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索引号 | 001008009004/2022-29155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县政协办 |
生成日期 | 2022-09-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001008009004/2022-29155
县政协办
2022-09-08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9-08 16:06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政协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2038号)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 |
类型: | 文化建设方面 |
领衔人: | 沈日儿 |
附议人: | 孙俞峰 |
建议内容: |
近年来,我县文化艺术事业在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和县文旅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品牌文艺活动创建、文艺精品力作培育以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成效。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县文学、音乐、书法、美术和摄影等9个艺术门类的协会组织,依托优秀文艺作品为载体,承载着党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在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正向引领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县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比如,不同协会之间精品力作的产出量、影响力、艺术修养及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竞争力与其他县(区)协会相比还不够强;近十年来,省级及以上获奖的精品数量甚少,省级及以上会员发展后劲不足,在人才队伍培养和品牌项目培育等方面缺乏务实管用的机制制度体系;各协会在开展各类培训和展示活动等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和场地等基础性保障,等等。因此,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文化艺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突出强调要“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为我县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人才培育才是创作不竭的动力,只有精湛的艺术才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因此,我们要认真剖析问题根源,紧密结合县情实际,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当前,进一步助推我县文艺事业发展已是弦上之箭,恳请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以研提相应落实举措。为此,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一、筑牢文艺根基,强化特色发展 (一)持续擦亮“嵊泗文艺名片”。文艺特色是蕴含本土独特的精神标识、理念智慧和气度神韵,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具有嵊泗海岛特色的“嵊泗渔歌”“嵊泗渔民画”已在全国文艺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嵊泗这个海岛县增添了一股遥远、美丽又神秘的文艺气息,成为了我县宝贵的艺术财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金名片”逐渐在褪色、衰退。近年来,在我县宣传、文联和文旅等相关部门的帮助和关心下,文艺充分发挥了其独特的艺术与社会价值。实践证明,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人才队伍建设和艺术精品创作,一手抓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持续筑牢嵊泗文艺特色根基。同时,要不断深入挖掘其他具有“海岛味”“嵊泗味”和“新时代味”的文艺作品,迭代更新和发扬创新特色文艺。 (二)培植创新“嵊泗群众文艺”。在新时代,判断文艺作品是否为社会所用,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人民群众是否成为“剧中人”“剧作者”“画中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要秉持扎根人民的原则底线,走进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线,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颂扬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近年来,各乡镇社区积极响应培育“嵊泗群众文艺”的时代号召,在文艺干部的带动下创作了大量富有底色的文艺作品,切实推动了我县海岛群众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我们要将文艺事业下沉基层,培植具有群众心声的文艺作品,采用文艺融合的多种形式,塑造打磨草根化和缺乏一定艺术性的文艺作品,积极打造优秀的群众文艺,用群众的艺术服务群众。这既是对我县文艺事业品质与形态的突破,也是专业素质得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更是响应了文艺事业服务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加强队伍建设,培育文艺人才 文艺人才是文艺事业发展的创新动力和宝贵财富。目前,我县具有影响力的文艺精英已屈指可数,各文艺协会普遍存在后备力量薄弱、新生人才储备不足等现象,加之缺乏科学系统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艺人才的培育成长。对此,要逐步建立“嵊泗文艺人”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建议如下:一是要建立文艺人才培养资源库,全面掌握目前我县文艺人才缺口。在各协会推荐人员与专业指向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人才培养中长期计划;二是制定人才发展预期目标定位及阶段性目标,形成可评估化的自我专业评价内容,着重关注过程性成长与发展;三是积极对接市级及以上专业人士予以专业指导与帮助。各协会定期汇报培养进度与成效,研提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跟进措施;四是定期举办新生代、骨干文艺青年专业展示与评比活动;五是适当引入稀缺文艺人才,助力我县文艺事业的发展。上述举措可以全方位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为嵊泗文艺培养优良的人才种子。 三、创新文艺机制,打造嵊泗新文艺 “嵊泗新文艺”不仅是一种文化口号,更是一种文化追求与精神,其中的“新”特指创新文艺机制。县文联要围绕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笃行致远,切实做到有新行动、有新对策、有新成效。对此,建议如下:一是要建立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定期举办文艺作品展示与评比活动,结合人才培养机制,达到以赛提质、以评增效的正向效果;二是建立团队管理机制,定期学习借鉴和交流分享优秀团队管理经验;三是积极争取文艺精品创作、评比和展示等专项资金和场地资源,有力保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四是要建立文艺精品评选、推送和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创作激情,确保文艺精品的质量与数量取得新突破。 “嵊泗文艺新气象”指文艺事业新形态、新格局、新突破。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创新文艺传播方式也将成为挑战文艺工作的新问题。因此,要从各类文艺领域出发打造具有学术性、人文性、鉴赏性和公益性的文艺项目,通过开设网络作品展示、艺术精品鉴赏、开辟“海那边”艺术沙龙、“人、渔、景”创作心悟专栏等线上线下方式,切实加强文艺传播力,拓展文艺传播面,进一步增强文艺效应。 |
