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586299686X/2022-29556
县统计局
普查数据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10-25 10:05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劳动适龄人口是构成就业人口的主体,通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分析嵊泗县劳动适龄人口变化情况、就业人口规模、就业程度,以及就业人口的行业、职业构成等,研判全县就业人口发展趋势。
一、劳动适龄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是人口资源中的主要部分,根据全国现行的劳动法规,劳动适龄人口是以男16—59岁,女16—54岁为划分标准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嵊泗县劳动适龄人口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一)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少
“七人普”数据显示,全县劳动适龄人口37010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55.32%,低于全市4.93个百分点。与2010年“六人普”时相比,劳动力资源总量减少了14156人,下降27.67%,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下降了11.91个百分点(见表9-1)。其中男性22170人,减少了6512人;女性14840人,减少了7644人。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主要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生育高峰期时出生的人口逐渐退出劳动年龄。
(二)劳动力资源结构趋老化
数据显示,全县劳动适龄人口中,16至24岁占6.53%,比“六人普”时下降3.55个百分点;25至44岁占40.4%,比“六人普”时下降10.04个百分点;45至59岁(其中女性45至54岁)占53.06%,比“六人普”时增加13.58个百分点(见表9-2)。全县劳动适龄人口中,中年劳动人口比重上升很快。未来二十年内,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退休年龄人员逐渐增多,劳动力结构将更趋老化。
二、就业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10%长表抽样资料推算,全县普查时点就业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52.51%,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56.47%,比“六人普”时分别下降了3.37个和6.38个百分点,就业水平有所下降。
(一)就业人口年龄结构老化
数据显示,与“六人普”相比,全县就业人口中,20-24岁组的比重下降了1.72个百分点,最佳劳动年龄人口25-39岁组的比重下降了2.57个百分点,40-54岁组比重下降了5.90个百分点,55-65岁组比重增加了7.44个百分点,65及以上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了3.48个百分点,就业结构趋向老龄化(见表9-3)。
(二)就业人口文化素质提高
全县就业人口中,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为22.98%,高中(含中专)占11.39%,初中占39.73%,小学占24.77%,未上过学的占1.13%。与“六人普”比较,在业人员的总体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尤其是大学文化程度增加了11.88个百分点,高中增加了0.66个百分点,初中、小学、未上过学分别下降了0.73个、9.00个和2.81个百分点(见表9-4)。
(三)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
随着全县“美丽海岛”建议地深入推进,以海洋旅游为特色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基础进一步牢固。数据显示,嵊泗就业人口正在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为23.35%,第二产业占13.63%,第三产业占63.02%。与“六人普”时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4.7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5.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增幅明显,上升了10.34个百分点(见表9-5)。
分乡镇看,菜园镇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12.10:13.60:74.30,三产比重全县最高。嵊山镇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2.92:14.85:52.23。洋山镇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16.67:15.15:68.18,其中三产比重仅次于菜园镇,为全县第二。五龙乡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34.55:7.27:58.18。黄龙乡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60.50:3.78:35.71,其中一产比重全县最高,二产比重全县最低。枸杞乡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1.33:14.75:33.92。花鸟乡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19.05:21.43:59.52。(见表9-6)。
从就业人口的职业分类看,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与“六人普”时相比下降了6.02个百分点,而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则增长较快,比“六人普”时增加了15.48个百分点(见表9-7)。
三、主要生活来源
在列入普查10%长表抽样调查的6235个15岁以上人口中,主要生活来源依靠自身劳动收入的占56.44%,比“六人普”时下降了5.52个百分点;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18.17%,比“六人普”下降了9.96个百分点;依靠离退休金或养老金的占15.61%,比“六人普”上升了8.87个百分点。生活来源的变化主要是基于全县近十年人口结构变化,离退休人员比重大幅提高,出生人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七人普”资料显示,全县养老模式主要是依靠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养老。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长表抽样调查数据,全县2155个60岁及以上人口中,依靠离退休养老金养老的比例最高,占37.31%;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劳动收入养老的,分别占21.53%和19.21%。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看,主要依靠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养老的比例则更高,达39.85%;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占22.35%;劳动收入养老居第三,占12.67%(见表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