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9004/2022-29217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县政协办 |
生成日期 | 2022-09-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001008009004/2022-29217
县政协办
2022-09-13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9-13 10:10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政协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2047号)关于破冰嵊泗渔民画发展困境,建立数字艺术资料库的建议 | |
类型: | 文化建设方面 |
领衔人: | 吕佳燕 |
附议人: | 无 |
建议内容: |
渔民画是嵊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舟山渔民与海相伴生活状态最真实的写照,直接反映了渔民纯真质朴的精神面貌。它是嵊泗渔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嵊泗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 一、嵊泗渔民画的现状 近年来,在嵊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渔民画作为嵊泗特色文创的表达形式之一,借助嵊泗优秀的渔民画创作者,成功打造了如“东海渔村”、“渔民画体验馆”等多种实体尝试,颇受来岛游客的喜爱,极大地助力了美好乡村建设。但是,目前嵊泗渔民画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是创作主体断层严重。目前的渔民画创作人员平均年龄主要在五六十岁,中青年对嵊泗渔民画的传承和创作极少。 二是可使用作品数量匮乏、授权费用高昂。据了解,目前嵊泗现存的渔民画作品版权多为个人所有,相关部门也曾对其签订过买断协议,但由于时间久远、协议内容不清晰、不完整等原因,县内外需要授权使用渔民画时,许多作品都处于不能用、不敢用的状态。同时,坐地起价、随意报价等乱象也随之产生,一些渔民画的单次授权费用在两千元左右,远高于普通艺术作品两百至五百的价格,处于有价无市的虚高状态。 三是应用范围局限。除了渔民画本身绘画形式的呈现和展出,以及运用到文化创意衍生品和旅游市场空间,目前更多存在于线下实体场景,尚未真正探索线上场景。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嵊泗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渔俗文化,同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数字艺术资料库的建立”无论在解决现有困境上,还是嵊泗渔文化数字化发展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建立嵊泗数字艺术资料库的建议 (一)帮助渔民画创作者注册作品版权 现存大多数的渔民画作品都为实体作品,仅小部分注册了版权。可以完善注册指南和注册指导,由专业人员帮助创作者进行作品注册,并提供相关维权帮助,以便形成良好的版权意识及健康的市场交易氛围。 (二)提供渔民画作品数字扫描技术支持 对入库渔民画作品进行数字扫描,与创作者沟通作品主题及特色,根据个人意愿进行作品介绍与标识,提供数字证书及收录证书,以便作品的有效保存、传播、交易及使用。 (三)进行渔民画作品分类标签及多渠道约稿 组建专家团审核对渔民画作品把关,通过的则纳入嵊泗数字资料库、颁发证书。同时,将入库渔民画作品分为仅收录展览、可授权使用、可买断三种类型,灵活作用于创作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供需情况。未来,约稿的渠道更加灵活,渔民画的创作者包括但不限于本地渔民、民宿主、艺术院校师生、自由插画师、跨领域艺术家等。以便增加渔民画的商业价值,鼓励创作者进行作品交易,营造更多的渔民画呈现场景。 (四)规范渔民画作品授权定价 一个合理的授权定价能够更好的促进成交,让创收形成良性的循环。因此,参考商用艺术作品的普遍市场价,对每个入库的作品进行定价指导(即显示使用或购买明码标价)。随着交易的增加和市场的选择,一些年长的本地渔民画创作者也会逐渐接受这一方式。以便形成良好、健康、公平的渔民画交易氛围。 (五)开展渔民画创作者线上艺术课程 邀请渔民画专家,筹备开展线上艺术课程,利用CCTalk线上教育平台、抖音、非遗进校园等平台进行有效传播。通过艺术教育来丰富我们的创作人才库,形成渔民画兴趣社群,不仅仅将创作人才局限在县内,更可以拓宽到全部对嵊泗渔民画感兴趣的群体。以便不断壮大创作队伍,为优秀作品的产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六)增加数字艺术资料库的应用场景 探索从被动寻找作品变主动展示作品的实现,从购买者主动想起变主动宣传我们的渔文化,提高渔文化曝光率,将渔文化的概念种进每个人的心里。资料库也可以有以下几种应用场景:民宿软装展示提供资料;县内外各大物料展示提供资源;周边伴手礼制作提供素材;嵊泗县文化IP孵化提供灵感依据等。 在资料库后期的发展中,可以拓展收录更多的艺术作品品类,例如珍贵的相片、渔歌、视频、故事谚语、传统美食等可以用数据形式表现的艺术作品都可作为收录对象。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完善,数字艺术的发展必然成为未来的趋势,2022年1月24日,新华社旗下中国新闻书店联合中华民族文化数字文库在 2022 大年初一首次推出《国家相册》数字艺术证书(简称 DAC)。首次采用区块链技术以数字艺术证书(DAC)的方式正式推出 10 张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照片。所以,数字艺术资料库无论在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价值性、传播的便利性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嵊泗渔民画的发展必然也将迎来它的新时代。 注: 数字艺术证书的全称是 Digital art certificate(简称 DAC):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各类数字化形式的艺术素材进行登记,确权。形成数字化形式的艺术作品产权权属凭证。谁拥有,即表示具有对此数字化形式艺术作品的交易权。 注: 约稿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获取艺术作品的方式。即提出需求,找到相应的艺术创作者进行创作或绘制,可约定版权归属。 |
