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9004/2022-28920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县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2-08-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001008009004/2022-28920
农业、畜牧业、渔业
县政府办公室
2022-07-08
嵊政办函〔2022〕8号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8-29 16:37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人大办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加快海钓规范化发展,建设嵊山国际海钓岛的议案 | |||||
类型: | 渔农业和渔农村方面 | ||||
领衔人: | 洪志舟 | ||||
附议人: | 郑富军,褚明,叶剑锋,吴超,陈静飞,金燕,王凌芝,何君艳,瞿惠娜,俞卫炳 | ||||
建议内容: |
海钓作业属于资源友好型作业方式,经济收益高、生态破坏小,是推动传统渔业、海岛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部分渔业转移劳动力就业,实现海岛渔区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2021年时任浙江省省长的郑栅洁同志在嵊泗调研时就对嵊泗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绿色海洋产业做出了重要指示。 近年来,随着海洋捕捞产业整体生产形势地变化和绿色渔业转型升级地不断推进,嵊泗的海钓产业迎来了发展的井喷期,其中又以嵊山为主要区域。从业船只和从业人员的基数迅速扩大,但由于产业发展未得到科学规划,相应管理制度规范空缺,相关配套设施缺乏等因素,产业的发展潜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规划引领不足。受限于本地专业人才的缺乏,嵊山海钓产业的发展缺少专业、科学的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导向不够明确。 二是管理体系不完善。随着海钓产业发展需求的快速增长,原有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宜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上级管理部门权责不清,导致对人员、船舶、行业的管理存在盲区和缺位。作业船舶规格不一,且存在大量船证不齐现状,如何纳规整治缺少明确的方案指导。 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海钓船舶停泊港口缺乏,海钓船舶于渔船同时停泊在港内存在较大碰撞隐患,易引发船损纠纷。船舶维修场地及配套服务不足,船舶上岸维修严重压缩镇域原本就紧缺的场地资源,且严重影响全域环境和旅游形象。少有补给、休闲等生活服务区域,环境、体验差,本岛没有汽油加注码头,海钓船舶汽油桶放置、加油,监管难度较大,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四是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经营企业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对政府依赖性强,市场化运作水平有限。具体从业流向不够明确,船舶海上作业管控难度大,生产季节海礁附近仅外地海钓船舶就有300余艘,生产秩序混乱。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安全员、岛钓员、海钓活动策划等专业人才,培训和管理环节严重脱节。 为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海钓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以此为撬动点,形成体系化、规范化、生态化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辐射网络,提出如下建议: 1.要进一步加快海钓产业发展科学规划。通过编制科学、全面的发展规划,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引领指导。从产业发展上,明确产业近期及中远期发展目标;从空间布局上,要明确功能区域规划,为产业发展的基础配套建设和提升完善建设明确空间余地;从制度政策上,要明确行业准入条件和运营生产要求。建议按照实际作业方式和作业区域,对海钓从业单位进行细化划分,确定近岸生计海钓、近海生计海钓、旅游观光海钓和经营性商务海钓四类。对近岸生计海钓进行总量控制、保持稳定;鼓励渔民发展近海生计海钓,并进行纳规管理;优化旅游观光海钓服务,并限定参与人员和作业区域;做强经营性商务海钓,引导企业公司化管理,引进有实力的规范企业,打造嵊山海钓专业品牌,以此撬动高端休闲旅游市场发展。 2.要进一步加紧谋划海钓产业项目包装。加紧谋划海钓产业项目包装,通过蓝色海湾打造、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等项目,多渠道争取上级海钓产业发展项目。充分发挥海钓产业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凸出优势,在招商引资上进行项目招引突破,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承接举办海钓比赛,自2009年以来成功举办7届“嵊山杯”全国海钓精英赛,吸引众多国内海钓团队及游客参与,迅速扩大嵊山优质海钓基地知名度。 3.要进一步加速推进嵊山海钓基地试点建设。建议以嵊山为中心点建设嵊泗海钓产业发展示范区,在强化基础和制度配套的环境下,以点扩面,逐步形成辐射整个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绿色渔业发展样板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加大上级资金扶持力度,新建专业海钓船靠泊码头,划定海钓船停泊区域,切实解决船舶停泊难问题。开展陆域空间梳理,建设海钓船维修场地,同步制定海钓船维修管理办法,对海钓船上岸维修、停放进行规范管理。并通过收取租金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打破政策壁垒,选址建设汽油加注站,从源头上破解油品加注产生的安全隐患。
