医院新平台,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推出“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业务,包括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换药和长期卧床病人护理等业务,实现“互联网+护理”的网上下单上门服务;2020年已初步完成“互联网+医疗系统”的建设,目前正在完善相关信息的采集及医疗服务流程的建设,将提供网上诊疗、业务咨询、在线结算等服务。三是推进“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工作。全面推广应用健康医保卡和国民医疗健康专区,实现患者“全流程、一卡通”的便捷就医服务。2020年全县“健康医保卡”新增签发量5767张,其中开通缴费结算1557张,累计签发量7324张。四是深化生育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致力于依托“互联网+”,简化生育登记流程,通过省公共数据平台实现申报材料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全年共发放生育登记服务卡284例,其中一孩229例,二孩55例,APP申请登记的有93例。同时,缩短再生育审批时间,实行网上平台审批,全年共完成再生育审批7例。
(四)落实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积极推进省市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省级:完成新增1家托幼机构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并新增托位10个的任务。经过与教育部门的多次协商研讨,确定嵊山镇幼儿园新增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完成各项申报及批复工作,并新增托位10个;开展对重点人群开展流感疫苗自愿免费接种,完成 2000 例70周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自愿免费接种;开展50-75周岁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超额完成目标人群4000人、风险评估2000人、大肠癌筛查100例的目标任务,全县共完成风险评估2023人,FIT检测2006人,结肠镜检查111人,任务完成率111%。市级:开展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完成4个预防接种门诊升级改造,建设疫苗安全可追溯、监管全过程、预防接种服务更便捷的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村卫生室(站)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4个村卫生室升级改造完成并通过验收,建设(改造)后全县村卫生室(站)规范化率达到 60%以上;县域医共体放射等影像系统扩容升级项目于2020年8月启动,项目搭建医共体影像中心、心电中心、超声中心,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机构所有检查数据及影像集成,目前医共体内的所有医疗数据已实现互联互通。医疗民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黄龙乡卫生院新建工程、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项目等顺利完工。
三、多管齐下,全方位健康建设开启新篇章
(一)全力推进健康嵊泗建设。一是强化组织落实。在我县获得2019年度健康浙江考核优秀等次的基础上,及时印发《2020年健康嵊泗建设工作要点》《关于推进健康嵊泗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有序推进健康嵊泗建设,并根据《2020年健康浙江考核评分细则(县级)》开展自主赋分,2020年我县考核指标自评基础总分为962分,自评得分为927分,折算得分率为96.36%。二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孳生地清理和新冠疫情防控为主线,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在爱卫月活动期间,全县共举办“全民清洁日”活动7场,开展宣传活动26次,印制下发《倡议书》1万余份,制作下发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禁烟标识7893块,发送手机公益短信、微信47355人次,更换宣传橱窗及黑板报36期,悬挂宣传横幅46条。县健教所在爱卫月期间向各乡镇和单位全月发放卫生画报280套,折页2000份。各乡镇开展群体性卫生整洁行动45次,清理卫生死角226处,清除垃圾312.18吨,清除乱张贴132处,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383处。三是开展公共场所禁烟行动。以世界无烟日为契机,利用现场活动、控烟执法、电子屏、网络、微信、会议等方式开展烟草危害等控烟宣传活动。团县委、县志愿者协会、海滨社区组织开展“烟头不落地,岛城更美丽”烟蒂捡拾志愿服务活动,共捡拾烟蒂40000余只,同时向市民积极宣传控烟知识。联合公安部门相关执法人员通过“蹲点”、巡查等方式在县内各大超市、宾馆、饭店、码头、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达18次,出动检查人次72人次,检查各类公共场所668家,共处罚5起、罚款金额350元。四是开展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根据《2020年嵊泗县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检测方案》要求,完成640份的入户监测调查任务,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7.04%。开展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活动,及时制定了《嵊泗县2020年健康素养进渔农村文化礼堂实施方案》,通过健康讲座进文化礼堂、健康礼包进文化礼堂、健康活动进文化礼堂、健康服务进文化礼堂和中医药进文化礼堂等方式开展各类活动,全县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覆盖率达到76%,有效提升了我县居民健康水平。五是组织开展卫生乡镇创建(复审)工作。县爱卫办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嵊山镇、黄龙乡和枸杞乡 “省卫生乡镇”复审工作进行了县级考核,经综合审核后提出了130项问题并督促全面整改。目前已通过省、市级复审,待省爱卫办再次确认命名。同时,3个乡镇的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已全部启动。
(二)从严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完善疫苗和预防接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网上便民服务功能开展接种服务,全县8家接种预防接种门诊完成了与国家疫苗可追溯系统的对接,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使用覆盖率100%。二是做好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做好2019学年全县300名二年级学生窝沟封闭实施项目相关材料的发放和组织实施,同时做好2018学年窝沟封闭项目补助分配金额审核上报,共计2.245万元。并开展了2020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三是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督以及地方病防治等工作。共采集风险食品82份,样品数达1.10件/千人。采集210份学生家庭的盐样和2份学校食堂的盐样,学生家庭合格碘盐食用率为38.57%。