主办单位: | 县文广旅体局 |
会办单位: | 无 |
答复意见: |
嵊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 47 号提案的答复 嵊文广旅体提字〔2022〕10 号 吕佳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破冰嵊泗渔民画发展困境,建立数字艺术资料库的建议》已交由我局办理。首先我们非常感谢您对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文化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您的建议思路明确,建议合理,认识深远,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现将您的议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嵊泗渔民画是根植于嵊泗独特渔俗文化的现代民间艺术。自1986 年着手挖掘嵊泗渔民画至今,经过近三十年的创作经验的积累,渔民画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特色已被人们所接受。每一幅嵊泗渔民画都洋溢着浓郁的海岛风情,讲述着蔚蓝色的传奇,使我们从中领略到海洋文化的无穷魅力。 我县对嵊泗渔民画工作一直十分重视,2015 年专门制定出台了《渔民画复兴行动三年计划》。近年来,完成了嵊泗渔民画创作队伍的调查摸底和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并建立数据库;建立菜园城区 “嵊泗绘”渔民画创作、培训基地;深化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在中小学常年开设渔民画乡土课程教育试点培训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为我县部分优秀渔民画作品完成知识产权登记;每年组织一批优秀渔民画作品参加市级以上的各类赛事、培训、推介会、博览会等;积极吸纳新人,举办全县渔民画创作培训班。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县将继续培育本土特色文化,将渔民画产业发展纳入海洋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整合人才资源,加强渔民画队伍建设。采用多种方式推进嵊泗渔民画技能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形成渔民画传习机制。多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做好渔民画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不断壮大创作队伍。发挥原嵊泗渔民画创作骨干作用,鼓励开展名师带徒、采风、培训、交流等活动,提高创作水平、丰富创作内容。继续深化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开设渔民画乡土课程教育试点和兴趣培训班,激发青少年学生对渔民画技艺及乡土文化创作的热情和兴趣爱好。 二、拓展宣传途径,加大渔民画推介力度。多渠道营造本地浓郁的渔民画氛围,精心提炼渔民画元素融入到公共服务窗口和大型文体活动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参与到渔民画体验活动中来,感受嵊泗民间绘画的魅力,使渔民画成为嵊泗的一种海洋文化标识。加强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市级以上渔民画(包括衍生品)展览展示、培训、赛事,组织渔民画作者(工作室)参加各种展销会、文博会,扩大嵊泗渔民画的影响力。 三、融合文化旅游,引导渔民画产业化发展。探索建立渔民画产业发展机制,制定渔民画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从渔民画版权注册常态化、数字化资料库建立、规范渔民画市场、开设线上线下渔民画培训班等方面入手,引导渔民画进入风景区、渔家民宿、渔家乐等旅游市场空间。鼓励和支持渔民画作者(工作室)自主创新,从渔民画创作向衍生品开发转变,从单纯的创作工作室向“创作+经营”的工作室转变,逐步推动嵊泗渔民画及其衍生产品进入嵊泗特色旅游纪念品市场。增强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使渔民画能够成为嵊泗文化旅游的品牌文创产品。 嵊泗渔民画的创作活力在民间,加快渔民画复兴工作时不我待,今后我们将及时地把有关工作情况向您通报,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渔民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为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出谋划策。 嵊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 年 6 月 29 日 |
影响范围: | 请选择 |
审核通过单位: | 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