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9004/2022-28916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2-08-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4/2022-28916

  •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城乡建设(含住房)

  •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2-06-30

  • 文号:

    嵊农发〔2022〕2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关于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环境综合改造的议案

发布时间:2022-08-29 15:39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关于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环境综合改造的议案
类型: 渔农业和渔农村方面
领衔人: 姜军岳
附议人: 傅燕峰,李海平,邹海平,翁光裕,毛军红,郭一萍,冯凌冰,裴亚华,傅国海
建议内容:

经过近几年的美丽海岛建设,我县渔农村村容环境不断提质升级,村庄逐渐趋于景区化,反观渔农村小街小弄环境却没有多大变化。需政府结合美丽嵊泗、美好嵊泗建设,尽快提升渔农村小街小弄环境综合改造,推动渔农村整体美、处处美。

一、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渔农村改造投入不均衡。在美丽海岛建设中,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持续推动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完成了一批村庄风貌改造、五线落地、特色街区打造等项目工程,同时结合特色小镇创建、526国道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渔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使渔农村整体环境得到有力改善和提升。但渔农村小街小弄鲜有投入,小街小弄多年来还是老旧模样。

渔农村整体环境不匹配。与日新月异的景区及主干道周边环境相比,渔农村小街小弄还停留在多年前的老旧模样,路面凹凸不平,多处道路破损失修,影响正常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小街小弄线路缠杂,网线、电线等线路纵横交错,两侧环境凌乱,没有形成整洁统一的风格,较大程度影响了村庄整体环境。

小街小弄缺少文化韵味。渔农村的小街小弄是居民经常出入的场地,也是游客愿意前往探索的地点,老旧凌乱的环境难以给人好的体验。小街小弄作为一个很好的展现渔文化的窗口,缺乏海岛特色的文化元素。纵横交叉的渔农村小街小弄蕴藏着丰富的渔俗文化,需要深入挖掘探索,通过不同形式展示出来,能够大大提高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能成为游客愿意打卡留念的文化场地。

二、相关建议措施:

加大渔农村小街小弄的财政投入。在美丽海岛建设中,政府不光要在景区、主干道和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也要把渔农村小街小弄的改造提升也纳入建设项目当中,加速小街小弄的提质升级,均衡财政投入。

提升渔农村小街小弄的综合环境。对存在不利于出行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修理平整,给村民和游客更好的出行体验。加大线路整治力度,改变线路多、杂、乱的现状,加强对违规私拉电线行为的管理力度。加强环境整治力度,营造整洁美丽的环境,推动渔农村整体美、处处美。

展现渔农村村风村俗的特色文化。通过征稿、比赛、走访等多种途径,不断挖掘渔农村的海岛文化,收集文化素材。打造小街小弄特色文化景观,成为渔文化集中展现舞台,提高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成为打卡圣地。


主办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
答复意见:

嵊泗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 13 号议案答复的函

 

姜军岳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改造的议案》已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县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在议案中对当下渔农村小街小弄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提出的三点建议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我县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就有关事宜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和市县“五大会战”“渔农村洁美杯环境整治竞赛活动”“整洁村庄”渔农村环境专项整治等部署要求,我县全力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全力打造洁净村庄。对于渔农村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渔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已将其列入了长效化管理的监督、考核内容。除此之外,我县于 2020 年创新环卫机制,制定环境卫生重点点位销号办法,以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为重点,开展拉网式全方位排摸, 针对长期遗留、反复性强的难点顽疾,整理形成重点点位销号清单并制定月度销号计划。对于渔农村小街小弄环境整治工作,我们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提升渔农村小街小弄环境面貌。

一、强化机制保障,创新工作机制。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的“堵点”痛点”和“盲点”,结合县情实际,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嵊泗县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20182020 》《嵊泗县整洁村庄二年专项行动计划》同时,在 2018 年出台的《嵊泗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办(试行》的基础上,2020 年又修订出台了《嵊泗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管理办法》,所有文件均对渔农村小街小巷、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且设置了考核细则。同时,坚持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整个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始终,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发挥各级部门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宣传演讲、知识竞猜、小品演 出等渔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进一步普及人居环境治理 的知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经费保障,引导多元投入。2018 年以来,全县共安排专项资金提升渔农村人居环境。建立“以县乡(镇)为主、群众为辅、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投入保障机制,采取县财政保障、向上争取、乡镇配套、村集体筹资和环卫保洁费个人缴纳的资金筹措机制。为确保专款专用,人居环境治理资金统一缴入“乡镇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帐户,由各乡镇进行日常管理, 并接受审计监督。县财政每年安排约 1500 万元的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专项经费,按在册渔农村人口和已申报临时户口的外来人员为基数,安排每人每年 100 元的标准拨付给乡镇,在此基础上, 根据环境卫生年度考核结果,分别按每人 80 元、60 元、30 元的等次拨付。渔农村环境整治包括小街小弄均落实了专项经费予以保障。此外,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乡村建设,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全域美化房前屋后、小街小巷,不断提升渔农村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整洁村庄样板。

三、开展环境整治,升级督查模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我县制定了《嵊泗县整洁村庄二年专项行动计划》,整洁村庄行动在全县各乡镇范围内同步启动,切实做好村庄清洁,提升村容村貌,各乡镇结合实际,动员广大渔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清理村域内各类生产生活垃圾,做好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加大对房前屋后及村庄道路两侧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整治力度,消除村庄路边、道路边等区域擅自私占绿地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现象,组织力量整理、整齐停放、 堆放在沿港道路、渔港码头上的小机船和渔资物资,消除渔资、机船堆放乱、散、脏的现象,做到杂物不乱堆,确保渔港码头及周边环境卫生的保洁。完善升级督查模式,督查方式以常规督查+交叉督查相结合,督查内容以区域面上整洁+重点点位整改销号相结合。由各乡镇认真排摸辖区内需要重点攻克的点位,督查组根据乡镇上报的整改销号方案开展督查,根据完成销号情况确定督查成绩,同时对整改销号进行过程监督,实行月督查、月通报、 年终考核制度,建立起长效化的巡查督办机制。

四、注重风貌改造,提升村庄品质。继续开展风貌改造工程, 按照三至五年的循环化改造要求,研究城乡风貌改造的升级方案,探索制定农村风貌改造运营维护管理办法等,对现有的村庄进行区块式、重点化、精致化改造和提升,打造渔农村小街小巷风貌景观作品。坚持基础设施与环境容量、创意设计与海岛风貌相匹配,按照彰显特色、传承文化、经济适用、美观安全、符合民意的要求,力争将海岛风情与街巷打造紧密结合,营造型、色、 街有机融合的浙派新渔村。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县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与支 持,希望今后能继续给予关注,多提宝贵意见,为加快特色美丽 海岛提质增效步伐添砖加瓦。








影响范围: 县级
审核通过单位: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