(三)认真落实妇幼健康工作。一是做好“两癌”筛查工作。根据全市2020年度“两癌”检查目标任务要求下达全县各实施机构全年目标任务数,确保年底前完成全县宫颈癌检查500人和乳腺癌检查1500人的任务。二是做好母子健康手册推广工作。完成全县10家医疗机构母子健康手册二维码的上报设计以及3000份宣传折页的下发,有效扩大我县母子健康手册的使用面。三是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2020年全县产前筛查233人,产前筛查率97.08%,其中高风险8人,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10人,随访率10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9.02%、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9.02%,血片不合格率及迟递率均为0。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强化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的意识,在婚检门诊、妇科门诊给每一例有妊娠计划的妇女发放叶酸,叶酸补助人数为159人。四是推进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在原先建设的4家基础上,2020年又新增3家(政务大厅四楼、市场监管局菜场一楼、五龙和尚套景区改建),各设施点均已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
(四)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规范奖金管理。积极和县财政局协调,按65元/人标准安排项目工作经费,根据项目经费预付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已于2020年9月底足额下拨全年项目经费458.90万元。二是明确责任任务。制定了《嵊泗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融入医共体建设发展实施方案》,划分了县卫健局、县医共体、县专业指导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各自职责及隶属关系,形成县乡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体系,并加大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力度。三是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组建51个签约服务团队,负责全县常驻群众的卫生健康签约服务,目前全县规范签约率为41.43%,十类重点人群签约率72.63%。全县电子健康档案建档65761份,开放39328份,开放率59.8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72.44%、71.12%和72.99%。
(五)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一是做好医疗救助工作。建立与民政部门定期比对救助名单制度,每月及时将民政部门提供的医疗救助名册更新至医保信息系统,确保参保人员与扶贫系统人员信息不漏不重不错。做好困难群众参保资助工作,确保参保率达到100%。按照《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医保扶贫和医疗救助落实情况自查自纠的通知》要求,及时开展医疗保障扶贫和医疗救助自查自纠工作,仔细排查政策落实、费用报销、人员认定等问题。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县医疗救助对象1486人,其中成年人1392人、中小学生儿童94人。发放住院和门诊医疗救助资金121万元,补助15854人次。二是做好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费用的报销补助工作。2020年度全县共救助住院患者48人次,精卫办补助38.25万元;门诊免费服药补助患者428人次,共补助5.13万元,有效缓解了患者家属的负担。三是组织开展了“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我县菜园、黄龙、五龙、嵊山、枸杞五个乡镇的贫困家庭受到了救助,切实解决我县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此次活动全县范围内受益群众共55户,困难救助共56500元。让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红会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和温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六)持续发挥医疗保障作用。一是做好参保和基金管理。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县参保人数共68202人,户籍人口参保率达到99.29%,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34529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33673人。2020年医保基金总收入2.84亿元,支出2.3亿元,基金使用率达到81%。目前县内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到20家,其中定点公立医疗机构11家、定点民营医疗机构1家、定点药店9家。二是落实医保政策经办服务。做好基金征缴和使用。截至2020年12月,全县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9.29%。职工医疗保险费征缴稽核率25.4%。2020年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1162万元,支出18029万元(其中生育待遇支出229万元),结余22983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215万元,支出4940万元,结余4493万元。做好医药发票审核报销工作,开展医疗保险跨省异地结算工作。截至12月底,新增异地就医备案人员2910人,异地就医13739人,门诊92802人次,住院4345人次。开展外伤人员医药费审核调查,共有效排除各类第三方支付的医药费用案件4起,涉及医疗费用9.32万元。做好退役军人医保接续及缴费年限认定,共完成424名视作医保缴费年限认定工作。三是做好企业阶段性减征工作。根据《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对企业减半征收2至6月份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给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企业缓交医疗保险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惠及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375家,共减征847.51万元,缓缴4万元。
(七)拓展人口监测与老龄健康工作。一是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结合“三八”妇女节、“5.29”计生协会员活动日、网格走访等活动,加大对目标人群的宣传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20年全县共出生上报289人,同比减少96人。其中一孩202人,同比减少86;二孩85人,同比减少10人;多孩出生2人,与去年持平。截至12月底,全县共有育龄妇女数1499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0636人,全县女性初婚上报138人。二是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完成2020年渔农村及城镇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14周岁以下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资格确认、材料审核及数据申报等工作。今年渔农村奖励扶助新增514人,城镇奖扶新增27人,累计有3483人享受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新增9人,累计有277人享受特别扶助;14周岁以下渔农村及城镇无业失业人员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符合条件共有3380人。