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嵊泗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3-11-07 12:13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四个最严”为统领,确保食品安全包保机制全面落实,确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依法依规上链可追溯,确保不发生食品药品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舆情,确保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积极参与全省“浙里食安”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试点建设,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先行。为全面推进共富特色之路实现新突破,为奋力谱写“两美嵊泗”现代化海岛县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一、突出责任落实,进一步健全食药安全责任体系

1.压实党政同责。构建权责清晰、分层分级的属地管理责任体系,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按照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照单履责。落实食药安全联席交流机制,常态化开展重要信息共享、重大问题联合督办、区域性风险隐患联合研判等工作。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全区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体系。(责任单位:县食药安办、各乡镇)(以下均有乡镇职责、不再一一标注)

2.落实包保制度。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实“三张清单加一项承诺书”制度。开展包保工作督查,优化落实约谈、通报和督办机制,包保关系建立率、承诺书签订率、督导完成率动态保持在100%,进一步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责任单位:县食药安办)

3.压紧企业责任。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管理人员,配备率达到100%。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通过严惩重处警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风险防控责任。(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4.推进示范创建。巩固深化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高质量做好跟踪评价工作。持续推进基层食药安办分级分类管理,五龙乡、黄龙乡、枸杞乡、花鸟乡创成四星级食药安办,实施乡镇食安办星级动态评价。推进落实食用农产品乡镇网格化监管机制。(责任单位:县食药安办)

二、突出互联互通,打造食药安全追溯体系

5.健全食品安全闭环追溯体系。推动实现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全品种赋码,肉类、进口水果等重点品种应用全覆盖,推进大型连锁商超、全县农贸市场对接应用“浙食链”。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深化“浙农码”合格证与“浙食链”的对接,实现“农田到餐桌”全贯通。(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海洋与渔业局)

6.推进药品全程智管。做好“药品安全在线”“黑匣子”“浙里药店”等应用的推广覆盖工作。完善“舟药智管”系统功能,持续落实覆盖率100%。(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7.推进 GM2D 赋码应用。深入推广嵊泗全域范围内二维码迁移,加速GM2D赋码、升级、应用向多产业、全链条目标推进。从特色试点企业扩面到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和工业产品生产企业,争取赋码率达100%;通过对“新型海水养殖浮球”赋浙品码,贻贝原产料赋浙农码,打造可全程溯源、全程监管的“全周期”贻贝全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三、突出依法从严,加强食品药品全程监管

8.深化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攻坚。加大重要节假日期间检查巡查力度,开展节日热销食品专项抽检,及时核查处置不合格食品。以“迎亚运、保安全”为抓手,聚焦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网络平台企业、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等,开展食品安全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和乳制品、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等行动,推动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问题治理。持续开展以“绿剑”农资打假、“瘦肉精”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农兽药销售监管。围绕基本药物、疫苗、中药饮片、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等重点产品和环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海洋与渔业局)

9.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全程管控。推进耕地土壤污染源防治工作,持续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持续加强食品生产领域安全风险排查防控,开展重点地产食品风险隐患治理。组织开展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推动贯彻落实《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力度,全面接入浙江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智能监管系统。提高易腐垃圾回收占比,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海洋与渔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嵊泗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10.严打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深入实施“铁拳”“亮剑”“药剑”行动,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组织查办一批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加大大案要案侦办力度,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主观故意、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人员依法严厉处罚,实施食品行业从业禁止。开展“昆仑”“剑锋”专项行动,突出打击食用农产品领域多发性“潜规则”、食品非法添加,餐饮环节制售劣质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以及制售假药劣药等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督管理等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海洋与渔业局、县法院、县检察院)

11.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监管。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实行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将抽检不合格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将相关市场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深化药械化经营领域分级分类信用管理,健全信用惩戒机制。(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四、突出风险治理,打造食药全过程治理闭环

12.强化风险闭环管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将小品种纳入监测和整治范围,种养殖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量达到1.4批次/千人。持续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测,市场监管环节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药物抽检量45批次。加强部门信息通报与风险会商。(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海洋与渔业局)

13.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构建县乡两级应急联动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队伍和设施装备建设。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工作质量。(责任单位:县食药安办)

14.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专业监管执法能力。加强食药专业执法队伍建设。强化食药监管人员培训,不断更新食药安全监管干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监管技能等相关知识素养。开展基层协管员、网格员培训,强化企业“两员”队伍培训考核工作。(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五、突出惠民利民,提高群众食药安全满意度

15.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进一步压减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批(办理)时限,提高新版电子许可证覆盖率和应用率。全面开展“餐馆开办、马上就办”指导服务工作。(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16.进一步深化阳光建设。推进“阳光工厂”建设,全县学校食堂持续保持智能“阳光厨房”,外卖餐饮行业“阳光厨房”安装率和在线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17.进一步办好民生实事。开展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提升行动,建成养老机构食堂“阳光厨房”2家。推进学校“食堂智治”应用,90%以上学校食堂实现基础信息、人员管理、电子台账、校园陪餐等8个模块常态化使用。推进食品小作坊五化综合治理改革,新培育“5S”现场管理的标准作坊2家,传递民俗、传承文化的精品作坊2家,生产加工过程可视的阳光作坊7家,新培育CCP智控食品生产“阳光工厂”6家。创建城乡放心农贸市场1家。新增民生药事服务站1家。(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

18.进一步打造放心消费环境。深化食用农产品风险隐患闭环管理改革试点,强化社区生鲜门店食品安全规范化治理。以高风险食品和食用农产品、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高风险人群保障为重点,开展“迎亚运、保安全”食品安全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加强旅游景区、客运场站、进出口等领域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海洋与渔业局)

六、突出共建共享,深化食药安全共治格局

19.深化责任保险制度。加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进力度,集体食堂、农村集体家宴、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参保比例达到 100%,积极推进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参保。完善“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服务队伍、食品安全义工队伍、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县食药安办)

20.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基地建设,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平台,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专业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四个你我”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安全用药月”“药械化安全科普宣传周”“浙里点检”、保健食品、农兽药安全使用等宣传活动,传播食品药品安全文化、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好食品药品安全故事。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促进社会共同关心、共治共享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单位:县食药安办、县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

21.强化舆情监测处置。加强舆情监测,有效处置网络谣言。及时发现苗头性、潜在性风险,对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发声,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实事求是公布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网信办)、县市场监管局]

22.加大反食品浪费力度。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倡导节俭风尚,推广典型经验,曝光负面案例。实施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督促食品销售企业严格落实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要求。以婚宴、自助餐为重点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倡导节俭风尚,推广典型经验,曝光负面案例。(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