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海洋塑料垃圾源头管控,构建“蓝色”海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8-15 10:07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嵊泗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关于加强海洋塑料垃圾源头管控,构建“蓝色”海湾的建议
类型: 城建环境资源保护方面
领衔人: 陈国军
建议内容:

近些年来,洋漂垃圾正成为困扰嵊泗的一大问题,引发了影响市容、污染环境、干扰渔业生产等负面效应。在种类繁多的洋漂垃圾中,以塑料垃圾的破坏力最强。相关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塑料不能被生物分解,而且在长期的太阳辐射、海水侵蚀等物理、化学作用下,塑料垃圾会被逐渐分解成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微小碎片被浮游生物和鱼类等误食,能长时间滞留在生物体内,并在食物链中发生转移和富集,最终回到人类的餐桌上,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聚焦嵊泗,我县作为一个海岛县,拥有8700多平方米公里的海域面积和将近600公里的海岸线,日益凸显的海洋塑料垃圾问题,也对社会、经济、生态造成多重不利影响,也与我县聚焦生态保护,打造“蓝色海湾”的目标相违背。纵观我县海洋塑料垃圾,究其主要来源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海上排放。在渔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中,海上各类船舶生产及作业不可避免会生产塑料生产垃圾、旧渔具及渔网等其他塑料废弃物,但受船舱空间、生产成本及部门监管等因素限制,海洋成为了这些垃圾最便捷的收纳地。以我县渔船为例,目前绝大部分渔船都没有垃圾处理的相关设备,各个渔港、码头也基本没有垃圾回收的相关配套设施,加上大多数渔民环保意识淡薄,使得渔船上的塑料垃圾无法进行有效处理,基本上都抛弃于海上及港口。此外还有随着洋流漂移而来的外来塑料垃圾。另一方面是陆地排放。大部分海洋塑料垃圾是从陆地上流入海洋的,随着国人消费水平爆炸式地增高,但垃圾处理设施却没有跟上,导致陆地塑料垃圾通过下水道、排水口等进入到海洋环境当中。

尽管我县有关职能部门已为防止和减少废弃塑料等海洋垃圾采取了不少措施,做出了不懈努力,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清除海洋垃圾成本高,且水分含量大,陆上的垃圾处理单位不愿意直接接受海洋垃圾,而海洋垃圾的前端处置设施又基本为零。二是清理力度不够,海域面积大,塑料垃圾流动性强,仅靠我县2艘小型作业船进行打捞和清理,很难把这些垃圾打捞上岸。

对此,我认为要解决海洋塑料垃圾问题,应该从被动的“末端治理”向主动的“源头防控”转变,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垃圾的排海量,才是大幅降低海洋塑料污染的关键,即进一步加强对塑料垃圾的监管。为此,我建议:

(一)进一步扩大“限塑令”的使用范围。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更为严格的塑料产品使用规定,扩大限塑令的覆盖品种和区域,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及快递塑料包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有序禁止、限制,建立推广与使用新型材料的奖罚机制,大幅减少塑料在生活、生产领域的消费。

(二)进一步完善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快重点港口、码头、养殖区和滨海旅游区等热点区域塑料垃圾分类防控,为后续有效处置奠定硬件基础。将滩湾和近岸海域漂浮垃圾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体系,定时定点进行收集、清运和规范处置。

(三)进一步落实监管处置工作的长效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完善滩湾和近岸海域漂浮垃圾监管处置工作的联动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和保障,探索货物航运、渔业生产和海洋旅游行业塑料垃圾回收的奖惩激励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海事、渔政现场巡查和监管,及时查处船舶和海上作业人员向海洋排放垃圾的行为。

(四)加强“海漂垃圾”源头管控的舆论宣传。在船舶安全培训、船员面对面教育等过程中,加强对海上作业人员的废弃物管理的引导和规范,逐步提高他们环保意识;组织志愿者到渔港、码头、涉海旅游区和生活集聚区宣传普及海洋垃圾危害及防控知识,开展常态化清洁海岸、清理垃圾的志愿服务工作,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清洁海滩行动;通过新闻媒体和宣传渠道,以多种形式宣传规划,引导广大群众关心与支持海洋垃圾源头管控工作。

主办单位: 市生态环境局嵊泗分局
会办单位: 县市监局,县海洋与渔业局
答复意见:

嵊泗县“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 4 号建议(意见)答复的函

陈国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海洋塑料垃圾源头管控,构建“蓝色” 海湾的建议》已收悉。您的提案对我们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   了合理的建议,我们表示由衷感谢。现将建议(意见)中涉及的

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 一)持续深入海上环卫工作。自《舟山市建立海上环卫工 作机制实施方案》印发以来,我办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部署,制定 《嵊泗县建立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建立部门联动、日常监管、长效保洁三大工作机制,各乡镇建立海漂垃圾打捞、湾滩问题巡查、湾滩垃圾清运三支保洁队伍,总人数达 195 人,各 乡镇部门配备海漂垃圾打捞船共计 7 艘,垃圾清运车共计 12 辆, 巡滩无人机 1 架,海漂垃圾清理能力进一步加强。2022 年共清 理垃圾 400 余吨,其中清理塑料垃圾 102.6 吨,进一步维护了海洋环境。

