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金平村沿港经济带的议案
|
类型: |
财政经济方面
|
领衔人: |
陈军
|
附议人: |
傅燕峰,顾朝辰,王艳,龚笑予,李海平,陈世成,陈国军,姜军岳,郭一萍,邹海平,平腰红
|
建议内容: |
金平村自2001年乡镇建制撤销并入菜园镇成为渔农村新社区,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渔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将金平社区村四村合并撤社区。近两年来,菜园镇党委紧贴实际因村施策,将金平村作为重点并社调整对象。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金平村作为四村合并的融合村,占地面积大,基础设施建设仍落后于其它渔农村。近20年来我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少,历史遗留问题多,部分区域仍相对落后,四村地理位置较为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治理难度。且我村财力有限,福利性支出占据大部分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难免捉襟见肘、畏首畏尾。 剖析“山屿海”项目进驻的成功案例发现,该项目带动了金海路沿线一带市政基础配套提升,更为全村找准发展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合理产业结构、打破集体经济增长桎梏带来新的契机。因此,建议依托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建设工程中的东港区建设,打造金平村沿港经济带,着力于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提高质量,助力金平村基础设施再上新台阶。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聚焦差距,补齐短板。东港区周边架空线路杂乱无章,与环境不相匹配且存在安全隐患,需实现主要村道五线落地,将杂乱、压抑的各类线路进行落地改造,提升人居环境;聚焦周边危坎危房、道路设施、水电气等各方面短板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东港区建设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渔农村环境卫生质量。 2、多元发展,增加收入。利用我村农田空间资源、利用成片闲置的民房打造生态康养旅居业态,吸引银龄团体前来游览、休闲、体验,促进我村村民就业。同时,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如新增仓储用房等,通过增加我村土地资产进一步提升集体经济收入。 3、固本培元,提升质量。依托东港区发展、金平村环岛公路联通,加强统筹规划,形成产业集聚,引领渔港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等相互衔接,带动产港城有效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扩大管理权限等方面的政策改革,消除港区内生产、交通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港区安全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
主办单位: |
县发改局
|
会办单位: |
县绿色小微园区指挥部
|
答复意见: |
陈军等 12 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金平村沿港经济带的议案》已收悉。现将议案中涉及的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础设施提升方面 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比较重视金平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2021 年以来也投入了一定量的资金用于金平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在电力管网提升方面,投入 700 万元用于小平头至小岙段电力管网综合提升。在污水管网提升方面,投入 1500 万元改造提升黄泥坎公交车站至山屿海小区的雨污水管道。在危坎治理方面,投入 100 万元对登峰弄、贺家弄、上打船碗弄、金鸡岙孙家屋后等危坎进行治理修复。在道路建设方面,投入 70 余万元对金鸡岙和西岙主要道路进行修复。在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每年投入专项资金 200 万元用于整治各处废弃宅基地和环境卫生死角清理。2022 年持续加大投入,已安排老旧小区(金平花园)提升改造工程、大鱼岙和西岙污水纳厂管网改造工程和小平头危坎治理工程,计划总投资 350 万元。 二、多元发展方面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将金平村打造成为集渔业配套区、旅游商业区、民宿住宅区、滨海休闲区为一体的渔俗风情村。通过开展金鸡山东侧岸线整治修复、金平金海路沿线打造、小岙人工湿地等工程,先后引进金平“山屿海”和“百合花园”项目,建设完成金鸡岙、大鱼岙 2 个民宿综合体项目,旅游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渔业配套方面,菜园镇政府已整合中心渔港周边部分渔业配套产业在东港区建设 了机修店铺、活蟹暂养房、渔需物资仓库和 3000 平方米的渔用场地。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东港区渔业后勤保障功能, 2022 年我县安排实施新中心渔港东港区渔业后勤保障基地工程,计划总投资 1200 万元,新建 1000 平方米渔业附属用房,17000 平方米渔用场地,计划明年投入使用。 三、东港区提升方面 近两年,根据《嵊泗中心渔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东港区以渔业后勤保障为主要功能的目标定位,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东港区建设。目前,东港区已预留 2000 平方米土地和部分岸线用于中心渔港周边制冰企业的整合,菜园镇将利用嵊泗县正跃水产有限公司北侧 5400 平方米土地统筹布置渔业相关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新中心渔港东港区渔业后勤保障基地工程建成后,拟将东港区渔业后勤保障区域移交菜园镇统筹管理运营。 非常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
影响范围: |
县级
|
审核通过单位: |
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