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586299686X/2023-29805

  •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 组配分类:

    统计分析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经济发展上新阶 共富建设开新篇 ——2022年嵊泗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1 14:49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项风险挑战,嵊泗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积极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落地、充分显效,全力打赢稳进提质、除险保安攻坚战,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增长稳健向好,经济总量持续提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增速排全市第二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8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6.0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63.2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1.4%、20.0%和48.6%。

(一)渔业经济稳中有进,养殖产量较快增长。

2022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43.00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由于减船转产工作推进,实现20.28万吨,小幅增长0.9%;海水养殖产量22.73万吨,增长8.3%。分品种看,捕捞渔获物中产量以小黄鱼、虾、带鱼、蟹为主;增幅以梅鱼、海蜇、马鲛鱼最高;养殖产量中贻贝产量22.38万吨,增长8.4%,比重达98.5%。全年渔业总产值增长6.8%。

(二)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支撑作用强劲有力。

工业增速位居全市首位。得益于风电项目全面投产以及小洋山片区工程对混凝土需求的增多,全年规上总产值实现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96.6%;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0%,增速位居全市第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三大主要行业均实现快速增长,产值分别达到10.95亿元、2.85亿元和1.13亿元,分别增长1.2倍、74.3%和28.5%。全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5%,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1.6%。

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在承接项目的持续推进下,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幅度,全年有4家企业实现产值破亿。2022年,全县资质建筑业企业共实现产值1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参与GDP核算的省内建筑业产值10.09亿元,增长26.7%;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3%,对GDP的贡献度达到14.0%。

(三)服务业呈恢复趋势,行业门类表现不一。

在3.17本地疫情以及周边城市疫情多点散发的影响下,我县服务业受到一定冲击,但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的统筹推进,服务业总体呈现恢复态势。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5%,较前三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占三产比重超四成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幅从前三季度-7.2%上升至持平;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幅从5.8%上升至7.2%。1-11月,23家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1.04亿元,同比下降17.8%,降幅较前三季度(1-8月)收窄9.3个百分点。

二、投资消费协同发力,支撑经济平稳向好。

(一)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回升,内部结构逐步优化。

面对海上风电等重大项目投资释放完毕的压力,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一季度的9.2%下滑至上半年的-15.0%,但随着扩投资优结构攻坚行动的实施,县内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推进,前三季度投资增速回升至1.0%,同时,在上海LNG站线、小洋山北侧作业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等百亿项目开工建设的拉动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2%的增幅。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增长18.9%。投资结构更趋合理,工业企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4.9倍;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2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较去年实现零的突破。

(二)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限上批发业表现亮眼。

202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限额以上2.33亿元,增长9.8%。批发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27.4%,其中限上销售额在新增企业的拉动下,达到115.97亿元,增长45.9%。零售业在新增单位及消费券等多重因素的拉动下,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1.7%。住宿业、餐饮业在超预期的疫情影响下,营业额仅分别增长3.5%和2.3%。

三、先行指标回升向好,要素保障总体稳定。

(一)存款余额破百亿,不良贷款再降低。

202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在非税资金、社会保障基金等广义政府存款和消费意愿下滑导致住户存款趋向定期化的双重加持下,迈上百亿台阶,达到116.24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单位存款38.24亿元,个人储蓄存款74.32亿元,分别增长21.5%和21.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短期贷款16.56亿元,中长期贷款101.25亿元,分别增长21.6%和7.8%。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0.25%下降至0.18%,位居全市首位。

(二)电力消费较稳定,利用效能有提高。

2022年,全县全社会用电量6359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全行业用电55779万千瓦时,增长0.2%。分行业看,第一产业82万千瓦时、第二产业6515万千瓦时,分别增长10.8%、4.6%;第三产业49181万千瓦时,小幅下降0.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813万千瓦时,增长8.4%。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从上半年的1.6%上升至前三季度的3.3%,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三)港口生产稳发展,客货运降幅渐收窄。 

2022年,全县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0680万吨,比上年增长5.1%。分港口看,绿华减载平台增长93.2%,马迹山矿石中转基地基本与上年持平,申港石油储运码头下降19.2%。集装箱吞吐量2391.19万TEU,比上年增长4.8%。全年客运量701.83万人,比上年下降11.2%;货运量2841.51万吨,下降11.9%,但降幅均较前三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水上客货运周转量和路上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9.3%和1.0%。

四、共富建设扎实推进,发展质效有所提升。

(一)留抵退税政策直达,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自4月以来,全县积极推动留抵退税直达快享,全年完成留抵退税1.78亿元,其中新增政策留抵退税1.35亿元,占75.9%。实现财政总收入12.39亿元,比上年下降0.9%,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10.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亿元,同比下降1.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35亿元,增长21.5%,增幅较2021年提高21.1个百分点。其中,民生支出增长14.0%,增速较高的依次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科学技术支出。

(二)助企纾困落地见效,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全面承接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减负降本量大面广,力度空前。“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累计减负降本额2.1亿元,降低用工成本987万元,降低融资成本197万元,惠及企业数量55718家次。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5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倍;收入利润率为25.7%,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55.62元,比上年下降19.32元。

(三)创业扶持力度加大,稳定就业取得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实施“创业扶持计划”,推行“三位一体”创业扶持模式,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万,扶持创业310人、带动就业620人。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举办返乡入乡创业带头人培训班,进一步拓展创业思维,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全力推进稳岗就业,坚持分类施策,闭环帮扶,精准匹配,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33%。

(四)社会保障形势稳定,老有所养病有所依。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启用县康养中心,失能失智老人实现集中照护,拓展老龄健康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实现困难群体应保尽保。2022年,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2795人,参保比例为97.04%,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分别为20579人和34037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729人,参保比例达到99.27%,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分别为28122人和35607人。

(五)共同富裕稳扎稳打,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85元,比上年增长5.1%,居全市第二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54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49元,增长6.8%。城乡收入比从2021年的1.48:1进一步缩小至1.45: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95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58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185元,分别增长5.0%和7.1%。从恩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分析,城镇居民为35.52%,达到富裕水平;农村居民为43.75%,达到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总的来看,2022年,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以及疫情、俄乌冲突“两大变量”的复杂环境下,嵊泗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密集出台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以“稳”压舱,全力打好稳进提质攻坚战,确保了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推动全县经济稳进提质、行稳致远,助推嵊泗走好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