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92200264335X7/2024-29869

  • 发布机构:

    洋山镇

  •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洋山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4-01-19 10:18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洋山镇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洋山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升级强经济,社会治理提品质。着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民生短板,积极推动实事项目建设。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注重项目落地,全镇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夯实以政治建设为首位的基层堡垒。

1.党建共建谋发展。围绕乡村振兴,促成滩浒村党总支与浙能嵊泗公司党支部达成村企党支部结对共建,在项目推进、帮扶结对、村集体经济增收等领域彰显实效。立足港口经济,联合洋山海事海巡党支部,打造党员“家门口”服务站,帮助渔民转产24人,开展安全服务12次,组织船员培训8轮,服务船舶27艘;与海工基地项目成立临时项目联合党支部,增强政企协同联动,高质高效推进工程项目。锚定共同富裕,成立民宿行业党支部,创设“微芒成阳”共富公益金,募集资金2万元,开展走访慰问4次。联合“渔光互补”项目,打造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不断拓宽本地居民增收渠道,提供25个就业岗位,累计招录本地居民35人。

2.党建引领强服务。开展滩浒村“异地办公”专项整治,落实“第一书记”及团组成员驻村开展工作。完成老旧设施更新改造,构建滩浒村异地服务体系,满足异地居民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实施“海陆一体、双网覆盖”,按“1+3+N”组团模式,整合社区干部、基层党员、东海渔嫂、志愿者以及执法队伍等组成团队,17个海陆网格,282人网格成员,服务在基层,活跃在一线。搭建“党员接待日”活动,建立收集、定题、接待、处理、回复、归档“六步工作法”,以圣港社区为试点,每月8日开展接待活动,5月以来累计接待居民代表36人次,收集问题建议16条,解决10个,获得群众广泛认可。

3.凝心聚力抓队伍。围绕社会维稳、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淬炼机关和社区干部实践能力。深化导师传帮带制度,制定“青蓝之约”师徒结对方案,不同层面21对师徒签订责任书;完善项目引才机制,引进高精尖人才2名,其中澳大利亚籍海外人才1名,为全县首例。另有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海上新能源专家尹海卿已在洋山注册实体公司入驻;同时,与上海洋山港海事局就骨干力量常态化到镇政府挂职达成一致。通过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招引,为洋山镇的港口、能源、城镇配套、航运配套等产业板块的开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统筹共赢强共富。打造新型养殖业态,为低(零)碳社区创建提供产业支撑,成为传统渔民转产转业主方向。联合上海航空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打造洋山旅游产业亮点项目,激活旅游市场消费潜力。产教一体促人才支持,今年开展各类参训累计202人次,为海洋产业未来布局涵育技能型人才。提质文教事业,新建省二级幼儿园,规划幼儿班6个、托儿班3个、早教中心1个,可容纳学生270名,加快海岛乡镇普惠型幼托一体化建设。做实做细“四张清单”,提前完成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指标。精准画像“一户一档”,完成本岛及滩浒村居民的情况排摸,同步启动低收入家庭重点帮扶。

5.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研究制定《建立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五张责任清单”》。在全镇广泛开展“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作风建设及“破除中梗阻、治理微腐败”专项行动,开展“六对照六破冰”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等,着力实现完善制度促长效。一体推进反腐“三不”机制,抓好工程建设领域、大宗物品采购等专项治理和风险防范工作,重点督促20万以下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监管服务机制,实施红黑榜奖罚办法。从严抓实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开展社区、镇属企业作风效能监督13次,“八小时外”走访5次。开展各类谈心谈话15次,针对性批评教育1人次,诫勉谈话1人,党内警告处分1人。

(二)增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产业动力。

1.基础产业稳中趋好。1-9月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约7.70亿元,税收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44.78%。财政总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34.9%。实现工业产值(6.41亿元),同比增加359.36%。餐饮业(457万元),同比增加14.8%,住宿业(177万元),同比增加32.39%;批发业(28.02亿元),同比增长30.73%;零售业(375万元),同比增加26.42%。

2.招商引资稳中提质。1-10月份招引企业102家,同比增长131.8%;累计新增地方税收6507.49万元,完成新增地方企业税收比例130.15%,同比增长15.87%;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5375万元。同时,加大海事服务企业招引力度,截至目前已入驻海事服务企业9家。

3.渔业生产稳中求新。1-10月份渔业生产平稳,实现产值(14492万元)同比增长3.3%,渔业总产量(15200吨),同比增长3.8%。并成立嵊泗广洋公司,探索试验“海上风电+海上牧场”项目,推动绿色渔业、生计渔业融合发展,发挥海域资源效益,完成凤尾鱼、鲳鱼的试捕、四种牡蛎苗种投放和海蜇试捕工作。

