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002643384W/2024-29557

  • 发布机构:

    枸杞乡

  •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枸杞乡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4-01-18 16:30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枸杞乡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枸杞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建设,锚定贻贝产业岛发展定位,感恩奋进、实干争先,努力打造富有枸杞特色的共富成果。截至目前,我乡水产品总量19.13万吨,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元,新招引落地开工0.2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新增地方税收2980万元,新增“四上”企业16家,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考核要求。成功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国家级“和美海岛”“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省级样板、“最佳海岛休闲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2023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聚焦政治铸魂,推进主题教育、锤炼政治品格。坚持政治建设首位度,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夯实“书记抓、抓书记”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各项工作。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开展专题研究会8次、业务培训6次,下村指导12次,推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夯实“红色根脉强基系统”,与市机关事务局达成党建联建三级联动机制,深化交流共促,开展地标美食贻贝菜肴展示活动,有效拓宽销售增收渠道,《以党建联建赋能小岛贻贝产业发展》获评三级支部党建联建“帮办解难”优秀工作案例一等奖。抓牢意识形态主动权,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建设,建强宣讲队伍,讲好海岛共富好故事,传播枸杞共富好声音。抓实“石榴红”民族品牌,积极培育双向奔赴的山海文化。常态化开展“三月三”、海岛共富技能培训班等特色活动,打造民族活动阵地,完成“山歌绕着渔歌飞”民族歌曲制作,努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以“千万工程+旅游经济”模式为抓手,已吸引农创客12人、乡贤30人返乡创业,充分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安全生产、船舶整治、“三小”事项、民生各领域常态化监督。推进“牧岛清风·贻路向廉”品牌建设,创建干斜村市级清廉村居示范点,破除基层“中梗阻”难题。

(二)深化“严管厚爱”,提升能力素质、锻造过硬队伍。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念好“选、育、管、爱”四字诀,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制度,完善全周期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推动干部监督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党政班子带头表率,按规及时上报个人重要事项变化情况,专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严格实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公开公示、组织考察、集体研究、任前谈话等程序和要求,今年来提拔干部13名,交流调动3名。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加强综合素质提升,常态化开展“师徒结对”“揭榜挂帅”“珞青杞航”等系列活动,提升队伍战斗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形成长效持续的监督约束,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开展“明德守法、完善自我”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抓实作风建设,出台《枸杞乡重点工作闭环落实“542”机制(试行)》,构建交办提醒、承办落实、催办跟踪、办结反馈工作流程,锻造“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六力六为”新作风。

(三)践行共富先行,助力强村富民、构筑和美海岛。坚持党建统领,探索高质量发展“蓝海牧岛”的有效路径、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出台《枸杞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周通报+月总结+季度考核”的审议会商机制,专班化运作推动共富成果落地见效。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件大事”,围绕三个“一号工程”,创新建立重点工程项目进度“日调度”机制,强力攻坚“小岛你好”17个市级考核项目、2.81亿投资计划,各项建设成效获市、县领导肯定。深谋产业振兴,全力培育市场主体,新增四上企业16家,其中实体企业13家。

(四)聚焦“三大产业”,全面提质增效、擘画牧岛蓝图。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突出“技术创新”,争取省“农业双强”项目,开展自动包苗机及船载式海上原位机械化采收清洗技术研发,成套设备投产后可提高效率4倍以上。突出“项目引领”,成功引进、落地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有限公司,并建设完成一米八贝类产业园。目前相关贻贝产品已上线上海、杭州、合肥等130家盒马鲜生门店,单位售价达到29.9元/盒,较原先同类产品售价提高300%以上,有效保障了渔民致富增收。深化数字化改革应用,实现贻贝养殖经营服务应用全面升级,金盟贻贝数字渔场入选2023年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基地)认定名单。努力打造海洋碳汇示范,完成全市首笔海洋碳汇项目交易意向签约,成功开启贻贝蓝碳富民新路径。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推动海岛民宿产业多元化发展,新建高端民宿6家,“微改造精提升”民宿10家。旅游业态推陈出新,“大海鲸”餐饮综合体、“一米沙滩”海景餐吧、海鲜一条街等投入运营。重点开展“四个一”旅游营销活动,打造一部枸杞岛主题宣传片、创作一首枸杞岛之歌、打造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开展一场枸杞岛红人推广,全面打响“蓝海牧岛·自在枸杞”文旅品牌。构建常态化文体活动机制,高质量开展“第六届贻贝节”“开捕节”等活动,发布“贻宝贝”IP,推出系列文创产品,枸杞岛知名度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岛旅游人数为10.96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4.82%、115.08%。

