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K14932066/2023-30260 | ||
组配分类 | 政策解读 | 发布机构 | 县经信局 |
生成日期 | 2023-05-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K14932066/2023-30260
县经信局
2023-05-09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05-09 15:11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一、制定背景
为进一步推动“八八战略”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等具体要求落地见效,加快夯实海岛县域特色制造业产业基础,尽快提升我县制造业综合实力。依据《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和舟山市“155”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要求,特制定《嵊泗县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二、实施依据
《方案》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舟山市“155”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为主要依据。
三、制定过程
《方案》由嵊泗县经信局起草,经过书面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https://www.shengsi.gov.cn/art/2023/4/3/art_1229418050_59036594.html)、合法性审查、集体研究决定等程序后制定,符合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
四、主要内容
《方案》共三个部分,主要包括: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了主要思路和主要目标。
提出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主要抓手,统筹推进空间腾换、招大做强、企业优强、品质提升、数字赋能、创新强工六大行动,加快构建形成具有海岛鲜明特色的制造业产业体系。明确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稳步提升,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10%左右,培育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累计建成小微企业园2个.基本形成以东部贻贝特色产业、中部水产精深加工、西部清洁能源及海工装备为主要格局的海岛县特色制造业产业体系。
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主要包括6个方面共20项任务。
一是实施空间腾换行动,优化制造业发展空间。重点是着力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加快园区有机更新和扩容利用,经批准实施的项目,在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容积率宜高则高,一般不低于1.5,产业平台的规划工业用地容积率上限指标一般不小于2.0,有条件的项目试点探索2.0以上容积率;建设特色产业平台,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区块开发建设,重点打造马关中柱山小微企业园和新中心渔港经济产业园区,累计建成小微企业园2个;实施产业集群梯度发展,继续做特贻贝加工产业。依托新中心渔港经济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水产精深加工产业。围绕新兴产业,重点打造未来经济增长极。
二是实施招大做强行动,夯实制造业发展根基。着力谋划招引重大项目,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力争每年新招引落地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3个以上;实施技术改造投资工程,加快推动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改造,每年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个以上,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7台以上,在高能耗产业中积极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加快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建立“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推进计划”的工作体系。力争每年推进实施投资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个以上,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2%;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优化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迭代“浙里办”营商专区,优化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无感监测”闭环机制。
三是实施企业优强行动,提升制造业效率效益。重点是着力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力争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以上,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培育营业收入超亿元以上企业5家以上,实施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程;深化链长制实施,梳理培育一批LNG产业、清洁能源、海工装备、氢能产业、临港装备、水产精深加工等今后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领域,持续培育壮大重点企业和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协同全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提升县外末端配送、营销等综合性服务功能。
四是实施品质提升行动,打造我县制造业名片。着力提高制造业质量水平培育各级质量奖企业10家,培育企业首席质量官2家,引导5家规上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快企业标准创新发展,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开展对重点产业产品对标达标工作,对县内规上工业企业、部分服务业企业开展标准监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平台,布局一批核心专利、基础专利、标准必要专利。进一步拓宽专利快速预审产业范围,提高知识产权“快保护”能力。
五是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引领制造业变革重塑。重点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产业大脑”建设应用,积极引导产业集群达到一定规模的开展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2个以上,积极引导新兴产业企业打造智能工厂,鼓励传统行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试点;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县外行业级和区域级平台与我县企业紧密互补合作,实施数字赋能行动。
六是实施创新强工行动,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重点是着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 2027年组织实施硬核科技攻关项目 10项以上,解决关键核心技术10项以上;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进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技术和产品开发,实施首台(套)提升工程;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应用网上技术市场3.0版,技术交易额突破1亿元;加快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加强与科研院所在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主动搜集挖掘合作项目,促进县域产业发展需求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精准对接。聚焦产业发展技术短板,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第三部分是政策措施。
明确了集中财力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加强用地保障、加强用能保障、加强人才支撑、健全工作体系等6项政策措施,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相关政策措施延续到2027年。在财政支持上,聚焦支持推动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型、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企业梯度培育、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