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922002643202Q/2024-29863
嵊泗县海洋经济发展局
计划总结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1-19 08:53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县海洋与渔业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3年以来,我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八八战略”精神,紧紧围绕县“十四五”规划和“以渔稳县”总体战略目标,坚持党建统领,促进产业发展,以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乘势而上、担当作为,为实现蓝色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美丽海岛建设高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主要业绩及成效
(一)党的建设情况
1.思想领航、行动把舵,锤炼海渔党建品质。坚持把锤炼思想品质放在政治首位,践行从上而下的思想统一行动。全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集体学习13次,专题座谈研讨3次,重点发言32人次。各支部深入贯彻思想教育,开展各类专题学习活动13次,交流发言50余人次。紧扣主题教育,发挥党建带群建作用,组织开展船员“班前十分钟”、青年干部座谈会、党团员交流会、“80、90”宣讲员微宣讲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宣讲活动。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进小区、“小岛你好”进社区等活动17次,参与党员302余人次,服务群众8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团结奋进、服务发展的思想意识。
2.实干争先、顽强拼搏,锻造优良干部队伍。落实干部“导师制”建设,发挥老干部带年轻干部、熟练工带新队员、党建带团建的梯队作用,加强一线年轻干部培养,师徒结对10对。在学习方面鼓励青年干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创造了渔业执法证考试每年通过率在95%以上的佳绩。上好新进干部思想政治课,扣好干部履职“第一颗扣子”。持续加强干部选优推优,全年为县重点工作专班输送干部3名,推荐科级干部1名,发展吸收预备党员1名,转正预备党员2名,不断营造选优、推优、竞业、竞争的良好用人氛围。
3.守护根脉、奋勇争先,铸就“蓝海卫士”风采。强化海上党建,以执法党支部为依托,成立“航行的支部”1个。开展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清廉船队”海陆微阵各1个,为新进船员优选“传帮带”老师傅2名,船队应急出动时间压缩15%以上。推进干部凝心工程,定期组织“班前十分钟”活动,宣讲重要思想、业务规程、经费支出等情况。牢记使命职责,当好海渔卫士,开展护航亚运海上值班值守,持续巡航2000余小时。敢于斗风雨战大浪,全年应急出动船艇66航次(其中运送伤病员38航次,抢险救灾19航次),航行260余小时3000余海里,成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支海上中坚力量。
4.强化担当、砥砺奋进,凝聚全面从严体系。加强责任落实,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推动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跟踪监督,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党风廉政建设研讨会,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向局党组报备“一岗双责”相关工作情况,结合实际研究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结合清廉机关建设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动员全局各科室合力打造“清廉海渔”。抓实党风廉政宣教,上好廉政“微党课”,不断扩大廉政教育覆盖面。开展全员岗位风险点排查,制定防范措施,让每一名干部成为党风廉政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强化县委巡察问题整改和各类专项审计问题整改,对发现的19个问题全面推进整改,并纪律处分2人次,提醒谈话教育11人次。坚持抓细抓小抓早,对日常各类违纪违规行为加强约束,先后纪律处分1人次,通报批评2人次,提醒谈话7人次。加强制度建设,全年共出台或修订各类规章制度7项,完善各类工作方案措施6项,通过制度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地成效。
(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
1.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持群众谈话、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并举,推优选优任贤,强化与组织人事纪检部门对接,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做到了提任程序规范,工作环节圆满。2023年,我局共计提拔股级干部5人(其中正股级2人,副股级3人),交流使用干部6人,另向县委推荐使用一名80后副科级领导干部。
2.加强干部职级晋升工作。2023年,我局根据县职级晋升统一安排,持续做好干部职级晋升工作,全年共晋升干部3名。截至目前,现有四级调研员2名,一级主任科员13名,二级主任科员6名,三级主任科员8名,四级主任科员10名,一级科员4名。