主办单位: | 县文广旅体局 |
会办单位: | 县委宣传部 |
答复意见: |
嵊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 38 号提案的答复 嵊文广旅体提字〔2022〕9 号 沈日儿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我局收悉后,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了相关会议,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文化竞争力不强,精品力作不多”的问题。近年来,我局积极推动海岛文化基因由“解码”向“用码”延伸,实施文化标识基因解码、保护传承、精品创作、场景赋能、品牌传播等系列行动,依托五龙乡、黄龙乡省级民间艺术之乡开展嵊泗渔歌、渔绳结传承活动,举办嵊泗渔歌歌词征集大赛,制作嵊泗海洋剪纸、嵊泗渔歌两个短视频,参加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短视频大赛。 二、关于“人才队伍培育力度不够”的问题。一是在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工作方面,我局结合各乡镇需要,在继续落实县级文化部门紧缺人才定向培养人员的同时,自 2018 年始,连续四年每年设置 2 名定向培训名额,实现定向委培人才全覆盖本县所有乡镇文化员岗位,有效稳定乡镇群文队伍。目前第一、二批定向委培人才已入职。二是在专业文化人才的引进方面,积极制定人才优惠政策,适当放宽文化人才标准,向实用性倾斜,引进不受户籍限制的创编导表类紧缺人才。排摸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组织嵊泗渔歌等艺术类别的专家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如嵊泗县文化馆馆长沈利兵作为嵊泗渔歌传承人招收徒弟两名,通过举办收徒仪式,师徒互签协议,新徒行拜师礼、敬拜师茶等环节,借助名师带徒的载体,成功搭建一个培育文化人才的平台。三是在业余文艺团队的培育方面,两年一度举办嵊泗县“民星动舞台”业余文艺团队大比武系列活动,通过单个节目选送及专场演出举办的比赛方式,对参赛文艺团队进行星级评定,比武成绩将作为评定团队送戏下乡星级及年底业余文体团队等级评定的主要依据,提高业余文化团队演出质量和管理水平。每年一度开展全县业余文体团队等级评定,根据团队全年工作,评比精品团队、一级团队、二级团队和三级团队四个类别,扶持特色业余文体团队自我发展。 三、关于“品牌培育机制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要丰富文化繁荣的载体,必须重点打造群文活动品牌,一是持续培育“美好生活.全民乐和节”群文品牌,围绕高品质、高参与两个维度,创新活动内容,比如民星动舞台、优秀剧目引进、新年音乐会等方式,充分发挥业余文体团队积极性,形成“四有”新态势,让各年龄层群众都能融入城市文化生活。二是深入打造“一乡一品”节庆品牌,重点打响东海五渔节、枸杞贻贝文化节、花鸟灯塔艺术节、渔民开捕节、港口旅游文化节等节庆品牌,创新节庆嘉年华模式,做好节庆+旅游文章,使居民和游客均能共享海岛文化的魅力。三是以“阅动嵊泗”为主题,创建星空朗读、宿有书香等阅读平台,多渠道促进全民阅读。四是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围绕传统节日和文化主题日等,组织开展节日民俗系列活动,传承传播优秀文化。 四、关于“各协会资金及场地基础性保障不足”的问题。县内各协会、团队等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层次需要覆盖面较广的培训活动及培训场地。近年来,我局依托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设施,开展舞蹈、音乐、美术等培训班,多源化提升群众参与度。同时大力推进渔民画创研中心和传承人工作室建设工作,旨在以工作室为辐射点发掘与培养人才,建成嵊泗渔民画、渔歌、渔家服饰、海洋剪纸四个工作室,制定工作室管理制度,保障工作室运转经费,制定奖惩考核机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群文爱好者参与,培育嵊泗渔俗文化人才,提高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度。每年对业余文艺团队进行评定,每个类别的团队有相应补助。依托送戏下乡平台,每年开展政府采购文艺演出对文艺团队进行经费扶持。 另外,我们还将根据您的建议,制定计划,通过“三打造”达到三个目标推进嵊泗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是打造一个嵊泗文化标识。我们将加快推进浙江文化标识培育工程,根据 2021-2025 年浙江省文化标识建设计划任务书,重点推动浙江文化标识“嵊泗渔歌”培育项目,计划举办 LOGO设计征集比赛、2022 年“渔歌新唱 岛韵海味”嵊泗渔歌进景区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嵊泗渔歌在景区的视频投放、渔歌演出进景区、渔歌培训、渔歌比赛等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渔歌传唱氛围,使嵊泗渔歌成为在全国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海洋文化金名片。 二是打造一个人才培育发展的平台。我们计划打造“民星动舞台”人才展示平台,主要内容为通过业余文艺团队大比武,将我县表演团队的综合素质量化,进一步加强文艺人才的培育与提升。计划对接省市专家,以文化馆等县级文化设施为基地,开设文艺培训班。计划建立“隐形翅膀 童行时光”海岛美育志愿队,开展美育研学活动及下东部小岛开设美育课堂,培育挖掘文艺人才。 三是打造一个三级联动的数字化文艺空间。今年计划投入150 万元,推进嵊泗县文化馆提升工程,主要包括软件平台的建设及硬件设施的配置,通过对整个文化馆硬软件设施的建设,建设数字文化馆平台、文化资源库,并打造直录播教室等文化馆线下智慧体验设施等,另外,联通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实现图书馆线上线下服务的全网络、全终端、全资源的深度融合,以县级文化设施为辐射点,向各岛扩展人文空间,从多个维度建设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网络。 我们再次感谢您对文化事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为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出谋划策。 嵊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 年 6 月 28 日 |
影响范围: | 请选择 |
审核通过单位: | 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