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586299686X/2022-29553
县统计局
普查数据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10-25 09:10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美丽海岛建设的不断加快,各民族经济、文化日益交融,来嵊工作、生活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
一、人口总量
据“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全县有少数民族28个,比“六人普”时增加了5个;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共591人,比“六人普”时增加了122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0.88%,比“六人普”时提高了0.26个百分点。我县少数民族人口一直呈递增趋势,“六人普”与“五人普”时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91人;“七人普”与“六人普”时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22人了。此外,少数民族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从“五人普”的0.20%提高到了“六人普”的0.62%,到“七人普”的0.88%(见表6-1)。
“七人普”数据显示,来自县外的少数民族人口有504人,占全部少数民族人口的85.28%。2020年城镇和乡村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比例分别为58.89%和41.11%,其中76.65%的人口分布在两镇一乡——菜园镇(217人)、嵊山镇(77人)、枸杞乡(159人),9.14%分布在洋山镇(54人),3.55%分布在五龙乡(21人),8.46%分布在黄龙乡(50人),2.20%分布在花鸟乡(13人)。
与“六人普”时相比,全县各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除洋山镇有所下降外,其余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菜园镇、五龙乡和黄龙乡占比分别上升了2.18个、2.27个和2.70个百分点。从人口增长率来看,五龙乡和花鸟乡因“六人普”时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只有6人和5人,基数比较低,增长幅度高达250%和160%,菜园镇、嵊山镇、黄龙乡增长幅度也均在30%以上(见表6-2)。
(一)以青壮年人口居多三、人口构成
2020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比为10.49%,比全县总体水平高2.99个百分点;15-64人口占比为89.17%,比全县总体水平高18.17个百分点。最佳劳动年龄人口人数相对集中,其中20-34岁人口占比为39.26%,比全县总体水平高27.15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0.34%,比全县总体水平低21.16个百分点(见表6-3)。表明我县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年龄比全县总人口要年轻,青、壮年人口占比相对较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远低于全县总体水平。
在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中,男性和女性人数相当,男性和女性人口分别为299人和292人,与“六人普”相比分别增加了99人和23人,性别比为102.40,低于全县常住人口水平(107.15)。
(二)布依族、苗族人口最多,彝族、苗族、土家族人口增长速度居前。
在全县28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在100人以上的是布依族和苗族2个民族,是我县少数民族的主体,其人口分别为202人和108人,分别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4.18%和18.27%,与“六人普”相比人数分别增长了17.44%和47.95%。人口数量在30-100人的民族为土家族、彝族和壮族,其人口分别为93人、37人和33人,分别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5.74%、6.26%和5.58%。除壮族人数与“六人普”相比持平外,土家族、彝族分别增长了36.76%、146.67%。其余23个民族人数均为20人以下,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数的19.97%。
(三)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较低。
2020年,我县6岁以上少数民族人口中,未上过学的人口比重为2.46%,低于全县平均总体水平1.88个百分点;上过小学和初中的人口比重为85.07%,高于全县总体水平13.94个百分点;上过高中(含中专)的人口比重为7.03%,低于全县总体水平3.26个百分点;上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为5.44%,也低于全县总体水平8.8个百分点(见表6-4)。这表明我县6岁及以上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结构是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体,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较低。
从文化结构的变动趋势看,我县6岁及以上少数民族人口中,未上过学的人口比重与“六人普”相比下降了3.34个百分点;具有初中、高中(含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与“六人普”相比均有所提高,分别上升了14.73个、2.16个、2.23个和0.66个百分点。(见表6-4)。
(四)就业结构以三产为主,一、二产的就业比例较低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长表抽样资料显示,15岁以上少数民族适龄劳动人口中,劳动参与率为76.19%,高于全县19.7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就业人口主要分布在10个行业门类,其中,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四大行业,分别占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21.87%、21.87%、21.87%和12.5%,合计将近八成。此外,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也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见表6-5)。
少数民族就业人口所从事的职业集中在各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农林牧渔业两类,分别占65.62%和25.00%,合计超过九成(见表6-6)。
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流动到我县的人口不断增加,为我县注入了多样的文化元素,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同时为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添加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