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1 14:48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积极培育洋山港“大物流”产业体系的议案 | |
案号: | 23 |
议案领衔人: | 周明明 |
附议人: | 14名代表 |
案由: | 关于积极培育洋山港“大物流”产业体系的议案 |
内容摘要: |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在坚持与沪同城、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下,推进嵊泗协同区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嵊泗协同区建设的核心与重中之重,需要我们立足自身资源,主动把握区域产业发展新方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做到产业转移承接与产业联动发展两手齐抓。洋山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深水枢纽港区,主要承担了远洋和沿海集装箱的中转运输功能,同时兼有LNG、油品运输,利用港口资源培育“大物流”产业体系是“十四五”期间,洋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发展的重点。 一、洋山港大物流产业现状 1、航运产业。目前“穿梭巴士”业务基本趋于饱和,运量从2007年55万TEU,到最高峰2012年、2013年,年67万TEU,这几年年运量回落到40-42万TEU。考虑未来江海联运的进一步发展,“穿梭巴士”的运量将不会有大幅增长,预测到 2025 年、2050 年穿梭巴士运量将在 40-50 万 TEU 以内,为此已无新的增量可以承接。洋山地区承接上海港的航运产业主要是围绕长江支线和沿海支线的集装箱水水中转业务。其中到2025年小洋北侧内支线码头建成后,长江支线增加运输量约为200万TEU,沿海支线增加运输量约70万TEU;到2030年小洋北侧内支线码头建成后,长江支线增加运输量约为500万TEU,沿海支线增加运输量约150万TEU。如果嵊泗方能争取每40%的运量承接,到2025年大概一年可以承接运量100万TEU,约可发展运力约72000吨,如果按照可兼顾长江支线、沿海支线主力船型,7500准吨集装箱船(700TEU),可发展12艘左右;到2030年约可发展嵊泗本地水水中转运力约200000吨,约可发展24艘集装箱船(700TEU)。 2、集卡物流。目前上海办理了进港证的集卡车辆约在4万辆左右,其中上海牌照3万辆,外地牌照超过1万辆(其中约有9000辆左右外地车为国三标准车)。登记注册的集卡车队约有3500家,实际运营的车队可能超过4500家。目前从业的司机约有10万人,主要为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籍,其中安徽阜阳、河南周口、山东菏泽为主要的集卡司机之乡。上海港集卡运输码头主要有外高桥外一,外二(外三码头合并)、外四、外五(外六码头合并)码头;洋山港一期(二期码头合并)、三期码头,共6个码头,其中外高桥地区集卡运输箱量约占上海港集卡运输量为60%,洋山港约占为40%。随着上海对物流企业税收奖励,“两免三减半”政策的逐步取消,集卡物流已经成为上海需要对外转移的产业,目前上海注册的集卡运输企业需负担的司机社保等综合缴费约为2.5万元人/年,而注册在嵊泗企业仅需负担人员社保综合费用约1.2万元人/年,成本优势较为明显,经测算每引进一辆集卡约可为地方带来税收收入约3万元。 3、集装箱仓储。根据2015年统计及数据,上海港集装箱堆场及仓储企业约为100余家,其中浦东新区约有仓储企业45家(外高桥28家、洋山17家),约占总量45%;宝山区域约有36家,约占总量37%;其它各区县约为20余家。其中注册资本10000万元以上约占10%(外商投资为主)、1000万-5000万元约占35%、500-1000万元约占30%、500万元以下的25%。2018年以来宝山区对辖区内的集装箱堆场、仓库进行整治,部分违规仓储企业从宝山区搬离,并逐步向浦东的外高桥和南汇、芦潮港区域转移集中,其中往外高桥周边转移约占70%,往洋山港方向约占30%。按照《上海港外贸进口集装箱疏运收费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外贸进口集装箱的疏运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中装卸、搬移费为20英尺普通箱49.5元/每箱次,40英尺普通箱74.30元/每箱次;拆、装箱包干费为普通货物12.40元/每计费吨;集装箱堆存费为20英尺普通货物4.00元/每箱天,40英尺普通货物8.00元/每箱天。目前上海港的集装箱仓储服务,除个别外商投资企业有一定转口贸易的附加增值服务,其余仍为低端的仓储堆存服务,企业对成本敏感。2018年上海临港仓储转运物流园区C0601地块成交价约为118万/亩,2013年小洋山裕程物流土地摘牌价为75万元/亩,企业另须缴纳给上海同盛综合配套费21.5万元/亩,合计共96.5万元/亩,加上小洋山区域水、电由同盛公司(电力、水务公司)配套,成本较高、人工(驻岛成本)配套支出也高,短期内大、小洋区域承接上海集装箱仓储产业,成本优势不明显,但可以土地租赁作为过渡产业发展。 