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智等 12 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营造氛围,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议案》已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的关心和重视。自收到建议以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对你们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研究,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企业是我县经济发展、创造社会财富、广泛吸纳就业的重要支撑、来源和渠道。2020 年末,我县共有民营经济经营主体5819 家,占全县经营主体的 89.5%,贡献了我县 50%左右的税收,60%左右的劳动力就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 70%。但诚如您所说,我县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如:配套政策不齐全,缺乏核心竞争力,设备智能化水平较低,创新能力弱,信息化程度较低,人才和管理水平低,新生代企业家缺乏,地域限制影响生产成本等。在重重问题的影响下, 导致我县民营企业综合实力较为薄弱。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营造氛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政务环境 1.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一是优化政务服务 2.0 应用,打造网上随时办、全域就近办、简易快捷办的“一网通办”模式收件率达 90.3%;二是实现 1674 项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办事指南、统一办理流程、统一表单材料,线上线下多端体验一致、同标准办理;三是推动照后减证,通过“减时间、减流程、减材料、减费用”等措施完成对 317 件审批服务事项的优化。四是升级便民利企“一件事”。通过“一件事”数据共享,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模式,实现省定 41 件“一件事”、市定 10 件“一件事”的掌上、网上联办,实现嵊泗特色 7 项“一件事”部门内和跨部门的窗口联办。 2. 多渠道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一是推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实现企业开办 0.5 个工作日办结,网上办事项实现率达到100%、掌上办事项实现率达到 98.29%、跑零次实现率达到98.57%、即办件事项比例达到 85.54%、承诺期限压缩比达到 96.07%,开展“不见面”方式办理登记事项 786 件;二是设立“24小时”自助区,布置 15 台自助服务终端,将政务服务延展到“八小时”工作时间以外;三是纵深推进海岛企业“办事不出岛”模式, 将乡镇的审批事项全部授权下放到分局,累计办理商事登记达314 件。 3. 探索打造“政务+生活”便民服务场景。优化设置商事登记“一网通办”自助区、税务开票自助区,建立残疾人、军人、老年人等特殊办事群体“绿色通道”,组建“红色领跑+服务零跑”志愿者队伍,引导帮助群众在自助服务区网上办、浙里办 APP 掌上办,提供咨询导办、代办帮办服务。 4. 全力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按照“法无规定一律取消”的原则,通过当事人书面承诺、信息共享、部门间核查、部门调查核实等方式,用“部门跑”“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共取消涉及 16 个部门的证明事项 219 余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 (二)出台政策激励,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1. 加快政策出台,落实资金帮扶。一是制定出台《稳市场稳企业促消费若干措施》、《嵊泗县科技惠企政策》等一系列“5+4” 助企纾困政策。二是向上争取省市资金,2022 年累计争取省工业资金 329 万元、省级商务资金 371 万元、市级工业资金 25.9 万元、市级商务资金 81.64 万元、市级科技资金 20 万元,现均已按规范流程拨付。三是依托大数据平台,推动政策线上发布及兑 付,共发布政策惠企政策 74 条,可兑现政策 23 条,累计通过网上兑付金额 9075 万元;四是贯彻落实企业减负降本,2022 年上半年完成减负降本金额 2.09 亿元,惠及企业数量 37320 家次; 五是推进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工作,排摸全县欠款 1 笔,涉及金额 104 万,现已完成清欠。 2. “精准滴灌”,定向引育企业人才。一是出台加大高校毕业生来嵊工作支持力度的实施办法,提供企业人才享受优于机关事 业人才的购房政策。二是储备紧缺企业人才,开展企业人才定向培养,给予本科 1 万元/学年,专科 0.5 万元/学年补助,计划“十四五”期间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大学生 20 名左右。三是大力支持“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以岗定人培育专业人才。鼓励企业建设各类型嵊泗工匠工作室,支持企业到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办班并 给予补助。根据企业需求以岗定人,开展企业与职教中心合办港口“订单班”。 (三)营造创新氛围,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出台配套金融政策支持。印发《金融支持嵊泗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县的指导意见》,对特殊群体给予信贷政策倾斜。运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支持。截至目前,全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2. 93 亿元,比年初增长 6.41%,各项贷款增速为 5.7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2. 发挥政银合力纾困重点群体。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 受困普惠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运用主动增信、无还本续贷、降 低贷款利率等举措,为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办理展期或续贷。二是推广无还本续贷、循环贷、随借随还等信贷产品,缓解各类市场主体经营所需资金困难。截至 5 月底,累计为 270 家普惠小微企业办理了无还本续贷、展期、延期等信贷业务,涉及信贷资金 2.6 亿元。三是持续推进首贷拓展,深挖融资需求,通报奖励“首贷户”拓展劳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 5 月底, 全县普惠小微企业新增首贷户 70 户,贷款金额 0.62 亿元。四是制定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优惠政策,确定担保费率从 1%调整至0.5%。 3. 加快推进小微园区建设。一是成立县绿色小微园区指挥部,研究协调、统筹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各项工作;二是陆续推进中柱山园区企业入园,启动幸福机械厂、洗涤业、金属公司、港基混凝土厂等 4 家入园企业土地招拍挂程序;三是启动中柱山小微企业园区路网、中心渔港经济产业园区路网、水产品交易市场、物流仓储中心及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营造氛围,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1. 