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信息

发布时间:2023-11-30 10:12

信息来源:县海洋与渔业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1.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1_page_1.jpeg

12_page_1.jpeg

2.施工单位工作职责

13_page_1.jpeg

3.施工单位主要管理制度(港口清淤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确保港口清淤施工安全,保障员工人身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教育培训

1. 所有员工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熟悉各项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 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方法、危险源辨识等。

3. 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安全技术方案

1. 施工前,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方案,明确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要求。

2. 安全技术方案应报公司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备案。

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方案实施,不得擅自更改。

四、安全检查制度

1. 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应每月至少一次,特殊时期应增加检查频次。

2. 检查内容应包括:施工船舶安全防护状况、员工安全防护情况、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等。

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建立整改台账,跟踪整改情况。

五、船舶施工管理

1. 施工现场配专人、专船,对施工区域周围水域进行安全警戒。

2. 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提前与业主单位协调、沟通,密切配合业主单位,对施工船舶合理调配。

3. 对于施工区影响作业的区域,可在船舶进出和完成装卸货物后方行进场施工,以降低对营运船舶的最大影响和码头的施工作业。

4. 建立项目部调度室为协调中心的协调机制,港调部门、码头生产作业单位、引航站、施工单位间做好衔接和配合工作。

六、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期所有船舶产生的油类、油性混合物,含油污水及其他污水,船舶垃圾、废弃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均不得排入海域。

2. 施工船舶产生的含油废水、固体废弃物必须收集并送到岸上进行处理。在船上设立废油水回收桶,由经海事部门认可的单位接受处理。

七、应急救援措施

1.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程序和资源调配方案。

2. 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八、事故报告处理

1.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 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 建立事故档案,对事故处理情况进行备案和归档,供公司内部管理和上级监管部门查阅。

5. 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对于涉及刑事责任的案件,应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6. 对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查找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同时加强内部监督和考核评价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度。

7. 对于涉及到重大人员伤亡或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同时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4.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23_page_1.jpeg

123_page_2.jpeg

123_page_3.jpeg

123_page_4.jpeg

123_page_5.jpeg

123_page_6.jpeg

123_page_7.jpeg

123_page_8.jpeg

123_page_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