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9004/2022-29140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县政协办 |
生成日期 | 2022-09-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001008009004/2022-29140
县政协办
2022-09-07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9-07 16:41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政协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2034号)关于促进人才吸引和扎根的建议 | |
类型: | 政治建设方面 |
领衔人: | 姚博仁 |
附议人: | 无 |
建议内容: |
人才是促进地区和国家不断进步的永恒动力,开发人才、培养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目标、实现我们伟大中国梦的必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县正处高质量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和特色美丽海岛的建设时期,对于人才的渴求愈发迫切。 一、现状 嵊泗地处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海岛县,来往通行主要依靠船舶,人口小、海岛多,是一个最为典型的海洋大县,陆域小县,人口老龄化和外流现象严重,造成“岛内人才往外跑,岛外人才不愿来”的双重困境,人才梯队青黄不接。2020年,我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71人较上年增长152人,其中高级职称275人,中级1348人,初级1848人。人才输入模式除常规的招考模式外,主要来自定向培养计划和人才引进计划。 二、问题 1、人才吸引难。受海岛地域、经济环境和科研条件等因素制约,人才引进工作存在诸多先天不利条件,交通布局、产业运作、资源集聚等弱势环节使得嵊泗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随着列岛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嵊泗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专业技术岗特别是教育和医疗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每千人仅拥有医生3人,人才问题始终制约着海岛的发展。 2、人才“扎根”难。嵊泗交通出行不便,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偏远外岛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本就比较单薄,人才来到嵊泗工作生活后,无法满足其休闲娱乐社交等精神文化需求,缺乏良好的工作引导和氛围打造。长此以往,难免产生离开嵊泗去外发展倾向。 三、建议 1、以人为本,广招天下英才。客观条件的限制固然难以逾越,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单单依靠人才政策,更要想人才之所想,让人才来嵊生活工作无忧,打造嵊泗招贤纳才的积极形象,同时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聚,搭建产业生态链来引导、吸纳人才;不能仅仅依靠重金高薪引进人才,既要重“引进”更要重“培养”,建立起嵊泗籍生源培养长效机制和外来人才储备数据库,提前为嵊泗短缺且引才较为困难的专业储备人才。 2、既要“来之”又要“安之”。要形成能让人才茁壮成长、安定生活的土壤,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周期性组织人才交流会,交流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体会,提高人才在嵊工作中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要着力用好、用对人才,安排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同志进行帮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事业吸引人才;要关心好人才,关注人才所需所求所想,打造安居乐业环境,满足其休闲娱乐活动需求,助力外地籍人才尽快融入嵊泗、“扎根”嵊泗,以情感留住人才。 |
主办单位: | 县委组织部 |
会办单位: | 县人力社保局、团县 委 |
答复意见: |
嵊泗县委组织部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34号提案答复的函 嵊委组提〔2022〕1 号 姚博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人才吸引和扎根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办理, 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 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大动能,近年来我县以政策红利拓宽引才渠道,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更大力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力人才成长成才。 一是创新引进模式,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实施优质生源引进2.0 计划,针对博士生、10 所名牌大学毕业生放开户籍、专业限制,2021 年引进人才 13 名,其中名牌大学 5 名,2022 年又对具有紧缺职业资格证书的重点高校毕业生不限户籍、专业直接引进。加大嵊泗学子回引力度,推进“家乡观”提升行动,搭建就业信息动态发布平台,鼓励引导嵊泗学子回乡工作,2021 年共招录大学生 657 名,同比增长 58 %。进一步优化本土生源定向培养模式,提升培养生源素质,2021 年定向培养嵊泗籍应届高中毕业生 21 名,其中 600 分以上 3 名。探索用旅游资源换人才服务,柔性引进高精尖人才、银龄人才,常态化引入浙、沪名医名师来我县开展服务。 二是加大人才激励,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围绕“六大”产业人才需求,加强产业人才培育,精选各领域 52 名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研究生 14 名,成立产业研究组,以产业攻关助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正向激励,实施新一轮(资深)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海岛石艾人才评选,评选新一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18 名,资深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9 名。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发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传帮带”作用,培育后备民生人才。加强对人才的关心激励,县委书记与各类人才面对面座谈交流,收集人才各类诉求并及时帮办。 三是完善人才保障,创优人才最佳生态。关注人才“关键小事”,加大人才生活保障力度,人才食堂迁入机关食堂,在中心城区新投用 51 套漫城人才公寓,人才当天即可食堂用餐和拎包入住。加快政策兑现效率,由原来的年度兑现提速为常态化兑现。持续推动人才联谊自组织建设,协同团县委等部门常态化开展各类人才活动,开展外来人才“融入感提升”行动丰富人才在嵊业余文化生活,吸引更多人才在嵊扎根安家。 感谢您对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以后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的人才工作更上一层楼! 中共嵊泗县委组织部 2022 年 6 月 28 日 |
影响范围: | 请选择 |
审核通过单位: | 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