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乡镇动态
乡贤人物|王海星:黄龙乡群众生活的贴心人 共富路上的领跑者

发布时间:2022-11-15 15:09

信息来源:黄龙乡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他是峙岙村老百姓人人口中的“海星歪”,他是村级工作推进的“编外人”,他是奔着“一个人的富裕不是富,大家都富才是共同富裕”目标埋头努力的产业领跑者,他,是黄龙乡新乡贤王海星。

一通电话,架起了群众“连心桥”。他是热心村级工作的“编外人员”,村里有大小事情,他总是第一个报到。疫情期间,有村民打来求助电话,称做透析用的“救命药”用光,继续补药,得知消息后,他二话不说,跟着村里的应急小分队到码头接货,还帮忙将药搬到了群众家里,这只是他做的许多好事的其中一件小事。黄龙乡以前道路交通不够发达,在群众中流传着“出门靠走,治安靠狗,联系人靠吼”的说法,搬运东西都是靠人工用扁担挑,那时候拥有一辆小三轮是富裕的象征。王海星早期为了创业家里买了辆小三轮,也成了村里的“小货车”。家家户户有人需要搬运东西,总是想起打个电话给王海星,他不仅出车还出力,还常常跟着一起搬运卸货。

一张证书,照亮了村里“幸福路”。19年,王海星减船转产上了岸,跟老婆许芬二人做起了小本生意,也靠着灵活的头脑,学了一身本领。王海星懂得电路知识,村里老人小家电修修补补都喜欢找他,除了购买材料的花费,他从不收一分钱。黄龙乡电工极其稀缺,电路维修往往要“攒”一次上岛,遇到极端停航天气,村里路灯坏了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维修,考虑到村里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晚上出行没有路灯确实很危险,这让村书记庄圆犯了难。得知这一情况后,王海星向乡里借来了换下来的路灯和控制器,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认真钻研,修路灯的技术就这么被他学会了。可是修理路灯必须要专业资格证,他又挤出空余时间自学,最终取得了电工资格证。从此,峙岙村的路上,再也没有不会亮的路灯。他总说,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到别人很开心,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一根苗绳,写出了岛上“致富经”。身为黄龙乡新乡贤,他不仅积极参与乡里组织的各类活动,平日里他还用自己的行动和勤奋不断地尝试,探索着一条积极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是黄龙乡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餐饮、电力维修,样样搞得有声有色。2019年,王海星积极响应政策,第一时间减船转产,专心搞起了养殖。他先是在小梅子渔场打了桁地养贻贝,因为是全新的领域,缺乏养殖经验的他,刚开始时非常辛苦,一天只睡3、4个小时,天天忙着照看这些海里的小生物。因为缺乏养殖经验,在经历了试养失败后,他并不气馁。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指导下,及时调整思路,开始尝试三倍牡蛎体养殖,今年第一批成品质量上乘,已于8月上市,获得了一致好评。他总说:“一个人的富裕不是富,大家都富才是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