3.完善事业干部选聘工作。坚持选贤任能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统筹推进事业单位干部选聘工作。根据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认定情况,结合全局事业单位干部实际情况,制定并印发了《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事业单位技术岗位人员晋升办法(试行)》。2023年共完成2批次6人技术岗位晋升,极大程度提升了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因我局2022年未有中层干部提任,未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因此不存在2022年度“一报告两评议”反映问题整改情况。
(三)高质量发展绩效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1.积极经略海洋,加快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紧抓养殖产业高质量提升。积极招引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落地,在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上借力发力。持续推动嵊泗贻贝拓宽高端销售市场,截至目前,一米八“嵊泗鲜活贻贝”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合肥5地超过150家盒马鲜生门店上市,并在天猫和支付宝电商渠道实现全国覆盖,嵊泗贻贝市场售价达到20元/斤的新高。推进产业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养殖云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水质监测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人、船、海”可视化管理,金盟海上养殖未来牧场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数字渔场。
二是改革推进海钓产业发展。强化向上对接力度,在海钓船型标准上获得省农业农村厅、省港航管理中心支持,打通了海钓船审批、检验、登记渠道,建造完成全省第一艘标准化海钓船“浙嵊海钓001”。出台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嵊泗县海钓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成为全省首个地方性海钓规范文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嵊山国际海钓基地建设,预计2024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提升产业发展安全系数,“海钓一件事”数字系统(安全监管端)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
三是做优做强“一条鱼”产业链。紧扣“一条鱼”产业链清单,强力推进各项任务。深入推动嵊泗渔港经济项目,跑省赴部11次,嵊泗渔港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渔港等级认定专家评审和实地核验,升级为国家级中心渔港。编制完成渔港经济区实施方案、嵊泗县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1-2027年)。强化改革探索,编制完成嵊泗县辖海域渔业资源限额捕捞项目任务、计划和预算清单,编写鳗苗可捕量、单张张纲张网最适网具、保护区海钓限额策略报告。
2.强化安全本质,持续强化渔业安全管理。
一是完善渔业安全责任体系。迭代升级“双闭环、两集中、两联动、两追究”机制,累计开展月评价晾晒8次,开展督导检查5次,整改各类问题197项。
二是深化海上“打非治违”。开展“亮剑2023”涉海涉渔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类游艇纳管整治,从严查处各类海上违法违规行为。先后取缔查处“三无”船舶112艘,立案查处违规案件283起,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4起20人。
三是提质渔船本质安全。聚焦渔业安全源头治理,打造引领船52艘、整治船208艘,淘汰“病老危”渔船92艘(其中帆张网渔船31艘),整治“船图不符”渔船272艘,“船证不符”渔船2艘。持续推进渔船隐患排查“全覆盖”“全闭环”,检查渔船2518艘次,发现问题隐患6572个,整改率100%。
3.保护海洋生态,健全绿色生态保护体系。
一是坚持深耕护海,强化资源保护。积极推进东库黄礁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现已投放人工鱼礁3251个,4.18万空方。持续开展增殖放流,助力海洋资源种群恢复,累计放流各类苗种合计7.4亿单位。
二是坚持全程管控,深抓环境治理。全面完成新型养殖浮球替换工作,共计替换泡沫浮球249.5万只。推进海漂垃圾清理整治工作,目前已累计清理近岸海域海漂垃圾3300立方。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固碳研究。开展贻贝全生命周期碳核算,着力推动蓝碳交易机制建设,完成第一年度四季度养殖环节采样工作,出具阶段性核查报告。
4.牢记为民初衷,高度重视渔业服务保障。
一是扎根基层服务于民。强化基层“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大解题”,开展调研走访14次,召开座谈会11场,走访重点渔民36户。做优审批服务,全年共检验签发证书1060艘次,办理渔业捕捞许可审批691次、渔业船员证书1138本、渔业捕捞许可证年审528次,完成新版海钓证发证8964本。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累计培训各类渔民4273人次。
二是推进船港技防提升。加强渔船精密质控系统维保,518艘渔船全面完成检修。全力提升渔船避碰避险能力,完成船载插卡AIS升级工作。开展一船多码现象整治,完成300多艘渔船一船多码修复工作。嵊山渔港港长制信息化项目通过验收,补齐我县数字化渔港管理最后一张拼图。
