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9004/2022-29243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县政协办 |
生成日期 | 2022-09-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001008009004/2022-29243
县政协办
2022-09-13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9-13 16:21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政协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2058号)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助力共同富裕的建议 | |
类型: | 社会建设方面 |
领衔人: | 费军良 |
附议人: | 孔海平 |
建议内容: |
2021年是我县成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缩小收入差距领域)的起始之年。如何缩小收入差距,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不断影响的情况下,是我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我县就业机会不够充分的特点,我们认为在当前积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给予灵活就业人员更多的“通行绿灯”,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强化政策服务供给,能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助力我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创建。 一、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就业机会不足是我县经济发展的短板。长年以来,本地学子除了能考入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少部分年轻人,多数留在了外地;不少渔民转产后,难以在县内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跑到县外“打短工”,这些现象都与县内就业机会少等因素息息相关。其次,诸多外来因素阻碍更多的就业机会。新冠疫情以来,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许多小微企业关门歇业;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中,小商小贩多、生活服务业多、大龄失业人员多,抗风险能力弱,受疫情冲击更加直接。 二、建议 把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作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不断推进、促进就业,推进共同富裕。 (一)政府要重视和扶持灵活就业渠道。灵活就业是从劳动者角度来描述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名词。政府各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县内就业环境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决摒弃灵活就业微不足道的错误认识,不断把“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针对灵活就业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特点,突出加大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多渠道促进渔民转产就业创业,有关部门对灵活就业要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让灵活就业群体有更多的获得感,为打造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 (二)出台鼓励政策,优化灵活就业环境。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要认真研究,谋划制定一套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打出精准的组合拳,为推进灵活就业提供政策保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针对灵活就业人员自主创业,重点在审批管理、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返乡留乡的灵活就业人员通过云视频、直播直销等新业态创业。同时,县内可以新增一批乡村保洁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防疫消杀员等公益性岗位,将困难家庭纳入优先考虑和临时救助范围。 (三)强化培训,开发社区服务业就业岗位。社区服务业需求旺盛、市场广阔、业态丰富、劳动密集,可以进一步开发。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培训少、维权渠道窄、抗风险能力弱等不足,重点从社区服务新职业开发入手,加强就业服务针对性培训,并对灵活就业人群的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强化扶持。 |
主办单位: | 县人力社保局 |
会办单位: | 无 |
答复意见: |
嵊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 58 号提案答复的函 嵊人社提字〔2022〕1 号 费军良、孔海平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助力共同富裕的建议》收悉。经我局认真调研,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高速发展, “互联网+”广泛运用,传统就业方式转型,灵活就业方式蓬勃兴起,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灵活就业规模大、空间广的特点充分发挥,成为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促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针对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助力共同富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政策发力夯实就业之基。深入贯彻落实《人社领域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实施方案》《支持新业态新用工发展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把“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针对灵活就业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特点,突出加大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多渠道促进渔民转产就业创业。 二、搭建人力资源对接平台。充分利用舟山市“引才云”平台应用和“淘就业”微信公众号,构建“线上智能匹配对接、线下精准高效就业”的招聘服务新模式,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具有时效性、及时性、针对性的用工信息,帮助用工方和求职者精准发布岗位需求、精准匹配用工信息、精准实现岗位对接。建立健全信息双向互通机制,大力开展“人社干部进百企”活动,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由乡镇协管员担任“企业专管员”,建立缺工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用工服务“三张清单”,及时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工作,一企一策,快速有效解决企业的缺工问题。 三、落实好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加强托底安置就业。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登记,依据《舟山市人社局 舟山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细则》,对符合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人员,按规定落实政策,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每月补贴标准为 500 元。同时加强围绕补齐民生短板,拓展公益性岗位,严格落实加强不同部门开发使用公益性岗位的统筹管理,扩大公益性岗位供给规模,适当向就业困难群体倾斜,进一步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兜底帮扶作用。落实结对帮扶制度,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就业制度,发挥合力共同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2022 年以来,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33.45 万元/242 人次;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38 个,帮助 9 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 四、扩大双创倍增效应,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创业积极性。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不断加强就业促进政策与服务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全覆盖。大力鼓励灵活就业人员进行自主创业,实施“创业扶持计划”,积极推行创业培训、后续跟踪服务“一体化”创业扶持工作模式,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开展“一站式”服务。针对灵活就业人员自主创业,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我县推出金港电创园这一创业平台,凡是符合条件入住电创园的创业实体,为其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并在电创园设有直播间,支持初创企业通过云视频、直播直销等新业态创业。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初创实体提供相关的创业补助,助力企业发展。2021 年以来,累计扶持新增创业人数 356 人次,带动就业 478 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865 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204.4 万元/59 人,发放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 247 余万元/376 人次,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89.7万元/149人次,创业场地租金补贴25.61万元/42 人。 五、深入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完善灵活就业服务。通过和舟企等相关的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合作,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活动,切实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大力支持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养老、托幼、家政、餐饮、快递、维修、美容美发等服务类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开展直播销售、网约配送、媒体运营、社群健康等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新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通过人社部的“马兰花计划”,组织有创业意愿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用以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劳动者成功创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对灵活就业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才,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报评审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动态调整的职业培训计划,通过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方式相结合,创新职业培训的形式和内容。2021 年以来,我县共组织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 62 期,培训了 1600 余人次;通过“马兰花计划”组织创业培训 3 期,培训 128 人次。 六、加强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灵活就业者权益。持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督促企业落实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特别加强对符合劳动关系特点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障,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关联企业与劳动者就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安全卫生等事项开展协商。落实劳动关系情况报告制度,及时预防化解劳动关系风险和矛盾。强化劳动监察和仲裁,及时纠正拖欠劳动者报酬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考核制度,加大惩戒力度,根治欠薪顽疾。加强行政执法,依法查处对灵活就业违规收费行为,依法维护灵活就业劳动者合法权益。 我局将持续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在就业创业、技能提升、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方面更好地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为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嵊泗美好嵊泗努力贡献人社力量。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 年 5 月 16 日 |
影响范围: | 请选择 |
审核通过单位: | 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