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乡镇动态
黄龙乡组织开展少数民族群众非遗渔俗体验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2-12-14 10:37

信息来源:黄龙乡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渔绳结作为省级非遗项目,是黄龙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它产生于海岛的特殊环境和劳动生产条件,是海岛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手工技艺,凝结了祖辈渔民的经验和智慧,悠久而广泛地传承于海岛民间,遍及海岛各地,并根据不同海岛地域渔民的海洋作业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海岛绳结逐步丰富完善,在黄龙乡新乡贤、县级非遗传承人刘永岳的传承下,目前共有106种结法被复原并保存下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的渔俗文化保留下来,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了解渔俗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团结,13日,黄龙乡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开展非遗渔绳结体验学习活动。

活动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徐志利一边为少数民族群众讲解渔绳结产生的背景,一边带领她们参观渔俗馆,通过观看老照片、触摸老物件,让少数民族群众更直观、深刻地了解黄龙过去的历史和生活劳作状况场景。随后他们来到“龙岛石榴籽”多功能活动室开展非遗渔绳结体验学习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跟着徐志利阿姨学习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渔绳结打法,在体验渔俗文化的过程中与当地群众交流感情。少数民族群众梁鲜妹表示,“这种活动可以让我们跟其他姐妹交流感情,我想学些渔俗知识,也想把我家乡的文化展示给大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平台活动,把我们聚在一起。”

活动在欢乐的笑声中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对黄龙历史的了解,更是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促进了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