二、洋山港大物流产业培育建议 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随着洋山港功能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吞吐量的进一步提升,为我们构建立足区域海陆联动,辐射江海的“大物流”产业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议我县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育国际大宗物资运输、集装箱水水中转航运板块。对标“新片区”出台积极的扶持奖励政策,建议将县内经营穿梭巴士航运企业,矿砂中转的海运企业迁到洋山集聚,引进域外的穿梭巴士航运企业,矿砂中转的海运企业落户洋山,十四五两大航运板块基本形成。为进一步区内航运企业承接小洋北作业区集装箱水水中转业务打下基础。 2、鼓励本地航运企业转型升级做大沿海件杂货航运业务。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本地航运企业发展和对外合作,壮大海运船队,深度参与海进江的联运服务。培育砂石料加工、储运中转基地建设,依托海工配套板块水水中转,积极推动洋山镇本地运输船进一步向8000吨左右平板驳转移,进一步做大沿海件杂货航运业务。 3、加强港区联动发展特种船舶服务业务。利用周边重大海上施工项目多的区位优势和周边新能源项目集聚区的优势,培育水上施工船舶服务、特种船海事服务基地,利用“新片区”创新,打破游艇产业发展的瓶颈,引进游艇企业落户,打造洋山游艇基地。 4、培育集卡服务与仓储服务板块。加强港区服务联动积极承接上海集卡物流及无车承运平台的产能转移,加快推进大洋山西侧和小洋山东侧区域两个产业承接区的建设,为承接上海产能溢出打好基础,加快小洋山存量闲置土地的利用力度,加强合作对接发展仓储、物流等阶段性过渡产业,继续推进洋山“海港城”统筹谋划,全力推进与临港新片区协同化发展,不断积蓄临港“新片区”协同区的发展动能,持续营造发展热点。 |
主办单位: | 县发展和改革局 |
协办单位: | 县洋山开发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县交通运输局 |
类别标记: | B |
复函: | 周明明等 14 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积极培育洋山港 ‚大物流‛产业体系的议 案》已收悉。现将议案中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洋山港自 2002 年开发至今, 目前已建成洋山深水港区 1—4 期集装箱码头、上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一期、洋山石油 储运基地三个大型港口项目,成为集合集装箱码头、 LNG接收站、 石油储运基地、旅游客运集散中心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 以穿梭 巴士、江海联运、二程运输为主的港口航运业迅速发展, 无车承 运等新型物流业态异军突起, 为全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有效支撑。正如你们提到的,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 洋山港整体开发及其带动的以港口航运为核 心的港口集疏运产业链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发展期, 国内外关 注热度、港航一体化趋势、跨港区供油及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政 策逐步放开等利好条件不断涌现。 县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期间洋山港物流产业链的谋划发展 工作, 前期组织编制县域 ‚十四五‛发展规划过程中就将其作为 重要研究方向进行多次论证调整。 2021 年初,正式发布的嵊泗 县 ‚十四五‛ 发展规划纲要里多处行文与之相关, 包括 ‚聚力打 造航运服务开放先行区, 加快发展以国际中转集拼、转口贸易以 及港口物流为核心的港口服务业; 提升洋山‘穿梭巴士’效能, 着力推进洋山深水港与上海临港新片区集疏运中心无缝对接; 支 持本地航运企业发展和对外合作, 壮大江海联运船队, 深度参与 江入海、海进江联运服务‛ 等, 已经为今后五年相关工作提供了 明确指引。 港口物流产业链是我县构建蓝色海洋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 分, 事关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性改革, 而洋山港发展更是 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间, 我县将一如既往地谋划发展洋山港物流 产业链建设, 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市场机遇, 主动接轨 大上海, 强化与临港新片区自贸区协同发展, 更好地吸收改革发 展红利, 努力实现洋山港物流产业链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 展。 一、关于培育国际大宗物资运输、集装箱水水中转航运板块 集装箱和大宗商品的国际国内中转运输是洋山港物流产业 链最先发展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对此我县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协调加快小洋北侧开发。