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20026432531/2022-29623 | ||
组配分类 | 乡镇部门文件 | 发布机构 | 县教育局 |
生成日期 | 2022-11-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113309220026432531/2022-29623
教育
县教育局
2022-10-14
嵊教〔2022〕90号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11-15 16:19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打造一支敬业爱岗、师德优良、业务过硬、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为我县教育持续优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特制订嵊泗县青年教师(35周岁及以下)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指导,以夯实专业基础、优化课堂教学、提升专业素养为着力点,构建入职聘任、培训培养、交流展示、评优评先、评价考核为一体的全过程管理机制,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的氛围,激发青年教师潜能,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培育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且乐于奉献海岛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政治素养作为青年教师的第一素养。各学校要建立青年教师定期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要吸收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的从教行为;强化师德考核,开展新教师试用期师德反向测评,落实师德一票否决机制。落实教师准入查询机制,严把教师进口关。
(二)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
建立完善县、校两级青年教师学研社组织管理体系,加强青年教师学研社管理,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作用。成立县青年教师学研社理事会。制定青年教师学研社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各学校应组建校级青年教师学研小组,校级学研小组实行学校领导下的自主管理机制,自主开展活动,学校要对学研小组活动提供支持与指导。
落实学研小组“五个一”及青年教师“五个一”机制。要求学研小组每学年初制定活动计划;每学年末撰写一份工作总结;每学期组织一次展示研讨活动;每个月组织一次专题学习;每学年末进行一次特色展示;要求青年教师每人制定一份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和年度发展目标;每年学习一种教育理论(理念);每年参与一个课程改革项目或课题研究;每年上一节校级及以上公开课;每年撰写一篇文章(论文、案例)发表或获奖。
(三)加强名师引领,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
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对于试用期新教师,学校必须为其选派班主任及学科教学两名入职导师。对于三年以内青年教师,学校应继续安排一名学科导师。外小岛学校因优质师资缺乏不能为青年教师安排导师的,由区域内教共体支援学校安排骨干教师跟外小岛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各学校应把导师带教作为骨干教师考核的基本要求。对于承担青年教师带教的导师,学校应给予一定的课时补偿。应充分利用省“山海协作”跨区域教共体机制,开展青年教师异地跟岗培养。学校每学期至少选派一名青年教师到跨区域教共体学校跟岗培养三个月以上。要组织青年教师报名参加各类名师工作室,到2022学年底,每校至少有70%青年教师加入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学员。学校应该为青年教师参加师徒结对、异地跟岗学习、名师工作室活动创设条件。
(四)开展岗位比武,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建立青年教师专业竞赛机制,搭建县、校两级青年教师交流展示平台。从2022学年开始,由县教研室负责每学年组织一次全县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县教育局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县青年教师教育论坛,县教育工会每三年举办一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学校应经常性组织青年教师演讲、粉笔字、硬(软)笔字、课件制作、板书等专项比赛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青年教师活动品牌,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五)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
建立完善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开展三年一届的教坛新苗、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实行优秀后备干部挂职机制,每年选派优秀青年教师上挂下派跟岗锻炼。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年轻化。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中青年教师比例不少于20%。
(六)强化评价考核,落实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积分制。
学校负责对青年教师“五个一”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每年对学校学研小组“五个一”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学校教研训一体化成效考核体系。对于经考核为优秀的“学研小组”,给予一定的师训经费补助。教育局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青年教师“学研小组”汇报展示或总结表彰活动。
建立全县统一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积分机制,制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积分办法,每学年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积分进行评比,并把评比结果作为青年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外小岛教师进城选拔的重要依据。
(七)实施青年教师关心关爱工程。
建立县教育局领导专项调研机制,每年至少一次下校听取青年教师意见,了解青年教师的成长困惑与需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县教育局工会适时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联谊活动。学校党支部、工会要关心关爱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尤其是对外地户籍青年教师、大龄单身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学校党支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与青年教师个别谈心谈话;学校工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外地户籍青年教师走访慰问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事科、教育科、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工会具体负责实施。各学校校(园)长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并亲自落实学校青年教师“学研小组”的组建工作,要落实分管领导,加强管理。
(二)加强统筹规划。各学校要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工程。要制定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分析青年教师队伍现状,明确目标,落实举措,统筹推进。制定青年教师年度专业发展方案,建立完善青年教师培养、考核机制。
(三)完成组织筹建。各学校要做好校级青年教师“学研小组”组建工作,并于10月21日前将“学研小组”组长以及成员名单报县教育局人事科。
附表:
嵊泗县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效考核细则
学校盖章:
序号 | 类别 | 评价内容 | 分值 | 考核得分 |
1 | 组织领导 | (1)学校有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1分) (2)学校建立青年教师活动品牌,每学年至少组织1次青年教师品牌活动。(2分) (3)学校每学年组织青年教师专业积分考核。(2分) | 5 | |
2 | 团队建设 | (1)学校青年教师研学小组整体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凝聚力强,加强校际交流、协作与沟通。(5分) (2)学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县级青年教师研学社活动,每次参与率不少于80%。(5分) (3)研学小组严格落实“五个一”要求,考核优秀、良好、合格分别赋10、8、6分;不合格的不得分。(10分) | 20 | |
3 | 个人研修 | (1)青年教师有个人专业成长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2分) (2)每个青年教师落实“五个一”专项考核均在合格以上。(8分) | 10 | |
4 | 培训培养 | (1)学校每学年至少选派1名青年教师参加为期3个月的异地跟岗培养。(5分) (2)学校至少70%青年教师加入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成员。(5分) (3)学校青年教师每学年至少1人承担过县级及以上的公开课或其他专业展示。(5分) | 15 | |
5 | 评优评先 | (1)学校青年教师中至少有1名教坛新苗或教坛新秀。(5分) (2)学校学年度至少1名青年教师获得县级及以上荣誉称号。(5分) | 10 | |
6 | 政治关心 | (1)学校党员中青年教师比例不少于15%,党员人数10人以下党支部青年教师党员至少1人。(5分) (2)学校每年至少1名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挂职锻炼。(5分) (3)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中青年教师比例不少于20%。(5分) | 15 | |
7 | 专业发展 | 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积分平均值同学段排名:小学、幼儿园排名前三的分别附10、8、6分,其它为4分;初高中排名第一、第二分别赋9、6分。(10分) | 10 | |
8 | 成果 宣传 | (1)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典型经验被县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5分) (2)学校青年教师研学社活动开展富有特色,相关经验在县级及以上进行交流展示。(10分) | 15 | |
总分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