(五)围绕“四大工程”,深化利民惠民、夯实基层治理。坚守安全底线。强化“工作责任精准、工作体系精细、工作过程精彩”“三精”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现场工作责任,切实压实村级、网格安全生产责任,实现“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目标。完成帆张网渔船减船转产19艘,20年以上帆张网渔船全面“清零”。特别是针对小型船只基数庞大的实际,制定《枸杞乡渔业船舶闭环管理机制》,并以吊装为管理抓手,开展见人、见船、见牌、见定位系统的“四见面”整治行动,压减、拆解船只213艘。提升环境亮色。全面提升主干线人居环境,精细化规范沿线生产物资堆放、养殖渔船停放,营造更加光鲜亮丽的海岛沿线“门面”。建立健全“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强化源头管控和日常保洁,提升长效管理水平。投入6000余万元完成沙滩修复、泡沫浮球替换、退养还海等生态项目,通过马鞍列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现场验收。促进强村富民。整合“第一书记”“镇街帮办”“村社助力”等支援力量,实行“逢一进格”“小岛你好 党员报到”等特色做法,累计走访群众3000余人次,解决村内“物资随意堆放”“村民就业难”“道路失修”等问题400余项,帮扶合作社解决“贻贝销售渠道单一”“品牌宣传力度不足”等多项问题。把握上级政策扶持机遇,2023年确定投资近1000万元实施海上综合体平台、奇观商业用房业态开发等5个项目,有效助力村集体经济跃升提质。深化渔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建成龙泉村市级高质量闲置农房盘活示范区。截至目前,全乡村集体总收入达722.15万元,同比增长44.08%,其中经营性收入386.08万元,同比增长19.72%,其中80%村年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实施惠民工程。推进“办事不出岛2.0”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建立帮办代办员、银行办事员、业务支撑员“三员”协同服务体系,梳理高频帮办事项52件,累计便民服务8000余人次。推广“幸福驿家”服务模式,提高配送、护理等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承接省级资源组团式帮扶,与宁波市鄞州区横溪中心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枸杞小学、枸杞中心幼儿园分别与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浙幼师幼教集团达成教育帮扶合作,累计来乡义诊9次、开展教学指导11次,有效提升海岛教育医疗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项目推进力度有待加强。受海岛地区客观因素和产业禀赋限制,存在招商地块政策处理难、投资客商偏少等困难,仍需上级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帮扶。

(二)公共服务短板仍然存在。枸杞乡人口减少、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养老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同城区相比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

(三)成果归纳总结不够。枸杞共同富裕贻贝产业岛建设已接近一年,但在将工作总结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特色改革举措、典型模式创新上还有不足。多元化、多层次宣传内容不足,与群众日常生活的融合不够,对外宣传的渠道和力度还需要拓宽与提升。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枸杞乡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高质量发展海岛共富特色之路,进一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全力绘就“蓝海牧岛”新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党建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红色动能。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以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为主线,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统筹推进,持续组织全体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政治品格和理论素养。坚持对标对表,牢固树立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的党建统领工作机制,真正树立起“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的重要理念,推动“七张问题清单”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拓展。坚持实践导向,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倡导“严、真、细、实”工作作风,并以此为标准提前谋划村两委班子意向人选,为下一轮换届选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聚焦产业发展,全面推动海洋经济提质提效。探索贻贝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一米八贝类产业园建设,从土地手续办理、用水用电保障、工人生活配套、物流兜底方案等方面推动产业园项目在产能提升、产品研发、线上销售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聚焦海岛旅游提质升级。持续推进奇观核心商业区升级、龙泉高端民宿打造、新型旅游业态引进等工作,打造集休闲度假、海上娱乐、产业研学、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海岛版诗与远方。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四个一”旅游营销活动后半篇文章,推进山海奇观核心景区以及奇观、龙泉、东昇民宿集聚村游客服务驿站建设,构建“1+3”的游客服务“网格化”格局,实现游客服务“全覆盖”,彻底打响“蓝海牧岛·自在枸杞”旅游品牌。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招引。启动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后头湾贻贝产业配套工程,完成投资2250万元;完成月亮湾二期、向东野酒店建设并试运营,新增客房50间;投资1500万元实施中心区域至山海奇观道路改建工程,拓宽奇观村至山海奇观道路,补齐交通设施短板。

(三)坚持生命至上,全力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双闭环、两集中、两联动、两追究”机制,持之以恒开展全方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力度开展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推动安全生产从事中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针对乡镇三类纳管船,以吊装为管理抓手,开展见人、见船、见牌、见定位系统的“四见面”整治行动,继续压减船舶数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打造“海上牧场人民调解”品牌,建强“一网覆盖”的海陆矛调堡垒,提高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

(四)聚力民生福祉,全心铺就美好生活幸福画卷。优化渔村人居环境。启动特色风貌提升总体规划编制,集成布局生产生活功能,率先实施东昇主干道沿线环境整治,逐步串联打造“绿不断线、景不短链”的全域景观,努力构建独具韵味的“海岛乡村画廊”。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收官战役,继续紧盯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强力推进污水终端管网改造、龙泉村渔用码头加固修复、非机动车充电桩改造工程等工程建设,争创全市金牌岛屿。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完善升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帮扶,探索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养老模式,不断提升配送餐、养老护理等养老服务水平,逐渐建设老年、儿童友好型社会。深化“强村富民”改革。致力改变目前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来源单一的现状,改而“向海而兴、借海图强”,探索村集体抱团与实力企业合作发展海上经营性项目,确保80%以上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