共计发放各类奖、特扶资金589.348万元。并认真做好2020年度计划生育公益金及基层困难计生工作人员的专项补助慰问。全年计划生育公益金补助对象共20户,补助金额为13.2260万元;基层困难计生工作人员慰问对象共64人,慰问金额为6.8万元。三是提高老龄健康服务水平。对县老年电视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场所进行内环境结构调整、内部装修,为老年人创造舒适、健康、安全的老年文化活动环境。创新老年文化教育服务方式,推行“线上+线下”教育紧密结合,合理安排第二课堂课程内容,共发放老年电大课本765套。举办“健康嵊泗 活力重阳”老年健身项目展示活动,来自本岛各社区的14支老年健身队伍,近200名老年健身爱好者参加了活动。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每年2次医养结合服务,并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合理设置机构,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县人民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慢性病中医药防治工作。县医共体共设有老年康复护理床位43张,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等综合服务。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乡镇卫生院定期上门巡诊,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查和日常康复保健。
(八)充分发挥红会、计生协会作用。红十字会:做好新冠疫情期间款物捐赠管理工作,依据《中国红十字会捐赠工作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从接收、登记,到资金的使用、物资出库、确认签收等做到各项手续齐全。累计接收社会各界专项捐款金额87.48万元,已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和捐赠人意愿安排使用,捐款收支情况进行公示,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共普及培训1837名、救护员183名,组织流动医院免费巡回医疗服务10次,派遣各类专家87人次,为3548人次的渔农民群众进行了免费的疾病诊查和健康咨询服务,赠送药品价值26275元。计生协会:做好市生育关怀项目申报工作。启动创建市级青春健康教育俱乐部,指导嵊泗县初级中心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浓厚青春健康氛围,开展及形式多样的主题沙龙、读书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争取到市级生育关怀项目资金2万元。通过座谈会、线上答题、合影征集、主题宣传、海报创作等方式开展“5.29”计生协会员活动日活动。对我县40余位退休基层计生工作者、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开展看望慰问。联合县妇计中心、菜园镇计生协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服务活动,微信有奖知识竞赛、“呵护健康 为爱负责”为主题的“9.26世界避孕日”宣传摆摊活动、流动人口走访慰问宣传活动,活动吸引1000余名群众参与,向群众免费发放科学避孕、优生宣传资料、避孕药具及宣传品等300余份。完成我县计生特殊家庭第五轮投保工作,此次共为全县330名计生特殊家庭父母投保了重大疾病和住院定额补贴险,每人每年保费266元,涉及保费8.78万元,
四、优化保障,高水平行业治理增添新动力
(一)党建引领巩固完善。持续巩固和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实施县委卫健工委党建“向健康出发”三项靶向行动基层党建金种子项目,进一步筑牢堡垒、甘当先锋、奉献健康,系统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做表率、当标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得到彰显。开展了驻企进村(社区)、驻校助学等健康指导行动以及“向健康出发”庆祝建党99周年、“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等义诊活动,共开展志愿服务104次,服务群众13640余人次。着力培育和塑造行业清风正气,将清廉医院建设为重点的清廉卫生建设情况作为主体责任落实、日常监督、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来推进,开展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院区为“清廉医院”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并召开清廉医院示范点创建现场推进会,创建工作受到好评。
(二)人才队伍提质增效。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照自主招考引进政策要求,发布招引公告3次,并组织人员多次赴开封、郑州、南昌等地参加医学院校组织的招聘会,共招引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1名,分配定向培养医学人才7名。招录16名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其中本科层次14名,专科层次2名。通过“银龄助康”医师招募计划引进银龄医师3名,分别服务于县人民医院总院、中医院院区和花鸟分院。完善激励机制,积极挖掘引进人才的潜力,培养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担任医疗单位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积极探索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开展了“石艾奖”、系统“美丽天使”“最美医师”等推荐评选以及“无愧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大学习大讨论大践行等活动。并坚持评聘结合,将事业单位岗位管理与绩效分配制度相衔接,奖金分配与服务数量、质量挂钩,并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
(三)依法行政推进有力。一是做好行政审批。2020年共受理办结涉及“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服务事项7类4393件,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均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办结率100%。二是切实履行卫生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医学隔离观察点、集中式供水单位等监督执法力度。并开展了校园卫生健康行动、离岛渔家民宿卫生风险专项治理、游泳场所专项治理等专项工作。三是做好双随机检查工作。2020年纳入国家随机抽查监管单位66件,完成完结64件,完成完结率96.7%;通过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建立任务20个(其中跨部门随机抽象监管任务1个),抽取监管对象230家,其中任务完成12个,检查随机抽取对象204家,并在第一时间政府网站上将抽检结果进行公示。四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工作。开展“打击欺诈骗保 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活动,开展医保协议专项检查,组成专项检查小组对全县4家定点零售药店执行医疗保险法律法规政策和医保服务协议情况进行专项检查。7月份,县医保局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首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约谈了机构主要负责人,同时将检查信息录入浙政钉“掌上执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