|
||||
主办单位: | 县海渔局 | ||||
会办单位: | 县经信局,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嵊山镇 | ||||
答复意见: |
嵊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 17 号议案答复的函
洪志舟等 11 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海钓规范化发展,建设嵊山国际海钓岛的议案》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关心我县海钓产业的发展。现就议案中涉及的内容答复如下: 一、建立试点领导机构。明确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在产业发展上先行先试,在管理力量上形成合力。建立海钓产业专班, 制定完善不同类型海钓作业的具体管理细则,明确不同类型海钓作业的作业要求。建立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引导海钓产业规范化发展。通过制定出台《嵊泗县海钓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关于加快推进休闲海钓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嵊泗县休闲海钓船管理暂行办法》《嵊泗休闲海钓船标准规范(试行)》等相关推进海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文件,规范休闲海钓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积极开展海钓产业项目谋划。积极招商引资,引入大型企业投资经营。目前,我县积极谋划海钓企业招商引资工作, 现正在积极制作相关宣传资料,通过引进资源整合能力强、市场影响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投资开发建设海钓设施, 联合本地海钓经营单位,以海钓协会会员或海钓俱乐部的形式纳入公司化管理,建立产业发展共同体,提高海钓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同时统筹相关设施、资源,特别是海钓上下游相关产业,并与文化、体验、休养、度假等深度结合,构建大海钓全产业链,促进海钓业迅速发展壮大。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海钓业是一项投入巨大、资金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尤其是游艇的码头泊位、汽油供应站、船只安全设备等专业配套设施的投资大,我县下一步将加大基础设施的配套投入,创造条件为民生钓渔民提供有效后勤服务。目前我县正与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对接,申报省级海钓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县特色的、群众能接受、能促进海岛渔民增收致富的海钓产业发展之路,更好地打造海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目前我县在无专业加注码头的情况下,采取专业油罐车集中给海钓船加油的方式,先行解决渔民的加油难问题。 四、加强海钓船只执法管理。随着国内外海钓爱好者的增加,无序的海钓竞争使嵊泗部分近海渔业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市内其他县区的钓类作业渔船以海礁附近海域作为作业区域,侵占嵊泗传统钓场,对嵊泗海钓业进一步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今年,我县将对海钓规划中的众多海钓场进行海域确权, 对未符合条件的非法海钓船进行严格管理。同时,我县积极向市海洋与渔业局沟通汇报相关事宜,下半年市海洋与渔业局将会同全市有关部门组织针对海钓船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海钓行为,制定《舟山市小型海钓船舶管理暂行规定》, 规范海钓业有序发展。 五、加强智慧海钓建设。通过“海钓一件事”数字化系统建设,围绕海钓旅游休闲项目,为海钓客、海钓企业、政府部门构建了产业赋能、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内容包括为海钓客提供海钓学习、钓场分布、海钓证申请等场景;为企业提供船只管理、海钓安全运管、海钓气象等服务场景;为政府部门提供海钓信息发布、海钓企业的运营管理、海钓过程监测、海上应急救援等监管场景,实现游客游玩、企业运营、政府监管全过程服务功能,提高嵊泗海钓的便利性、安全性。 六、加强嵊泗海钓品牌宣传。积极承接举办海钓比赛,自2009 年以来我县成功举办 7 届“嵊山杯”全国海钓精英赛,吸引众多国内海钓团队及游客参与,迅速扩大嵊山优质海钓基地知名度。今年,我县将组织举办一届嵊泗海钓精英赛,邀请全
国知名的海钓客来嵊参加活动,打响嵊泗海钓品牌。
|
||||
影响范围: | 县级 | ||||
审核通过单位: | 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