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9004/2022-29080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县政协办
 生成日期 2022-09-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9004/2022-29080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县政协办

  • 成文日期:

    2022-09-05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2022011号)关于加强苗种市场管理,有效保障苗种供应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9-05 16:41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政协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2011号)关于加强苗种市场管理,有效保障苗种供应的建议
类型: 经济建设方面
领衔人: 戎儿
附议人:
建议内容: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嵊泗贻贝“已是我县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养殖产业。长期以来,贻贝养殖与东部小岛民生息息相关。不仅成为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途径,也为本地妇女、老人和外来民工的就业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8年起,随着全县全面转为厚壳贻贝养殖,厚壳贻贝苗种的需求量比以往有了成倍的增长。目前,全县厚壳贻贝苗种需求量约为80-100亿粒,而本县的苗种企业能够提供5-10亿粒,自给率不到15%。主要还是需要从福建、大连、宁波等地的育苗场购买。但苗种市场良莠不齐,长期存在计量不规范、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的现象。

按照正常育苗周期,每年清明至4月10日左右育苗企业开始供应首批厚壳贻贝苗种。颗粒一般以40万粒左右/斤为标准。养殖户购苗后在海区中暂养至7月中、下旬,即可完成将苗种从口袋取出移至苗绳包苗工序。

但是2021年首批苗种的供应比以往推迟了50天左右,颗粒在120万粒左右/斤,比往年偏小很多,且价格是去年的8倍之多。

因为延期与颗粒偏小,导致养殖户分苗时间推迟到9月底、10月份。适逢遭遇7月份“烟花“,9月份”灿都“两个大台风,造成较大的苗种损失。

到2023年,有一部分养殖户会因为苗种接不上,出现海区空缺现象。

造成厚壳贻贝苗种青黄不接的现象,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一、根据各育苗场技术员反馈的信息,近两年福建方向大力发展海带养殖,海带养殖海域的水质给厚壳贻贝育苗带来较大影响。本该四月份可以供应的头茬苗几乎95%死亡。

二、厚壳贻贝苗种培育期大约在三个月左右,随着其他贝类的市场不断拓展增加,像花蛤苗种的培育期只需要15天左右,且花蛤的需求量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从育苗成本和经济效益考虑,各育苗场转营花蛤,美国螺等其他贝类苗种为主营业务。

三、根据后继追踪养殖户反馈了解的情况,5月30日,6月25日所进的二批厚壳贻贝苗,均出现花蛤及其他贝类幼苗。尤其6月25日那批厚壳贻贝幼苗,更是出现大量花蛤、蚌类等各种贝类垃圾。(苗种情况详见附件照片)这些现象也佐证了因水质、气候、其他贝类培育等各种因素下所造成的厚壳贻贝苗种育苗风险。

因此,如何补齐厚壳贻贝苗种培育短板,有效保障苗种供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建议:

(1)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制订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厚壳贻贝苗种经营秩序。

(2)增加苗种自给率,扶持本地厚壳贻贝苗种培育项目的建设。

(3)保护本岛礁野生贻贝资源,禁止无序滥采,保障我县本地厚壳贻贝种质基因的延续。

(4)探索解决贻贝苗种供应瓶颈的新路子,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苗种供应危机。


主办单位: 县海洋与渔业局
会办单位: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答复意见:

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 11 号提案答复的函

嵊海渔局提〔2022〕2 号

戎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苗种市场管理,有效保障苗种供应的建议》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县养殖业发展的关心,现将建议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我县位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交汇处的东海之中,丰富的渔业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58 年,枸杞乡渔民徐金福率先将厚壳贻贝幼苗进行人工移植试养,取得成效;1973 年,采用了筏式人工养殖试验,获得亩产 3.8 吨的可喜成绩,开辟了海水养殖的新途径。2010 年,“嵊泗贻贝”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批准在韩国注册成功,成为嵊泗县首个在国外成功注册的国际商标;同年嵊泗县被中国渔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贻贝之乡”。虽然养殖业发展成效明显,但苗种供求关系的矛盾逐渐显现。

1、苗种质量参差不齐。以利用外来苗种为主,每年需从福建、宁波等地装运苗种。由于贻贝养殖依赖外来苗种的倾向日趋严重,使得在苗种供应数量和价格方面受对方控制。同时,苗种的质量受海域水质环境变化影响较大,海域适应性、抗病性等方面难以得到保证,苗种质量不可控。此外,个别中间商利用外来苗种的大量购入图谋暴利,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较恶劣的社会影响。

2.苗种监管不够到位。之前由于存在职能交叉,苗种质量安全问题无专门的质检部门管理,贻贝苗种质量检验报告、出厂证明及经营许可证等需要联合执法进行管理。养殖户遭遇苗种质量或数量问题,无专门的维权部门可以投诉。

3.本地苗种供应不足。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贻贝产业在育苗方面虽取得较大突破,已具备一定的培育基础和能力,但厚壳贻贝苗种的生产还极其不稳定,我县只有两家可以育出厚壳贻贝苗种,无法满足养殖需求。

为逐步解决我县苗种管理存在的诸类问题,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我县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严格贻贝苗种销售管理 。由县海洋与渔业局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进行执法,继续加强对苗种经销行为的管控,检查苗种许可证、药残报告、营业执照和交易规格报告,加强对经销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经销户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苗种质量和养殖户合法权益。通过智慧养殖平台,掌握与完善苗种生产和苗源进口等相关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切实保障养殖户的基本权益。

二是加强贻贝种质资源研究 。继续推进厚壳贻贝良种场二期建设项目,增加育苗水体,确保种质资源场顺利运行。力争通过 3~5 年时间,使得贻贝苗种培育在生产能力、苗种质量和供应价格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浙海大、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开展合作,推进贻贝选优选育试验,研究开发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品种优良的新品种,提升优良种苗综合生产能力,满足贻贝养殖生产的需要。开展贻贝产业技术攻关,与宁波大学专家结对团队科技特派员,围绕嵊泗县贻贝产业发展相关问题及需求,进行产业化研究并提供技术指导。

三是健全行业团体标准 。实施贻贝养殖、鲜活产品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聘请第三方机构舟山市标准化研究所,从标准化专业的角度,设计完成了“嵊泗贻贝绿色养殖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标准体系框架。已研究制定完成《养殖贻贝苗种质量标准》《养殖贻贝鲜活产品分类分级标准》《养殖贻贝冻品质量标准》三个标准,并予以发布。

四是提高野生资源数量。大规模开展贻贝苗种增殖放流工作,恢复野生厚壳贻贝资源,修复生态环境。加强对岛礁资源及近洋资源的管理保护力度,防止人为肆意采伐破坏。不仅有助于保护野生厚壳贻贝资源,也有效地促进了其他生态种群恢复。

再次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

2022 年 6 月 24 日


影响范围: 请选择
审核通过单位: 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