三是关注民生承保理赔。加强同渔业互保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到我县海钓船、船员享受参保政策。全力保障渔民人身安全和灾后恢复生产,协调省渔业互保嵊泗办事处案件受理149起,赔付金额598.448万元。
二、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紧紧围绕“一条鱼”全产业链觅发展良机
一是推进渔业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完成考核指标任务,预计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加3%。推进国内捕捞业提质增效,持续压减捕捞强度,继续开展帆张网渔船“减船转产”,重点是压减15年船龄以上帆张网渔船(截至2023年底帆张网存量为74艘)。推广渔船应用冷冻冷藏保鲜设备、新型节能环保设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深入实施海上“千万工程”,完成新一批引领船、示范船打造。开展船用设备升级改造,推广炒菜机器人使用。继续深化渔业资源产权化改革,做好沿岸配额捕捞评估评审。提质升级休闲渔业产业,培育休闲渔业龙头企业1家。
二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完成嵊泗东部海域东库-黄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持续开展增殖放流行动,指导和监督申能洋山液化天然气公司(LNG)、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舟山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小洋北)等单位完成生态资源补偿增殖放流工作,预计2024年度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数量不少于6亿单位。进一步提高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工作成效,编制《保护区应急预案》,制定出台并组织实施《浙江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加强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为我县珍稀野生动物救助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县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救护中心,提升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水平。持续开展近岸海域海漂垃圾的整治清理,全年清理量不少于2500立方。
三是加强渔港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大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申报嵊泗渔港泊稳升级改造项目,积极寻求上级部门项目资金支持,开展嵊泗渔港泊稳升级改造工程,组织实施项目立项、报批、开工等工作。完成“智慧渔港”项目建设,实施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综合办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嵊泗县渔业管理平台,将渔船管理、智慧渔港、海钓产业、智慧养殖等已有系统整合,整合渔船、渔港、养殖和海钓管理等不同层面的渔业数据,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二)牢牢把握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聚发展势能
一是把握养殖产业链“一类事”增值服务项目。加大养殖产业政策梳理,广泛听取群众呼声,聚焦育苗、养殖、加工等薄弱环节提高政策引领能力。完成厚壳贻贝种质资源场二期工程建设,并完成项目验收。研发贻贝加工新产品1项。开展三倍体牡蛎育苗,力争培育苗种数量达2000万粒。
二是把握海钓产业链“一类事”增值服务场景。持续推进嵊山国际海钓基地建设,建设完成海钓集散中心、专用海钓码头等项目,推动海钓产业发展进入正式运营。继续完善“海钓一件事”数字化管理平台,运用数字化平台实现服务快速直达。联动接海投公司,梳理海钓产业招商引资、准入经营等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三是把握重点企业做优“一类事”增值服务内容。继续加强重点企业的培育引领,以新型农业科技企业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有限公司为产业改革先锋,做好政策端扶持工作,引导企业积极投入产业科学研究、标准化机械化养殖和贻贝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利用等。
(三)狠狠盯住渔业安全管理保发展底线
一是全面压实各级责任。持续压实渔业安全管理责任,加大县、乡、村和渔民安全管理培训力度。利用渔船集中伏休时间节点,持续开展“病老危”渔船整治、渔民面对面宣传教等。优化提升月工作晾晒考评机制,形成安全管理良性竞争评比,持续提高乡、村渔业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强化重点渔船整治管理。持续落实休闲渔船、小型纳管船舶、养殖辅助船、类游艇管理动态,巩固整治成效。强化帆张网、打桩帆张网等10人以上高危渔船日常监管及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开展渔船厨房燃气专项整治行动和渔船封闭空间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渔船本质安全。
三是持续深化海上执法。充分发挥涉海涉渔联署办公、长江口共管等机制,深入推进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从严查处各类海上违法违规作业行为,力争全年执法案件不低于26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