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922002643296E/2023-31728
 组配分类 乡镇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县公安局
 生成日期 2024-01-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002643296E/2023-31728

  • 主题分类:

    公安

  • 发布机构:

    县公安局

  • 成文日期:

    2023-12-29

  • 文号:

    嵊公通字〔2023〕25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嵊泗县公安局关于印发《嵊泗县公安局“交所融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1-19 10:18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公安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本局各部门并洋山分局:

现将《嵊泗县公安局交所融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嵊泗县公安局

20231229

 

嵊泗县公安局交所融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市局关于推进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重塑派出所工作体系的部署要求,着力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切实提升海岛基层警务效能,大力深化海岛交通、治安整体治理,对标公安工作现代化改革目标任务,根据《全市公安机关交所联勤警务改革实施方案》,现制定《嵊泗县公安局交所融治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主动融入海岛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建设,按照不破体制变机制的思路,深度推动海岛派出所和交警力量融合、业务融合和资源融合,实现区域协作、力量互补,提升基层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处置效率,实现勤务效能最大化,为营造良好的治安、交通秩序提供有力保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幸福指数。

二、组织领导

县局成立由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郑若明任组长,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徐晨杰,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叶波任副组长,县局政治处、情报指挥中心、警务保障室、督审大队、治安大队、法制大队、巡特警大队、交警大队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在交警大队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部署、协调指导、督考推进等工作。

三、融治模式

(一)有交警中队海岛分局、派出所融治模式

洋山、嵊山、枸杞派出所内设交警队(洋山分局原交警队保留),原海岛交警中队(保留编制)、部分县局力量编组划入洋山分局、派出所。交警队人员交管业务、人员管理、考核考评统一划转洋山分局、派出所,做强派出所三队一室整体实力。具体为:

1)洋山区域

沈家湾:洋山中队驻沈家湾执勤组划转洋山分局,洋山分局交警队确定1名负责人及分管领导。警力构成:1名负责人+1名民警+1名辅警。

大洋山:洋山中队驻大洋山执勤组划转洋山派出所,确定洋山中队负责人作为洋山派出所交警队负责人及分管领导。警力构成:1名负责人+1名民警+1名事业+1名辅警。

两地交警队日常勤务及辖区交通管理由洋山分局、派出所负责。

2)东部乡镇

枸杞:三礁江中队驻枸杞执勤组划转枸杞派出所,确定三礁江中队负责人作为枸杞派出所交警队负责人及分管领导。警力构成:1名负责人+1名民警+1名辅警。

嵊山:三礁江中队驻嵊山执勤组划转嵊山派出所,确定嵊山执勤组负责人作为嵊山派出所交警队负责人,并确定一名分管所领导。警力构成:1名负责人+1名民警+1名辅警。

两地交警队日常勤务及辖区交通管理分别由嵊山、枸杞派出所负责。

(二)无交警中队海岛派出所融治模式。交通委托管理的基础上,在五龙、黄龙、花鸟派出所设置1名交警专干及分管领导,由派出所落实交通管理职责,承担事故预防、事故快处、隐患排查、源头管控、交通宣传等交通管理工作。

(三)本岛融治模式。常态化实行三警联动、四联共治勤务,本岛交警大队、巡特警大队、菜园派出所重大节假日、旅游旺季联动,继续实行联查、联署、联巡、联勤等勤务,全力保障本岛社会治安与道路交通安全。

四、融治措施

(一)搭建交所融治工作体系

1.搭建大融合体系。县局统一领导,交警大队、治安大队分别作为交管、治安业务指导部门,由属地分局、派出所(菜园所除外,下同)对辖区治安、交通统一管理。洋山分局主持工作负责人、各派出所所长为辖区公安交通管理第一责任人,分局、派出所交警队负责人主管交管、协管治安,形成属地主管,交管部门指导的双重管理体系。同时原海岛交警中队党员民警党组织关系整体划入洋山分局、各派出所所属支部,实行党建、警力双整合。

