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8 14:44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今年以来,洋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支持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以司法所综合改革为契机,成立洋山法治保障中心临时党支部,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升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一是以“四落实”为突破,助力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前列。落实司法所长列席镇党政工作会议,司法所全面参与乡镇涉法事务相关会议;落实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委专题汇报议题,镇主要领导每年至少听取两次法治建设专题汇报;落实司法所履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开展“执法+监督”行动,实现行政执法全环节监督,促进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落实行政争议点对点服务,设立洋山镇行政复议服务点,为群众反映执法问题、化解执法争议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途径。
二是以“四个一”为支撑,筑牢矛盾化解全域防线。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一张网”。全镇共有各级调解委员会6个,“洋山阿伯”调解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室3个,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覆盖的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凝聚人民调解员队伍“一条心”。全镇共有人民调解员共41人,其中专职4人、兼职37人,市等级调解员16名。绷紧矛盾纠纷排查走访“一根弦”。把矛盾纠纷化解与民情恳谈工作相结合,把风险隐患信息收集与民情工单收集相结合,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条链”。依托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采用红、黄、绿“三色分流”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个门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解决”。今年以来,全镇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5起,涉及金额共计66.17万元。
三是以“四举措”为牵引,点亮特殊人群“引航灯塔”。扎紧社区矫正“篱笆墙”。落实落细日常监管,实现社区矫正网格巡访机制;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中点验及警示教育活动,明确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安全界限。加强涉海涉渔对象数字化监管。积极依托社区矫正“青鸟”执法平台、矫务通、守界者、海之矫等数字化程序,强化对海上就业矫正对象点对点管理。注重特殊人群心理矫治。设立社区矫正学习室,加强社区矫正人员正面教育和法律学习。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与社区矫正对象、归正人员谈心,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
四是以“四融合”为抓手,提升法治服务精准水平。“法治+文化”拓展阵地建设。组织法治大讲堂、法治文艺表演等创新的“道地场”普法形式,打造以文化礼堂为圆心的“一公里”法治文化圈。“法治+服务”加强法治素养。组织开展亚运法治宣传月、“12.4”国家宪法宣传月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在全镇上下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法治+民主”提升治理能力。推动社区(村)完善“五议两公开”、“阳光驿站”等民主机制和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制度。目前全镇有省级民主法治社区4个,市级民主法治村1个,实现了民主法治社区(村)全覆盖。“法治+数智”促进数字化建设。大力推广远程法律咨询、“公证E岛通”等应用,为海岛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线上法律服务,实现群众维权足不出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