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922586299686X/2023-30316 | ||
组配分类 | 统计分析 | 发布机构 | 县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23-05-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11330922586299686X/2023-30316
县统计局
2023-05-29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05-29 10:16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为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服务大局,客观反映市场主体对我县营商环境的评价情况,嵊泗县统计局依托“浙江民调在线”数字化平台,在4-5月开展了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形成报告,助力全县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基本情况
本次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了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和人文环5个维度28项指标(见表1)。通过“浙江民调在线”数字化平台精准推送问卷60份,最后获取有效问卷40份。按所属行业分,工业企业12家,建筑业企业4家,批发零售业企业4家,住宿餐饮业3家,交通运输业企业7家,其他服务业企业10家
二、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分析
(一)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满意度逐步提升。
近年来,嵊泗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比学赶超,积极推进最优营商环境建设,陆续出台了《建设最优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加快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嵊泗县建设最优营商环境工作督查督办制度》等文件,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诚信、可预期的良好县域营商环境。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的得分从2019年的74.64分逐步提高至2021年的83.23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4.6%的样本企业对本地区营商环境评价为基本满意及以上,其中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比重分别为46.0%、18.9%和29.7%;不太满意比重为2.7%、不满意比重为0%,说不清比重为2.7%。与上一年相比,64.8%的企业认为嵊泗县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29.7%认为明显改善、35.1%认为有所改善);27.0%企业认为无明显比变化,无企业认为所有恶化或明显恶化(见图1、图2)。
(二)经济生态位列第一,政务环境较为薄弱。
按照满意100分、比较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分、不太满意50分、不满意20分的方式赋分,五大环境总体满意度得分均在85分以上,其中满意度最高的为经济生态环境(89.63分),其次是法治环境(88.57分),之后依次为人文环境(88.15分)和市场环境(87.59分),满意度最低的为政务环境(85.63分)(见表2)。
1.政务环境:政务服务满意度总得分为85.63分,五个维度中排最末位。分细项看,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海关通行效率(91.14分)、开办企业流程(90.40分)、纳税服务(90.10分)、企业注销流程(89.63分)、不动产登记流程(88.33分)、办理建筑许可流程(87.37分)、纾困政策针对性、执行性、获得感(85.90分)、移动办事便利度(85.47分)。从比重看,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主要集中在移动办事便利度以及纾困政策针对性、执行性、获得感两个方面。
2.法治环境:法治环境满意度总得分为88.57分,五个维度中排第二位。分细项看,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知识产权保护(92.52分)、市场主体退出机制(91.76分)、执行合同(如解决商业纠纷等)(90.92分)、综合行政执法(如柔性执法、企业合规改革等)(87.66分)。从比重看,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主要集中在综合行政执法方面。
3.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满意度总得分为87.59分,五个维度中排第四位。分细项看,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政府采购履约率(92.08分)、信用浙江和政务诚信建设(如政府守诺)(91.73分)、公共资源交易(如招标等)(90.90分)、公平竞争监督效能和“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机制(90.47分)、市场准入开放程度(89.61)、境内外民营及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和支持扶持(88.63分)。从比重看,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主要分布在公平竞争监督效能、“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机制、境内外民营及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和支持扶持三个方面。
4.经济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满意度总得分为89.63分,五个维度中排第一位。分细项看,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用地保障(92.39分)、金融服务和用电、用水、用气(88.81分)、现代交通物流便捷高效程度(87.51分)、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服务和治安情况等)(87.21分)、人才资源丰裕度(84.56分)。从比重看,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主要集中在现代交通物流便捷高效程度和人才资源丰裕度两个方面。
5.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满意度总得分为88.15分,五个维度中排第三位。分细项看,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88.71分)、政府机关作风建设(86.41分)、营造尊商亲商安商良好社会氛围(85.62分)。从比重看,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主要为尊商亲商安商良好社会氛围不够浓郁。
总的来看,企业对我县营商环境五个维度的各细分项评价得分均在80分以上。但调查结果也集中反映出我县在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例如纾困政策针对性、执行性较弱,企业获得感有所欠缺;移动办事便利度、民营及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柔性执法、人才引进及培养、交通物流要素保障以及尊商亲商氛围营造等方面都需进一步改进提升。
(三)企业需求重点关注,优化提升势在必行。
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最期盼本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三项政策分别是“继续加大减免税费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信用担保、拓展融资渠道”和“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等对企业的各种干预”,分别有78.38%、32.43%和29.73%的企业提出上述需求。此外,“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和“补贴研发和创新”两项政策也有较高票选,比重分别为24.32%、18.92%(见表3)。
规模不同的企业需求重点不尽相同。除减税降费外,我县规模较大的企业首位需求更偏向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和“加大政府有效投资”;小型、微型企业的首位需求集中在资金、成本方面,如给予研发创新补贴、降低融资成本等。
三、对策建议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进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系统优化我县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嵊泗美好嵊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岛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推动服务再升级。积极推进各级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合理设置综合办事窗口,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实行窗口无否决服务,建立首席代表服务制,推广全程帮办、容缺后补等便利化措施,积极探索培育一些相对规范的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代理企业办理各类业务。迭代升级海岛特色商事领域“办证服务3.0版”,持续推进商事登记“办事不出岛”“办事不进岛”。纵深推动数字化改革,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为支撑,开设更多高频政务服务线上办理事项,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健全减负降本长效机制及企业服务机制,大力推进惠企政策直通快享,打造全县统一的涉企政策发布平台,完善政策发布、宣讲、兑现全流程,实现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
(二)维护企业合法权,推动法治再升级。保障法律供给,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快速响应机制,畅通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司法救济渠道。规范执法行为,深入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广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推动各领域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具体化、标准化,拓展执法监管“一件事”,清理取消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设定的罚款事项,推进企业合规改革高效运行。加强部门间协同监管,精简对企业的多头冗余管理,实施计划性执法,避免因执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给企业带来困扰,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
(三)公平公正开放发展,推动市场环境再升级。放宽市场准入标准,扩大外商投资范围。贯彻落实市场准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不单独对负面清单以外行业、领域设置附加条件及准入门槛。透明监管标准,创新监管方式。全面公开监管制度和标准,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监管公正性,形成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四)保障资源强供给,推动经济生态再升级。丰富人才资源,精准化、多样化、柔性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快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拓展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对接,协调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多渠道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资源配置,督促金融系统推陈出新,丰富和拓展产品供给。建强基础设施,持续加大海岛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提升交通内联外畅水平,建成县域“一小时交通圈”和对外南联舟岱、北通上海、融入长三角都市圈的交通格局,着力保障电、气、水、土地等企业发展基本要素,为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硬”环境。
(五)营造尊商亲商好氛围,推动人文环境再升级。强化宣传引导,鼓励县级媒体主动做好企业家和企业品牌的报道,弘扬新时代广大浙商的创业创新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搭建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的平台,常态化开展亲清直通车系列恳谈会、“三服务”等活动,疏通、畅通政府与企业沟通渠道,靠前服务、排忧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不断深化清廉民企示范企业建设活动,“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万家民企评银行”等调研活动,搭建亲而有度清而无忧的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