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9004/2022-28891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县发改局 |
生成日期 | 2022-08-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001008009004/2022-28891
重大项目建设
县发改局
2022-06-24
嵊发改〔2022〕3号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8-25 16:07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全面推进“小岛迁•大岛建”工程,打通 共同富裕“最后一公里”的议案 | |
类型: | 财政经济方面+ |
领衔人: | 颜芳定 |
附议人: | 冯凌冰,傅燕峰,姜军岳,陈国军,沈国建,翁光裕,陈淑燕,朱栋,陈世成,林晓智 |
建议内容: |
嵊泗县拥有大小岛屿630个,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实施了“小岛迁·大岛建”战略,引导和鼓励黄龙、绿华、壁下等偏远海岛群众向县城迁居,一些有经济条件的群众陆续向县城、舟山定海、宁波、上海等周边城市迁居。 其中缺乏政府支持和经济收入的偏远小岛居民大量迁移,致使岛屿荒弃,村落凋零。同时由于没有好的迁徙政策,渔农民多为自发的零星而迁,迁至大岛要自己重新购置房产,没能力购买的也要每月支付房租,致使渔农民生活成本变高,生活质量没有实质性提高,实质上已经成为了推进“共同富裕县”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留岛群众生活状况不佳。经过陆续迁居,偏远海岛群众大多数迁至县城及周边城市居住,但也有一部分无经济条件和能力的群众仍然留守小岛,收入成为最大难题。以绿华村为例,目前岛上村民生活来源主要靠近洋作业或海水养殖或拾螺采贝等所获得的收入,由于受天气潮汐等因素影响,收入难以保障。在偏远海岛留岛群众中,大多为60周岁以上的老年群众,留守人员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由于小岛产业难发展、老年群众就业能力弱等因素,留岛老年群众只能依靠政府每月发放的基础养老金和传统捕捞渔民生活补贴金维持生活,导致留岛群众生活状况始终难以改善,生活质量也始终难以提升。 二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性差。根据海岛群众居住习惯,小岛上的群众大多为原居住民,且依海、依岙口而居,总体上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影响群众生活品质。尽管这些年来各届政府十分关注偏远海岛群众生活,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海岛建设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偏远海岛道路、交通、水电、医疗、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小岛群众生活质量,但仍存在共享性差、利用率低等问题。 三是房屋及土地等资源闲置突出。由于群众不断迁居,不少海岛上均留下大量房屋及宅基地,并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由于无人居住且年久失修,大多数房屋陈旧老化,部分坍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影响海岛生态环境。不少村民外迁后对岛上的住宅缺乏管理,部分外迁村民往往在渔汛期或者年节时才会返岛居住一段时间,而岛上的常住群众也较为集中的居住在主街道周边,导致无人看顾的老旧房屋、宅基地损毁率较高。同时,对于这部分空置房屋的修缮也面临尴尬境遇,如果进行大规模修缮,则一定程度上造成海岛本就有限的财力、物力等资源浪费,若这些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修缮后没有实施流转,反而会影响后续闲置房产及土地资源的处置和未来小岛整体开发利用。 对此,为打通海岛共同富裕“最后一公里”,更高质量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议政府加快“小岛迁·大岛建”进程,推进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调研走访,事先统筹兼顾。围绕绿华、黄龙以及其他边远小岛人口外迁现状、进城后群众居住意愿,对迁移渔村群众搬迁安置区域搬到哪里、怎么搬、如何建3个问题展开深入调研,其次细致考虑青沙、金平区域、马关区域新型城镇规划设想以及已实施搬迁的渔农村宅基地处置及渔农村闲置房屋收购、征迁政策等问题。同时深入基层调研渔农村人口现状和渔农民真实想法和意愿,收集第一手资料数据,使这项惠民工程深入人心。 二是加强部署规划,做好试点建设。以东库岛为例,目前东库岛常住人口仅为13户19人,且90%以上都是60周岁老人,如能把东库岛居民迁至大岛,为其在马关、金平等区域设置安置点,既能提高迁移群众的生活质量,又能使其共享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同时有利于盘活岛上旅游资源,开发海产养殖、休闲海钓等体验项目,促进绿华村集体经济发展,完成脱贫消薄任务。 三是加强学习借鉴,完善制定政策。“小岛迁、大岛建”工程是个庞大的民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我县尚缺乏经验,可以学习参考普陀区、岱山县等其他兄弟县区关于“小岛迁、大岛建”战略的成果经验,特别是村民迁出后的待遇问题,留守的老弱者、孤寡老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的扶持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
主办单位: | 县发改局 |
会办单位: | 县绿色小微园区指挥部 |
答复意见: |