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完善县领导与非公有制经济代 表人士联系交友名单。出台《关于建立“三单五式”工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的通知》,明确政商交往“三张清单”。 2. 积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一方面主动靠前,推行“延期办理”“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服务方式,全面畅通“绿色”通道, 开展助企纾困行动。现已开展主动靠前优化登记服务 119 次。另一方面减少权力对审批登记的干预,将涉企开办多环节整合为 1 个,并通过 “一网通办”等措施,减少与行政服务对象的接触次数和时间,挤掉权力寻租空间。 3. 积极推进清廉民企建设。一是印发《嵊泗县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实施方案》,专题召开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座谈会, 发放《嵊泗清廉民企建设倡议书》。二是开展清廉民企建设提质增效活动,启动清廉民企示范点建设工作,出台《嵊泗县清廉民营企业示范单位培育计划》,发挥优秀企业家在清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精神引领和行为示范作用。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构建和谐政商关系 1. 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服务新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2.0 版,全面推进 27 项准入准营“一件事” 改革事项落地。优化审批流程开展联审联办、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打破部门“审批壁垒”,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探索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新途径,实现建设项目手续办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打造“低成本、零障碍、高效率”的营商环境。 2. 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以政务服务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为抓手,研判分析政务服务考核指标结果,查摆问题找差距。加 快大数据和民生领域融合,深入推进智慧政务建设,解决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开展“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标兵”评比,提升窗口人员政治素质和服务质量,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好差评”评价系统和 12345 投诉举报电话的作用,接受企业群众的办事评价及投诉举报,及时解决服务中的中间梗阻,坚决处理违纪违规行为。 3. 继续打造升级版亲清直通车。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系列活动。启动清廉民企示范点建设工作,在《嵊泗县清廉民营企业示范单位培育计划》基础上,制定嵊泗县清廉民营企业建设评价标准和“三张清单”(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倡导清单),并完成示范点企业创建工作。 (二)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多措并举培育企业人才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引导民营资本组建成立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对各类市场化投资机构、基金投资人才企业给予投资奖励、风险补偿等扶持,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培养企业紧缺人才。二是组织开展新生代企业家评选认定,实行企业人才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培养一批企业青年人才。三是拟举办以企业年轻会员为主的“凝聚共富共识”为主题的报告会,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同时,鼓励新企联积极开展联谊会活动,商会之间学习交流,助推新企联“两个健康”发展。四是立足海洋海岛特色,加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岛的实施意见》,以各类资金奖补的方式引育各类人才。 (三)落实助企纾困,推进企业培育工作 1. 推进助企纾困政策制定。加快出台《嵊泗县畅循环稳工业攻坚行动方案》、《嵊泗县稳企业强主体攻坚行动方案》等专班行动方案,推进《嵊泗县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办法》等“5+4”助企纾困政策的制定出台。持续跟进新惠企政策的出台,及时落实线上发布,同步上线兑现平台,做好线上兑付。 2. 高效推进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一是推进小 微企业特色产业分析报告,落实小微企业的各种服务培训。完成 《县域小微企业成长困境及纾困对策研究》课题,运用课题成果; 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推广“嵊好贷”应用,实现个体工商户信用秒贷。发挥政银企协同联合优势,推进纾困的“双保”助力融资机制,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六稳”“六保”,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是落实稳经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续尽续”、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保尽保”。 (四)持续推进园区建设工作 1. 加快推进园区数字化建设。逐步推广应用园区智慧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实现园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 数字化监测。 2. 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体系。依托园区数字化建设,强化银行和数字园区企业信息对接,创新小微金融服务产品,推行知识产权贷款、探索完善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模式,支持入园企业通过“助保贷”、“小微贷”等融资服务创新获得政策性融资担保。 3. 加强企业培育、提升力度。科学制定小微企业入园标准和条件,以“亩均效益”为导向,加大对入园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一批“小升规”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优质企业。2022 年,实现园区入驻企业 10 家。 4. 完善园区建设资金支持政策。根据制定出台《嵊泗县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配套制定 《嵊泗县“腾笼换鸟”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提取土地出让收入的 0.5%以上作为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支持小微园区配套设施相关领域建设。 再次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 年 6 月 30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