小洋北侧项目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我县航运企业发展空间。尽管实际工作中, 我县参与度有所弱化, 但是作为地方政府, 我县积极会同上港集团和浙江省海港集团共同成立小洋山北侧合作开发领导小组, 组织相关县属单位成立浙沪合作共同开发洋山区域协调小组, 协助项目前期审查报批等工作。 2019 年 2 月 19 日, 上港集团和省海港集团签订《小洋山综合开发合作协议》, 明确了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港 80%股权、省海港 20%股权) 作为小洋山北侧唯一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的主体。 2020 年 6 月 8 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规划方案》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沈家湾作业区规划调整方案》通过了交通运输部会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部省 联合审查, 标志着小洋山北侧开发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省市有关单位正按照审查意见, 抓紧修改完善, 按程序上报。集装 箱支线码头项目已完成相关的数模、物模试验报告初稿, 正在根据外部基础资料和试验报告进行分项专题研究, 深化项目前期设计。接下去我县将继续跟踪落实《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合作协议》 各项工作, 服务小洋山北作业区规划和沈家湾作业区规划报批工作, 协调推动小洋山北侧港区开发, 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洋山港区中转能力,更好地承接洋山港至长江支线和沿海支线的集装箱、大宗商品水水中转业务创造先决条件。 二是深度参与江海联运。 洋山港启运初期, 我县及时抓住港 口开发机遇, 协调争取到二程运输份额, 大力培育和扶持企业开 展洋山港至长江沿线港口的江海联运业务。目前, 我县从事集装 箱江海运输业务的企业为嵊泗洋山江海联运有限公司, 通过十几 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洋山地区集装箱中转运输的重要服务团队, 公司共拥有 7 艘集装箱船舶,总航次运力规模达 1800TEU。主 要从事太仓至洋山、外高桥至洋山的集装箱中转运输业务。企业 经营状况良好, 2021 年预计可完成 26 万TEU中转量, 营业收入 达到 4300 万元,并且计划 2 年内再新增 1—2 艘集装箱运输船。 接下去, 我县将继续加大江海联运企业扶持力度, 积极同上海方 争取内支线二程运输份额,发展壮大江海联运船队。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020 年,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 进一步促进航运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大型航运企 业落户嵊泗, 优化运力结构, 发展国际船舶运输业务。去年至今 县内新增嵊泗义高海运有限公司、舟山市英豪船务有限公司 2 家 航运类企业。今年我县还将研究出台新一轮的航运政策扶持, 并 将引进航运企业作为对外精准招商的主要方向, 争取能够进一步 吸引航运类企业在嵊泗注册落地形成规模集聚。 四是积极谋划大洋山开发研究。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 为国家战略, 大洋山开发热度明显升高, 目前关于大洋山开发建 设的内容已多次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文件中明确。其中,《浙江省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中 指出, ‚以大小洋山为重点, 推进港航物流合作、产业创新协作、 市场要素对接、公共服务共享、环境联防联治等, 充分融入上海 五个中心建设, 积极主动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转移, 共建港产城 融合的港航物流中心。‛浙江省 2019 年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 展 ‚8 个一批‛ 重点突破事项清单中指出, 借力上海深化小洋山 开发, 探索大洋山开发模式。接下去, 我县将积极向上争取大洋 山主要港区纳入洋山保税港区, 参照执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 片区政策, 争取浙沪两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争取上级支持鼓励 洋山港整体开发与加速发展。 二、关于鼓励本地航运企业转型升级做大沿海件杂货航运业 务 沿海件杂货运输是各大港口除了集装箱船以外补充的航运 业态, 主要满足国内支线散件运输要求。