尊敬的颜芳定等 10 位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小岛迁·大岛建”工程,打通共同富裕“最后一公里”的议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小岛迁大岛建”工程的关心和支持,议案对于现状分析、问题解剖都十分到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该议案由我局会同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资源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办理。现就有关事宜答复如下: 一、全面摸底。采取实地走访、填报调查表、蹲点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全面调研和摸底排查,充分掌握搬迁家庭基本信息和利益诉求,尽最大可能保证搬迁方案和搬迁政策符合绝大多数意向搬迁群众的心理预期。重点对东绿华、东库 区域和架空层情况进行调查,摸清待搬迁人员(包括搬迁地老年群体、季节性生产渔民)和搬迁(养老、生产)意愿。同步开展西绿华、璧下村和滩浒村情况调查,为下步制定各项搬迁政策和安置房设计奠定基础。经过前期调查,绿华岛在册人口 792 户 1807 人,长期住岛群众 198 户 312 人(60周岁以上 73 人)。壁下岛在册人口 217 户 521 人,常住岛群众 107 户 197 人(60 周岁以上 113 人);滩浒岛在册人口280 户 618 人,长期住岛群众 11 户 15 人(60 周岁以上 13 人)。 二、向上争取。多次与省农业农村厅就“小岛迁、大岛建”工程能否同步享受下山移民政策进行对接工作。省农业 农村厅初步反馈:我县原享有的省级欠发达县支持政策,因 我县主动要求退出后,不再享受“26+3”县支持政策;我县 如需要再次享受支持政策,则需要重新逐级提出,具体申请程序正在进一步对接中。将我县在“小岛迁、大岛建”工作 的诉求向省里相关部门作了及时对接,目前,省相关部门已 将嵊泗“小岛迁、大岛建”配套建设项目纳入国开行“共同 富裕”专项资金计划。同时牢牢抓住嵊泗列入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试点县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小岛 迁大岛建”享受异地搬迁政策。 三、研究政策。制定下发《嵊泗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设首批试点(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2022 年行动方案》。编制完成《嵊泗县渔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办法(试 行)》,《嵊泗县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完成编制,进入意见征求阶段。同时针对 60 周岁以上老年群体和架空层居民,启动《绿华岛搬迁老人养老实施办法》、《架空层居民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等编制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稳妥科学制定搬迁政策,试点启动东绿华、东库岛搬迁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群众顾虑。 一、构建小岛居民搬迁政策保障体系。在充分开展基层调研和意见征求的基础上,出台《嵊泗县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6 年)》、《绿华岛(东绿华、东库)搬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架空层居民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等 1+2 工作方案。以政府兜底建设安置性住房为基础,根据城区有房产、无房产和无房产有架空层产权的搬迁居民的差异性,通过灵活制定搬迁、养老和租赁方案, 明确搬迁工作任务清单和时间计划表。编制完成《嵊泗县马关中心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小岛迁、大岛建” 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并在大岛中落实建设目标。 二、创建搬迁居民精准化无忧居住及养老运行机制。对60 周岁以上搬迁老建档立卡、精准画像,出台《绿华岛(东绿华、东库)搬迁老人养老实施办法》。完成临时性安置房的修缮装修和第一批搬迁居民的入住。启动安置性住房项目立项、方案设计、项目审批等前期程序,完成《安置性住房使用办法》编制。落实居家养老、互助养老、集中养老各类举措的具体场所。稳步提高养老待遇水平,完善搬迁居民养 老机制,提高医疗救助精准性。完善搬迁居民救助对象及时精准识别机制。 三、打造就业动态监管服务平台。建立搬迁居民数据库并动态调整,对 60 周岁以下失业或低收入人群进行重点帮扶,制定帮扶清单,进一步开发增加社会创业就业岗位,提升创业就业环境,发挥各项扶持政策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 就业帮扶服务,通过数据库实现供给岗位与低收入群体劳动力的精准匹配,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兜底保障困难搬迁人员就业,动态清零“搬迁居民零就业家庭”。加强 对搬迁居民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渔农民创新创业和转移就业政策支持,发挥各类创业孵化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搬迁者自主就业创业,提高搬迁居民收入,拓展搬迁群众 就业渠道。针对 60 周岁以上的搬迁居民,根据身体自理能力安排安置小区内的志愿服务工作,并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一定的服务补偿。 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及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 改革试点,通过明确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保障农户宅基地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及住房使用权,积 极稳妥探索渔农民财产权更丰 富的权能实现形式,切实保障老百姓、村集体、投资人等多方权 益。制定出台《嵊泗县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发展行动计划》,通过进一步的工作举措和政策优化,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级。研究编制《搬迁村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村集体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 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村集体土地及闲置农房。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能继续给予关注,多提宝贵意见,为加速打造共同富裕海岛样板县添砖加瓦。
(联系人:应诗莹,联系电话:**4646)
|
影响范围: | 县级 |
审核通过单位: | 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