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586299686X/2022-29549
县统计局
普查数据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10-24 15:26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人口性别与年龄结构是人口现象动态和静态的综合反映,它既是出生,死亡运动的结果,又是人口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看,嵊泗县呈现人口性别结构比略高,年龄结构老龄化加深的特点。
一、性别结构
(一)人口性别比
人口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之比。“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嵊泗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4606人,占51.73%;女性人口为32297人,占48.2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下同)为107.15,略高于正常值(102-107)上限,比2010年“六人普”时上升了3.27个百分点(见表2-1)。
“七人普”数据显示,嵊泗县外来常住人口为11743人,占嵊泗县常住人口的17.55%,其中男性人口为7291人,女性人口为4452人,性别比高达163.77。可见县外、特别是省外男性人口大量流入,是嵊泗县常住人口性别比偏离常态的主要原因,对全县常住人口的性别比影响较为突出。
嵊泗县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5534人,占48.84%;女性人口为37218人,占51.16%;性别比由“六人普”时的96.10下降为95.48。从1990年到2020年期间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看,嵊泗县户籍人口性别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与常住人口性别比反差明显(见图2-1)。
(二)各年龄段性别比。
“七人普”数据显示,0-64岁各个年龄段,男性均多于女性,65岁以上(包含65岁)年龄段,女性多于男性。其中,性别比最高的年龄组为20-24岁组,性别比为133.28,年龄组100岁及以上组为1名女性(见表2-2)。
从年龄段比例上看,20-24岁组和25-29岁组的婚龄人口性别比均超过130,明显高于其他组性别比,在不考虑婚姻年龄差距的前提下,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造成婚姻挤压较大。
(三)分乡镇性别比
分乡镇看,受辖区内外来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不同的影响,外来人口对各乡镇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七人普”数据显示,五龙乡、洋山镇和菜园镇三个乡镇的人口性别比处于或略超出正常范围,分别为107.80、107.11和102.46;花鸟乡、嵊山镇、黄龙乡和枸杞乡四个乡镇的性别比远高于正常范围,分别为120.76、118.26、117.81和116.03(见表2-3)。究其原因,主要是海岛旅游业和渔业生产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男性常住人口。其中,黄龙乡流动人口性别比最高,高达353.91,花鸟乡、枸杞乡和嵊山镇依次分别为246.97、201.77和164.90。
二、年龄结构
(一)常住人口年龄结构
嵊泗县常住人口的年龄分布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见图2-2),中青年人口数量大、比重高,但中青年峰值组别年龄相对偏大,主要集中在50-59岁之间;少儿人口数量逐年减少。顶部老龄化[注1]与底部老龄化[注2]同步发生,造成我县人口年龄结构快速老化,数量性压力向结构性压力转化成为当前我县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
注1: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缓所造成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称为底部老龄化。
注2:年龄金字塔顶部老年人口增长加速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称为顶部老年化。
1.少年儿童占比呈下降趋势A
“七人普”数据显示,嵊泗县常住人口中0-14岁少年儿童人口5016人,比“六人普”时减少2681人,下降34.83%。从1990年“四普”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30年间,嵊泗县0-1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见表2-4)。
2.中青年人口占比下降
“七人普”数据显示,嵊泗县中青年(15-59岁)人口总数为40945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61.20%,比“六人普”时减少了14197人,下降25.75%。中青年人口中,50-54岁人口最多,为8754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3.08%;其次是55-59岁,共7934人,占人口总数的11.86%;人口最少是15-19岁,共1284人,仅占人口总数的1.92%(见图2-3)。
3.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老龄化是必然出现的一种趋势。一是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带来的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数量增加;二是政策、外部环境等导致的女性生育意愿降低引起的生育水平的下降,低龄人口增量减少。“七人普”数据显示,嵊泗县共有60岁以上老人20942人,比“六人普”时增加了7673人,增长57.83%,占常住人口比重由“六人普”的17.43%提高到了“七人普”的31.30%;其中65岁以上老人14385人,占常住人口的21.50%,比“六人普”时增加了5508人,增长62.05%。从1990年以来历次普查数据看,嵊泗县老年人口数量上升明显,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也呈较快递增趋势,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见表2-5)。
(二)户籍人口年龄结构
嵊泗县户籍人口的年龄分布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从户籍年龄分布看,嵊泗县也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嵊泗县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32.44%,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也达到21.96%,均已超过了20%。二是户籍人口的人口高峰已经处于中老年阶段。从整体看,高峰年龄段集中在50-64岁,共有24640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33.87%,其中50-54岁中年人口最多,共有8596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1.82%(见图2-4)。
(三)人口抚养比
人口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处于被供养年龄(一般指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口与处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的比,也被称为年龄抚养比。其中15岁以下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值,称为少儿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值称为老年抚养比。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口抚养比较低时,可为经济发展创造比较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产生数量与质量的转换,并经过转换形成巨大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七人普”数据表明,嵊泗县常住人口的总抚养系数为40.84%,即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41名被供养年龄人口,比“六人普” 时上升了13.00个百分点。其中少儿抚养比为10.56%,比“六人普”时下降了2.37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为30.28%,比“六人普”时上升了15.37个百分点,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见表2-6)。
数据显示,2020年嵊泗县户籍人口总抚养系数为39.76%,低于常住人口总抚养系数1.08个百分点;其中少儿抚养比为9.07%,老年抚养比为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