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嵊泗县立足青少年群体法治需求,以课内课外一体、校内校外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多层次、多载体、多角度深化青少年普法工作,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新质效。
一、聚合普法力量,响应顶层设计“集结号”。坚持统筹谋划,明确校园普法主体责任,将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择优选聘“三官”法律专业人才担任全县12所中小学、职教中心法治副校长,实现辖区内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依托“八五”普法讲师团师资力量,制定“菜单式”青少年法治课程涉及7个专题14节课,将青少年集中学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相结合,拓展和提升学生法律认知水平。在青少年成人仪式、学生毕业典礼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进一步坚定青少年法治信仰。
二、擦亮普法品牌,打好法治宣传“组合拳”。以“青阳未检”品牌塑造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法治专题讲座进学校、进课程活动,推进特色“流动式法治课堂”下悬水小岛30余场,受教育人数5000余人。加强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沉浸式”开展模拟法庭,“零距离”参观“两院”。围绕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反诈主题,强化青少年“第二课堂”法治教育,善用法治诗歌朗诵、法律知识竞答、法律图书阅读等传统方式长知识,巧用手工作品创作、法治游戏体验等新颖载体增趣味,累计开展活动18场次,着力营造踊跃学法、全面知法的良好氛围。
三、搭建普法平台,筑牢文化阵地“风向标”。建有集未检讯问室、心理辅导室、亲情谈话室和法治宣讲室功能为一体的未检普法工作室,满足办案、辅导、心理治疗和法律宣教等功能需求,接待群众参观来访10余次。全县各乡镇建成规模性宪法法治主题公园、广场、文化墙等法治景观8处,通过法治典故、法律箴言、法治谜语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群体在休闲游览中了解和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根植法治理念。做优做强“嵊小鱼”“法小螺”“法小贝”新媒体普法品牌,精准打造海岛特色网络普法阵地,充盈全民学宪法、网络安全、网络文明、全民反诈等法律法规微视频蓄水池,不断延伸普法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