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586299686X/2023-29825

  •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 组配分类:

    统计分析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风电点燃新引擎 工业经济结硕果—2022年嵊泗县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9 08:43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2年,面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超预期变化,嵊泗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多项重要指标领跑省市。

一、工业经济彰显强劲动力

(一)规上工业生产保持高位增长。

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4.9亿元,比上年增长96.6%;规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比上年增长67.0%,高于全省9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46.0个百分点,增速均居省市首位。从全年走势看,规上工业经济呈现连续高位态势,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68.2%,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4和51.9个百分点。

(二)新动能引领持续显现。

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倍,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3%;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5亿,比上年增长3.9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4.0%;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6%,增速位居二区二县第2位。

(三)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5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倍。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0.3%;农副食品加工业转亏为盈。规上工业收入利润率为25.7%,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55.62元,比上年减少19.32元。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基础薄弱仍需夯实。

全县规上工业企业除国网外,均为小微企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链短。行业结构不优,41个工业大类仅涉及3个行业大类。传统水产品加工企业,多为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规上工业效益增长主要依靠海上风电企业的拉动,整体发展势头不足。部分企业亏损情况依然存在,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7.3%。

(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未实现零的突破。

自2018年数字经济成为浙江省“一号工程”以来,舟山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制定出台了《舟山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2022年全市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5.7亿,比上年增长8.2%。分区县看定海区、普陀区和岱山县分别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2亿元、1.3亿元和1.3亿元。但我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仍未实现企业、产品零的突破。

(三)技术创新力度不足未能形成规模。

近年来,我县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依然不足。2022年我县规上工业研发费用投入126.7万元,比上年增长80.0%,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仅为0.7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任重道远。

三、对策建议

(一)助推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中柱山小微园区、中心渔港小微园区建设,推动企业集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充分发挥“共富工坊”作用,通过创新协同、共同发展,鼓励引导集群相关联企业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增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强化制造业创新支撑,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研发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二)助推惠企政策落地,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延长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时间,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缓解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减轻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组织和引导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开拓线上销售业务,增强知名度,提升经济效益。实施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助力规下企业向规上企业跃升。

(三)助推工业项目建设,激发工业增长动能。

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投产的工作力度,瞄准以氢能开发、低碳来料加工为主的绿色工业项目,推进新能源、临港加工等产业项目建设,加快“马迹山混矿项目”“大洋山海工基地项目”“上海LNG站线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实现早投产、早达效、早入库,尽快转化为新增长点,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