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重塑民宿产业 书写新时代海岛“共富经”

发布时间:2024-01-16 11:22

信息来源:县发改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嵊泗县秉持共同富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协同发展、共建共享,深耕海岛民宿产业,充分发挥民宿产业在引领发展、富民增收、实现共富等综合带动作用,推动民宿产业先富带动后富,释放民宿产业共富效应,逐步探索形成了民宿产业经济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截至2023年,该县民宿经营户942家,行业从业人员6000余人,约占该县渔农村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45:1,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做法成效

(一)坚持改革创新,高质量打造先富样板。以花鸟乡为先行,出台《花鸟岛定制旅游民宿纳管标准》《花鸟旅游示范岛民宿等级划定标准》,创新“一个规划设计、一套规则管理、一个平台营运”的“花鸟模式”,推出“掌上花鸟”小程序,提升游客旅行体验。整合各类资源,结合海岛特色和休闲业态,积极推动民宿+业态融合发展,增加民宿特色化和辨识度,在全域探索“+海鲜”“+文创”“+研学”“+非遗”等多元化试点工作。在全省首创民宿综合体概念,引导扶持单体民宿向多元化、规模化方向转型发展,提升民宿品质和经营收入。目前已认定左岸屿、山乘汐野等5家民宿综合体,户均年收入达到150万元以上。构建精品美宿、主题民宿、普通渔宿1:3:6三元架构,实施民宿扩中提低行动,每年启动50家普通渔宿提质升级,分类指导普通渔宿向主题民宿和精品美宿升级。

(二)坚持协同发展,团组式带动后富群体。积极拓宽民宿各类就业渠道,以“1对1”“1对N”等形式,推动困难群众与民宿业主结对帮扶。如花鸟乡发挥党建引领民宿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困难群众年收入增幅达40%-50%;嵊山民宿协会组织84家民宿,提供173个就业岗位,平均月收入5500元左右。以民宿为基点壮大关联产业,开设“碧海金沙海鲜街”“田岙烧烤城”“慢生活街区创意街”等旅游夜市;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全新推出“新音乐+新露营+新农趣+新乡宿”的运营方式。充分挖掘渔农村闲置资产,灵活运用收储、租赁、置换、出让等模式,在黄龙乡东咀头试点推进宅基地及农房有偿退出机制,75户渔农户宅基地、11040平方米农房全部自愿有偿转让给村集体。引入国有资本、社会资本、返乡青年投资发展海岛民宿产业。

(三)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共同富裕融合格局。坚持生态立县首位战略,按照“一村一品、连线成片”的发展思路,推动民宿产业与特色村落、景区村庄建设共同发展。打造东海五渔村沿海景观线等5条美丽风景线,培育形成基湖村、高场湾村、石柱村等7个民宿集聚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民宿为展示窗口,大力推进文化进民宿行动。如五龙乡田岙村打造了28家渔民画主题民宿,将渔民画嵌入民宿外墙、装饰物中,有效推广了海岛非遗文化。以民宿集聚区为节点,以陆岛交通为连线,全面升级海岛交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水上客运票务改革,对外开发上海方向、宁波方向水陆联运班线,对内打造“一日遍览多岛”的跳岛游线路,主要岛屿内贯通旅游景点、旅游村客运专线,开通民宿集聚村夜市线、夜宵线区间班车,为旅客提供全天候交通服务。

三、经验启示

(一)突出目标导向,高起点谋划。以民宿产业迭代更新、重塑变革为指引,先后出台《关于下发嵊泗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缩小收入差距领域)2021年度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关于促进民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嵊泗县民宿等级划分认定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加速民宿运营智慧化、民宿业态多元化、民宿品质高端化,努力构建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二)突出结果导向,立体式运行。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以鼓起群众的“钱袋子”为导向,通过定向帮扶,着力带动身边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区域联动发展,着力焕发周边业态活力;通过政策指引统筹打造,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全县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58%,同比增长10%。

(三)突出过程导向,全方位推进。以民宿产业为基点,全盘带动各战线整体跃迁提升。通过实现民宿“一处美”撬动村庄“一片美”,推动生态共富;通过非遗文化、艺术元素、法治融入等多元主题打造,推动文化共富;通过分析改革交通痛点难点堵点,破解制约民宿发展的不良因素,全力保障民宿产业高质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