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好友借钱要谨慎,当心民间借贷变诈骗

发布时间:2021-04-01 09:42

信息来源:县司法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朋友之间借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很多人认为,朋友间的借钱属民事纠纷不会涉及刑事犯罪。果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案情简介】

2019年7月至9月,蔡某由于迷上网络赌博,输掉了自己多年的储蓄。在明知自己无力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仍以做生意需要资金等理由,向其朋友储某、刘某、吕某等人借款,共计五十多万元,并用于赌博。蔡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律师点评】

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并不是对立关系,二者是基于不同的法律规范产生,是二个独立的评价体系,很多情况存在民刑交叉的情形。就本案来说蔡某向其朋友借钱,其朋友也愿意借钱给他,从民事的角度去看,双方形成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并没有错。但从刑事的角度去看,本案中其朋友愿意借钱给蔡某是基于蔡某声称做生意,实施了欺骗的行为,因蔡某的欺骗行为致使其朋友陷入错误认识而将钱出借给他。蔡某在借钱时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并用于非法目的,造成了其朋友的经济损失,其欺骗行为与给朋友造成经济损失存在因果关系,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温馨提示】  

遇到亲戚朋友借钱:

1、学会拒绝,不是每一个朋友都可以借。在借钱之前辨别清哪些人是可以借,哪些人是不能借的。

2、看准朋友借钱之用途,在借款时,切莫只看个人私利,把钱借给违法乱纪之人。

3、要让借款人当面写清合同或借据,并写明借款人、借款金额、用途、利率和还款时间等内容,签字画押,双方各执一份,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