对此我县主要开展以下 工作。 一是积极研究本地航运企业转型。 目前洋山镇有各类运输船 舶 71 艘,其中,石料运输船舶 48 艘(载重吨 6.8 万吨), 干散 货船 3 艘(载重吨 10.4 万吨),其他各类工程船舶等 20 艘,本 地从业人员 337 人。随着采石行业萎缩, 这批运输船转型势在必 行。下阶段, 我县将积极研究支持洋山运输船转型方式路径和扶 持政策。 二是加大配套产业项目招商力度。 落地实施海事服务和海工项目是发展平板驳运输船的重要先决条件。目前, 我县谋划利用 大洋山现有的存量土地和大铁饼岛、大山塘岛等岛礁资源作为海 事、海工配套产业选址使用。下阶段将进一步瞄准目标企业, 加 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 三、关于港区联动发展特种船舶服务业务 特种船舶服务主要是基于洋山开发建设、风电项目和长三角 市场需要衍生的新生船舶服务,对此我县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建设。 主要是着力推进海上风电 和围垦类项目建设。目前海上风电项目包括浙能 2 号和中广核 5、 6 号风电项目, 计划年底完工, 全场投运。小洋山北侧Ab区块和 C4 区块、薄刀咀高端度假区成陆工程、大洋山围海造陆项目等 围垦类项目进展顺利, 均计划年底完工。 二是谋划引进高端游艇项目。发展游艇项目是我县海岛旅游 提质升级的主攻方向, 以前我县和外来企业洽谈引进小洋山西岙 游艇和洋山大岙游艇项目,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考虑项目最终没有 落地。十四五期间, 我县将继续发挥洋山港口区位优势, 推动大 洋山游艇项目招商引进,促进洋山游艇产业发展。 四、关于培育集卡服务与仓储服务板块 陆上集卡运输和港区仓储业务是发展洋山港口物流产业链 的重要配套部分,对此我县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培育陆上集卡业务。 自 2018 年起,我县高度重视 集卡物流企业招引工作, 积极对接上海河南商会物流专业委员会下属会员企业来嵊泗注册经营物流公司, 成立了以洋港沪物流有 限责任公司为主共 50 余家企业的集卡平台,之后受限于土地配套条件项目中止。之后在 2019 年, 引进金网运物流科技(舟山) 有限公司, 其运营的驮鸟物流平台为全国首家推出互联网+集卡供应链的平台, 拥有注册企业客户近 4 千家, 注册司机近 4 万名, 约占上海港集卡运输市场 70%, 平台月均箱量 60 万标准箱, 月营业额近 4000 万元, 被评为 2020 年浙江省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 展试点企业, 2020 年共实现税收 4300 万。今年第一季度鸵鸟平台累计结算业务数 77789 车,开具运费发票 2.23 亿元,实现税 收 2125 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业务量迅速增长。近期,我县相关 部门多次与驮鸟物流等公司进行招商引资会谈, 谋划建设洋山港 集卡综合服务中心。 二是研究重启裕程物流项目。该项目由香港裕程物流集团发 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 拟建设集装箱中转、加工贸易区、现代物 流仓库、生活配套设施及海员俱乐部等功能配套完善的现代国际 中转物流园区, 是我县在小洋山区域自主招商落地的第一个重大 产业项目。 2013 年正式启动完成土地招拍挂,后由于多种原因 项目停滞, 目前实际只完成地块周边三通一平及临建房(项目部 用房) 搭建。今年年初, 根据企业申请, 我县已组建跨部门专班, 积极研究重启该项目相关政策处理。 三是大力推动港城发展联动。 加快海域围垦项目, 满足港城 融合发展空间和土地需要。其中薄刀咀高端度假区成陆工程、大洋山围海造陆项目将分别成陆约 400 亩和 1200 亩, 计划年底完 工, 今后可满足洋山海港城后方商业及渔业、旅游业发展空间需 要。接下去, 我县将加强宏观规划布局, 协调土地政策处理, 推 动项目落地, 积极发展高端旅游度假、餐饮住宿业、涉港涉海类 现代服务业、交通客运服务, 建设集合物流、商务、商贸、航运、 海事、旅游于一体的海港城经济圈。 综上, 十四五期间, 我县将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高度 谋划发展洋山港口物流综合产业链, 以推动项目建设、主动高效 招商、强化政策扶持、深化合作开发为主要抓手, 畅通与临港新 片区管委会和浙江海港集团等协商机制, 积极培育发展洋山港综 合物流产业。从远期发展角度, 我县还将立足沪舟甬跨海大通道 建设,谋划推动水、陆、空、铁无缝衔接的洋山港集疏运体系, 促进全县临港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 年 7 月 18 日
(联系人:林福波,联系电话: 139****1601、****01) |
反馈意见: | 满意 |
A-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已解决;
B-所提议案建议被采纳,有关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
C-所提议案建议问题因条件、政策所限,近期尚不能解决;
D-所提议案建议未被采纳或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