2.搭建大情指体系。由情报指挥中心统一将交通、治安警情指令下达分局、派出所,实行分局、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一体指令派警,强化警力调配、工作统筹。充分发挥三队一室功效,围绕综合指挥室,交警队、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协力开展工作。

3.搭建大治理体系。交警警力与派出所警力混合编组,统筹开展警情处置、基础管理、纠纷调解、安全宣传、反诈宣传、交通隐患排查、案件侦办、活动安保、违法整治等工作。

4.搭建大服务体系。在东部乡镇继续实行区域一体化勤务模式,有条件的海岛派出所开设交管窗口,办理电动车上牌、交通违法处理、收集办证、换证材料等可操作性车管业务,进一步规范公安窗口,方便群众办事。在窗口工作中,将交通安全文明宣传纳入重点内容,实行全民交通普法。

(二)完善交所融治工作机制

5.固化学习培训机制。由交警大队牵头,围绕事故处理、交通处罚、隐患处置、旅游旺季车辆疏导等具体学习内容,每半年对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必要交管业务培训,增强实战能力。适时对参训人员进行模拟考核,考核成绩通报分管局领导及原单位。

6.健全乡镇联系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派出所日常联动优势,就交通管理方面重点加强与乡镇的工作对接,促推乡镇落实属地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7.健全督考机制。交所融治纳入2023年度县局重点立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与推进计划,由交警大队与督审大队按期督查,确保相关部门工作落地落实。特别是针对市局下发的减量控大等交通违法处罚指标,下发各属地派出所着重督查。

(三)构建交所融治综合治理格局

8.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依托隐患排查上报系统平台,由分局、派出所通过巡逻、群众反映等方式,对海岛道路人、车、路、企隐患及时上报乡镇,即排即报、闭环处置、做好登记。

9.强化重点人员管理。分局、派出所要全面排摸辖区出租车、小货车、工程车辆与电动车底数,重点摸清出租车、外来工程车辆驾驶员群体背景信息,治安、交通管理因素共同发力,确保各类人员、车辆底数清、情况明。

10.加强车辆源头管控。分局、派出所要在各重大节日做好重点车辆企业的检查工作,确保车辆源头安全,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车辆,及时通报乡镇、交警大队处置。

11.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分局、派出所要联合属地乡镇,定期会商,研究辖区交通、治安隐患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提升意见,确保各项措施整改落实到位。主动争取乡镇支持,落实道路隐患治理、交宣站建设应用等工作措施,把群众力量整合成治安、交管工作的新生力量,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工作新格局。

五、融治保障

(一)加强技能保障。建立轮岗轮训机制,开展交警大队、分局、派出所交叉式、常态化技能培训,实现治安查处和交通违法处理的综合能力同步提升,确保上路执勤的警力规范、安全执法。

(二)加强法制保障。加强跨警种执法的法制指导工作,解决警力办理跨警种业务的执法程序和执法资格等问题,打破跨警种执法壁垒。

(三)加强科技保障。积极向上对接,加快完成六合一平台信息备案,开通分局、派出所交通信息录入、交通事故处理等业务权限,保障交所融治工作高效开展。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交所融治勤务是构建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的重要举措,对于高效处置突发事件、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公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全局上下要打破以往派出所管治安、交警中队管交通思维定式,解决好条块分割、各自为战问题,真正实现基层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有的放矢。

(二)加强协作。各部门、派出所要通过建立工作群、召开联席会议、定期会商等方式建立科学高效、协作配合工作制度,实现问题和困难信息共享、工作互动、资源共用,及时解决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全力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有效开展。

(三)严肃纪律。工作推进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和责任意识,做到对接顺畅、沟通到位、协作有力。对工作推诿、对接梗阻、协作脱节导致严重后果和重大不良影响的,由领导小组视情启动调查程序,严肃相关人员责任。对多次指出问题且未整改的单位,对相关责任领导予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