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30 16:19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嵊泗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紧紧围绕 “合力构建和谐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 目标,以立德 树人为根本,以公平优质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 现代化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教育发展体系,进一步深化教 育发展内涵,进一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 环境。积极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制定 了《嵊泗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了创建时间表和路线图,经过宣传发动、全面推进、巩固 提高三个阶段,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协 调、优质发展得到了有力推进。2013 年 6 月第一批通过全国义 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评估认定,2016 年 1 月第二批通过浙江 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评估认定,2018 年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发展 水平监测全省排序第 8 位,2020 年省政府对县区人民政府教育 履职考核评价获得 A 等。

一、主要成效

(一) 投入保障优质发展。

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县 财政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各类教育专项经费均列入财政预 算。制定出台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教师专项活动经费和中小学食堂临时用工补助等政策。2019 年—2021 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投入达 9.54 亿元,其中财政拨款 9 亿元,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分别增长 8.50%、7.85%、7.73% 。落 实国家和省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政策,确保中小学教 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同 职称外岛学校教师比本岛学校教师年平均收入高出23000 余元, 切实稳定外岛教师队伍。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保障机制, 建立公用经费 10%的培训费预算制度,同时足额安排教师工资 总额 3%的专项培训经费,其中的 30%安排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组 织,70%按人均核拨学校,用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支出。实行 教科研经费补助机制,每年安排30 万元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支出。 同时,安排海岛教育精进计划 50 万元,用于名师、骨干教师、 新锐教师的培养培训支出。

(二) 办学条件优质均衡。

县域内学校布局科学合理,规模适度,实行省定标准班额 办学。提升育人空间建设与教育信息化水平,城乡义务教育学 校建设实现“四统一 ”,所有学校硬件设施设备都达到省定标 准。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 设、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教育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美丽学 校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各项重点工程均列入政府投资项目, 并得到全面实施和有力推进。 目前,我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创建通过率 100% ,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地建成率 100% ,B 级及以上等级食堂创建率 100% ,寄宿制学校热水淋浴工程完成率 100% , 中小学美丽校园建设市级优秀率 100% 。全面实施义务 教育学校专用教室提升工程,充分满足学生拓展性课程的选择 性教育,提升校园育人空间功能。教师机配备率、班级交互式 多媒体配备率、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均达到 100%。海岛学校资 源均衡配置得到有力保障,海岛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得到有效体 现。

(三) 师资配置均衡化。

高度重视师资配备,每年用足用好教师编制。明确规定以 高于全省义务教育编制标准的 1:3、1:4.2 的班师比核定小学、 初中教师编制。 同时按学年统筹提出各学校教职工编制的分配 方案及调整建议,报县编办备案后组织实施,切实解决海岛学 校因规模小、岛屿分散、交通不便所带来的诸多教师配备和使 用上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拓宽新教师招聘渠道,建立了中小学 教师定向培养和外岛小学教师定向招聘长效机制,近几年来共 定向培养义务教育阶段教师 50 余名。加大体育及艺术教师的招 引工作,近几年共招引艺体教师 20 余名,有效补充了义务教育 学校艺体教师数量,并从源头上提高了艺体教师的专业素养。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做到 100%随转人 事关系,建立常态化“双下沉”制度,完善城乡教师双向交流 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师资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使渔村 孩子共享优质师资成为现实,带动了外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提高。

(四) 教育管理精细化。

积极构建有显著特色,符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际需  要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文  化的管理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有力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实施与户籍改革相配套  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籍管理办法,规范电子化学籍管理,完  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的政策措施,严格转学、休学  手续,有效控制学生择校现象。规范办学行为,坚持依法治教、 依法治校,以章程为载体,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双减” 工作各项要求,设立举报电话,建立“双减月报告”制度和“督  学责任区”制度。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定期组织办  学行为专项督导与随机检查,建立学校教育视导、课程督查和  违规行为通报等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杜绝有偿  家教。着力构建有效德育课程,深化小班化教学,推进基于“学  在思维”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加强劳动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与学生近视预防工作,积极开展研学等社会实践  活动。完善激励竞争机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完善激励竞争机  制和评价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 教育质量优质化。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 担。落实全面育人目标,制订并实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关于构建有效德育课程体系与实施指导意见》,切实加强思政课建设,建立新型家校合作关系,持  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已有 80%学校通过市级“文明校园”验  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扎实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开展德育精品课程和德育品牌项目  评选,定期开展德育工作研讨会与班主任沙龙活动。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星级文明班级”的创建,有效  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进一步规范学科质量监  测和学科专项素养测试,及时召开各学科质量分析研讨会。加强薄弱学科指导,定期组织教学视导活动。“学为中心”的小班化课堂正在形成,“学为中心、深度学习、学科素养”的课 改理念成为教学主流思想。课堂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满堂灌” 已让位于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学生开始从“被动接受”真正走向“ 自主发展” 。义务教育段学科质量明显提升,乡镇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改善,近三年来中考成绩优异,县总分平均分均  位列全市第一。县域教育公众满意度调查一直处于全省中上水  平,2021 年度浙江省基础教育生态监测获得 A 等。

二、主要问题

一是教育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一些 差距,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县域内不同程度存 在,生源外流现象较为明显,特别是外岛乡镇小规模学校生源急剧萎缩,学校办学效益难以充分体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教 育资源浪费。

二是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综合竞争实力总体 较弱,教育管理水平、教育工作机制、教育创新能力还不能很 好地适应教育规律和教育发展需求。

三是教育软实力的发展滞后于教育硬件设施,教师整体素 质和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缺少名师名校长。

三、今后对策

(一) 进一步实现义务教育高品质发展。

继续大力做好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落实政府保障主体责任、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等三篇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文章, 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对照创建指标补齐补好我县义务教育的发 展短板和制约瓶颈。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智慧校园建设。 要把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均衡水平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优质化、均衡化教育需求,真正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 优教的转变。

(二) 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实施更加 优惠的招引政策、更加灵活的招引办法和更加充足的储备机制, 切实解决教师招引难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稳步 实施海岛教育人才培养精进计划,推动教师素质整体提升。深化全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促进优秀师资向渔农村学校、薄弱学 校流动。优化教师绩效分配机制,改革原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设立办学水平业绩考核奖,突出向教育教学一线、 向业绩突出 教师倾斜。

(三) 进一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 德育工作体系。完善学校育人模式,坚持以德为先、五育并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学生成长导师制,大力发展素 质教育,坚持把体育、美育作为刚性要求,把劳动教育融入立 德树人全过程。建设好全县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让海岛 孩子在素质教育上不落伍。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课程 改革,推进区域教育品牌孵化。实施基于县域物化主题的综合 课程,开展中小学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与国际理解教育,切实提高全县义务教育质量和公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