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乡镇动态
黄龙乡:民族团结一家亲 凝心聚力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3-02-15 20:33

信息来源:黄龙乡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黄龙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细落实,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共促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学习,形成民族团结共识。从学习教育入手,组织干部职工同各族群众共同学习党的理论政策,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各族群众观看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并开展研学交流。积极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各族群众得到第一手国家大政方针解读。各族群众纷纷表示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动融入大家庭,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齐努力!

强化交流,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依托非遗渔绳结、船模、黄龙碱水粽等本地特有的文化载体,将各族文化符号形象有机融合,邀请各族群众参观渔俗馆、船模工作室,细看近年来黄龙乡发展变化。开展交流研学,在活动中与当地群众交流感情,不仅让各族群众感受到非遗的魅力,还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邀请县级非遗传承人徐志利讲述渔绳结产生的背景,教授渔绳结工艺品制作方法,让各族群众更直观、深刻地了解黄龙过去的历史和生活劳作场景,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将优秀的渔俗文化保留下来,同时教授一技之长,她们可通过制作渔绳结周边产品为自己带来额外经济收入。元宵节,黄龙乡邀请各族儿童家长参与元宵花灯亲子制作活动,让小朋友更近距离的体验民俗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各族群众通过分享各自民族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深入治理,共促乡村振兴之势。借助民主协商、道德评议会等基层治理活动,邀请各族群众“变客为主”,共同商讨黄龙乡在乡村振兴路上碰到的难题和解决的措施,并带动身边的村民学习村规民约、文明行为条例,促进文明乡风。发动各族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和村干部、老党员、渔嫂、新乡贤一起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参加网格宣传,使其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下一步,黄龙乡将继续组织各族群众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学习党的理论政策、体验本地的特色文化、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提升各族群众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促进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向着民族团结进步、乡村全面振兴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