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00264351XE/2007-00026

  • 发布机构:

    县经信局(商务局)

  •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嵊泗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目标

发布时间:2021-09-27 08:38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经信局(商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序言

“十一五”及到2020年是嵊泗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县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升级,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客观分析县情,充分认识我县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紧紧围绕倾力打造“东海明珠·中国第一岛城”的战略目标,制定我县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目标,对促进我县科技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规划以国家、浙江省和舟山市科技发展规划及《嵊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精神为依据,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县、海洋文化强县和海洋生态强县对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根本突出发展海洋科技的指导思想遵循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我县科技发展规划。本规划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更加合理地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本地区的海洋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现实基础、存在问题和发展机遇

(一)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我县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大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经过多年发展,使我县的科技工作有了新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科技综合水平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我县科技水平处于全省中游,“十五”期间全县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70项,其中省部级30项。涉及海水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海岛工业、海水淡化等领域,特别是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我县经济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海洋科技产业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围绕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和项目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到2005年底日供水能力达7100吨,淡水资源紧张得到有效缓解。建成“绿华海水养殖高科技园区”和“嵊山一枸杞贻贝养殖与加工产业化基地”,海水养殖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和特色。精深加工技术的突破,提升了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层次。临港产业和海洋旅游发展迅速。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我县共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5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全县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逐年上升。如2005年我县专利申请量超过30件,较前有了较大突破。组建县海洋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4科技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

“十五”期间,根据我县海洋经济发展需求,从我县的优势产业出发,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至2005年底,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与40多家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诸多领域开展了科技合作,解决了我县人才、技术缺乏的困难,增强了科技刨新意识和能力。

5.科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十五”期问,相继出台了《嵊泗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嵊泗县关于加强专利工作的若干意见》、《嵊泗县科技三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政策上鼓励全社会加快科技改造和提升,形成了一定规模效益、具有海岛特色的技术产业。评审出县级科技进步奖、

科技成果奖14项,激发了全县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各级党政领导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各个部门共同抓科技的良好氛围,对促进我县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

我县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已基本成熟,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但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

1.海洋科技总体水平不高、高新产业发展滞后。

虽然通过近几年的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和优势核心技术,但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不高。新兴的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水产品精深加工、港口物流等高新技术所占比重较少,已成为嵊泗建设海洋经济强县的瓶颈。

2.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够齐全、科技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还需改善。

科技条件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缺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共享与建设,面向企业和社会开放的数字信息平台建设,动、植、矿产等自燃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技术、质量标准,检验、检疫实验室体系建设等都不够完善。

3.科技人才力量不足、柔性使用国内高层次人才力度不够。

科技人才匮乏,特别是海洋高科技人才严重匮乏,柔性使用周边科研院所和国内高层次人才力度不足,引进人才机制尚未起到应有作用。

4.科技投入不足、引进消化技术吸收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引进实用技术和消化推广的力度不够,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仍有较大差距。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1%,科技成果的总量与质量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发展机遇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世纪,人类正加速步入一个崭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加入WTO使我国进入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我国也将进入技术创新主导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因此,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显得更加重要。

2.海洋经济给我县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倾力打造“东海明珠·中国第一岛城”的战略目标,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前沿阵地”、长三角国际都市圈的“海上后花园”和面向长三角城市的绿色水产品的供应基地等建设。这些都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也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科技任务更加突出。

县内区域性经济结构调整方兴未艾,临港工业成为推动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产业,海洋旅游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县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渔业经济朝着现代渔业的方向发展,成为稳定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三大产业发展的格局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海洋经济,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是提高我县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实现我县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方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舟山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紧紧围绕《嵊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倾力打造“东海明珠·中国第一岛城”的战略目标,突出海洋科技特色,在现有的科技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通过加强科技的设施与条件建设,进行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安全与环境保护和社会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创新试验研发基地,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骨干企业研发中心。

…力争到2010年全县各类技术人才达到3500余人,初步形成学科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建成科技交流、科技活动、科普教育和科技推广为一体的提高全民科技素养的活动体系。

…争取成为全国科技先进县考核。

2020年科技发展远景目标:

到2020年,嵊泗县的科技进步将在“十一五”的基础上,进一步跨越性发展,全社会的综合实力进入全省海岛县先进行列;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50%以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全民的科技素质有较大提高基本形成学科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科技体系和科技人才队伍,机制完善、高效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科技产业。建成1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创新试验研发基地,1个国家级海水淡化应用技术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厚壳贻贝良种基地。

科技“十一五”规划.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