(二)持续深化部门协作机制。各乡镇、部门密切配合,协 同推进,指导属地乡镇做好湾(滩)清洁工作;县综合行政执法 局负责上岸后的生活垃圾统一收运,负责查处陆域乱倒垃圾等违 法违规行为;县海洋与渔业局负责常规海漂垃圾海上收集处置工 作;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督促落实客运站、客运船、交通码头、港 口、货运码头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县文广旅体局负责督促落实 A 级景区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配套建设垃圾收集等等。2022 年巡护、保洁总计 3790 次,巡护、保洁岸滩总长度 787.38 千米。

(三)持续加强垃圾源头管控。一是海上排放问题,482 艘 渔船上已安装了船用垃圾桶,用于县内渔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各 类垃圾的储存回收。今年,计划在原有垃圾回收装置基础上,根 据“千船引领、万船整治 ”工程要求,在 40 艘引领船上完成“垃 圾分类垃圾桶 ”的配备。商船垃圾由嵊泗腾达船务清仓有限公司 集中接收,固废外运至定海,生活垃圾收运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上岸垃圾落实垃圾分类,将建筑垃圾与金属等可回收物分离后, 将大块塑料与大块木料运输到碧海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处理,剩余部分运输到垃圾中转站进行转运,转运后到定海团鸡山进行末端处置。二是陆上排放问题,严控陆源垃圾入海,结合垃圾分 类工作,提升各乡(镇)垃圾治理水平。加强对相关单位及人员 的宣传、教育和督导,禁止非法向海域抛撒、倾倒、排放污染物。 各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上述行为,从源头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实现陆海统筹。

(四)持续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六五 ”世界环境 日、“世界水日 ”、“全国海洋日 ”等契机,开展海洋科普知识 的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海洋知识,增强群众保护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 时,面向船员印发有垃圾清理收集热线的宣传名片,并在两艘海 漂垃圾清理船上张贴宣传标语及热线电话标牌,潜移默化向渔民朋友宣传海洋保护的观念。

二、下步改进措施

结合您提出的四点建议,下步,我办将坚决提高政治站位, 扛起整治责任,以改善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维护湾滩生态安全为 目标,切实抓好湾滩生态保护和湾滩垃圾监督管理等工作,着力打造美丽海湾,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一)加大整治力度,严格落实“限塑令”。以农贸市场“限 塑 ”提升工程为重点,切实加大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力度,有效在 源头遏制海洋塑料垃圾。一是在市场内设立固定的可降解塑料袋 批发点,建立统一购物渠道,统一农贸市场塑料购物袋的货源单位、袋品规格和质量标准,截至目前已分别集中采购 25 万只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袋和 10 万只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二是在农贸 市场范围内市场举办方对市场经营户实施“限塑 ”守信承诺和失 信惩戒机制, 目前全县农贸市场已经有 14 户经营户因违规使用 不合格塑料袋被停业整顿处理,收缴相关塑料袋近 30 公斤。同 时积极开展专项、双随机等各项执法检查,重点做好进货溯源和质量抽样检测,截至目前,已经立案查处 1 起“ 限塑”案件。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采取“ 以奖代补 ”的  方式,对各乡镇“两面一线 ”治理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考核良  好以上的乡镇进行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专门用于“两面一线 ” 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湾滩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湾滩保  洁队伍建设,按规定开展湾滩日常巡查保洁工作,及时清运湾滩  垃圾,确保责任片区湾滩整洁干净。未安排保洁力量的湾滩由各  地自行组织力量开展定期清理,并落实问题清单的闭环整改。推  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快重点港口、码头、养殖区和滨海旅游区等热点区域塑料垃圾分类防控。

(三)落实监管职责,紧抓问题整改。根据嵊泗实际,并结 合海上环卫工作机制相关要求,制定下发 2023 年度《嵊泗县近 岸海域“ 两面一线 ”污染整治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各乡镇海 面、滩面和海岸线管理职责,严格落实分片包干制度,形成“一 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工作机制,巡逻人员每月定时上报巡 滩日志,保证各乡镇湾滩巡滩护滩工作常态化。同时,将积极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确保各乡镇监督电话畅通,鼓励社会公众反映海漂垃圾问题。最后,要严肃执法查处,对在岸线随意堆积垃圾、向海洋违法倾倒垃圾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查处。

(四)加大宣教力度,做好舆论引导。统筹传统媒介和新媒 介,加强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力度,拓宽宣传途径, 同时积极协同嵊泗县彩虹环保志愿者协会、嵊泗县岛城志愿者协 会等社会团队,组织志愿者到渔港、码头、涉海旅游区和生活集 聚区宣传普及海洋垃圾危害及防控知识,开展常态化清洁海岸、 清理垃圾的志愿服务工作,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清洁海滩行动, 把海洋保护宣传工作做实、做深、做活,围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垃圾危害宣传等专题,做好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海 洋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引导公众履行社会责任,在全县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嵊泗县“ 五水共治”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 年 5 月 31  日

(联系人:洪天琦,联系电话:0580-***9760)

影响范围: 县级
审核通过单位: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