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租村口的门面房,去问就说是已经出租了,什么时候出租的也不知道,老百姓又没有那么多消息渠道,真希望政府能管管这些事情!”
近年来,嵊泗县通过基层巡察发现,有不少村社存在集体资产出租程序不到位、未按规定进公开平台交易、低价出租等问题,给村干部带来履职廉政风险,还有可能侵害群众利益,不利于基层治理。
对此,县纪委县监委将规范村级集体资产出租作为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切入点,督促各乡镇纪委紧盯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坚决守护村级集体“家底”。菜园镇纪委围绕资产名称、产权证号、资产用途、出租合同、租金增长比例等项目要求,指导督促13个村社开展集体资产使用管理情况排摸。
“我们对各村社上报的数据进行了实地核实,全镇将近320处村集体资产(房屋、土地、码头等)使用率较高,大部分均已出租,但也发现个别村社负责人对阳光公开招租的认识不深,总怕程序麻烦而未按规定进平台公开交易。”菜园镇纪委负责人表示。
因程序多而“怕麻烦”的想法具有普遍性,既要整改一个,更要规范一面。今年2月底,菜园镇纪委专门邀请县农林水利局相关业务骨干,为村社负责人和监察工作联络站人员结合具体实例,对近两年市县新出台的渔农村“三资”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解读。
“之前觉得自己没拿一分租金好像很有底气,但如果没有进平台、程序不到位,就是违规。镇纪委把文件规定印给我们,让大家一边听一边划重点,这样会记得更牢。”菜园镇青沙村书记是个90后,正愁如何发布招租消息以及收回长期拖欠的租金,这次培训既讲原则性要求,又说实操性方法,令他颇为受益。
菜园镇纪委核查时也发现,个别村租金长期没有增加,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于是责令村负责人加快整改落实。“村两委班子把69间店面铺提高租金方案经村民代表表决通过,今年租金比往年增加了25%,是一笔很可观的收益。”菜园镇一村书记坦言。确实,村社负责人只有精打细算,才能真正当好老百姓心中的“管家人”。
不管是村集体资产,还是全镇范围内的国有房屋土地资产,都是基层公共资产,须纳入基层监督范围。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咖啡吧招商比选前,镇纪委督促招商信息在舟山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以及离岛微城最菜园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做到信息透明公开化;并对相关程序、资质要求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精准监督,确保基层公共资产招租公开透明高效。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省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平台,以问题预警等方式推动县镇村三级联动筑牢基层公共资产风险‘防火墙’,严防村级集体资产租赁乱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