(三)重点、亮点工作成效。

1.兼顾防疫稳民生。三轮全员核酸,跑出2小时采样5826人次的“洋山速度”,采样方法得到县主要领导肯定,报送市防办后全市推广。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率先试行防疫反向“老幼码”。储备集中隔离点1处,疫情发生时4小时内即可启用,投入使用方舱PCR实验室。建立海上防疫信息指挥中心,驱离风险船舶36艘。拓宽物资供应渠道,采购储备应急保供物资3000余份,输入菜肉等生活物资100多吨,实现洋山区域内应急保供全覆盖。

2.城镇品质提升。启动6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60万元,占总投资的67.7%。新建“洋盛10”豪华客滚轮1艘,投资约3000万元,最大抗风等级提升至9级,并争取开通夜航班,补齐海运交通关键一环。

3.大综合一体化。配齐执法力量,共编配18名执法人员、5名编外辅助执法人员的执法队伍。完成6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配齐统一执法文书、标识标志、执法服装及各类执法技术装备19项46件,共投资49.5万元。全镇设置监控摄像头157个,借助海康威视技术进行场景化配置,并引入全球眼AI监控平台,做到全方位监控,精准识别。加强赋权事项实战运用,利用AI识别发现非机动车乱停、占道经营、道路不洁共48件,办理行政执法处理案件10件。同时完成开发洋山镇基层治理云图(驾驶舱)的初稿设计,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4.争创文明城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上报网申照片5类109张,提前完成年度网申任务。以“周三清扫日”开展整治活动18次,清除卫生死角42处。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80余起。大力整改占道(跨门)经营、流动摊点,完成整治250户。开展“城区小广告整治行动”,清除小广告200余处。。

5.做好群众服务。上海封控期间,为居住于惠南镇、大团镇各社区的居民在应急购菜(药)、用车提供服务,免费为部分老年人送菜。及时借属地力量解决部分群众应急困难。

(四)重点项目建设。

1.渔光互补。该项目总投资5.784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实际投资3.10亿元,完成总投资52.81%,7个车间屋顶光伏电站已完成施工,并与国网电力进行并网。预计今年可完成18个车间,届时可以提供社会就业岗位200余个。下步将打造成一个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集新能源、水产品绿色养殖和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2.海工基地。该项目一期投资2.9亿元,今年年度计划是完成土建施工,投资1亿元。项目已完成岸线审批和147亩土地租赁。截至10月已完成投资4780万元,预制场外包围钢结构基础进度50%,完成水池开挖,搅拌机主机安装完成进度30%。

(五)重点工程建设

洋山镇今年共有6个重点项目,其中新建项目3个,续建项目1个,民生实事项目2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186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260万元,占总投资的67.7%。

1、口袋公园建设工程,建设内容:整治3万平方米农田、排水沟及周边环境,用竹篱笆隔离方式划分区域,新建蓄水池3座,新增乡间小道1条,打造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总投资50万元,已完工。

2、洋山镇农旅观景基地项目,作为洋山迎来送往的门户空间,面向未来的海上驿站。将客运站旁的内后门农田打造一处凸显绿色、生态、活力、现代的海岛阳台,总投资约350万元。即将完成概算审批。三通一平进度70%。

3、洋山镇商旅中心工程,新建综合交通大楼,增添旅游业态及客运交通车站,总投资约1500万元。目前已完成设计方案,完成土地划拨,进入审批流程。

4、洋山镇“暖心驿站”邻里中心改造项目,将原车站改造为暖心驿站公园,新增老年活动设施及儿童游园设施,将原附属房打造以阅读,娱乐,传媒等一体化多功能区域,总投资约100万元。目前已完成设计方案。

5、大洋山蓝色海湾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3581.2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水系连通、开通潮沟、外来物种清理、 生态滩涂工程、人工沙滩、水体净化、海堤生态化等。目前正在方案论证阶段。

二、2023年工作思路

1.坚持党建统领凝聚力量。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赓续红色根脉,压实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带头学习、模范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开展基层党员轮训,确保教育成效贯彻覆盖到每个党组织、每名党员。写好人字文章,夯实人才培育,深化“薪火计划”,建强后备梯队,突出村社干部及“一肩挑”干部履职评估。强化洋山区域青年人才联谊会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的优质服务人才生活圈。坚持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抓手推进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发挥“前哨”“探头”作用。

2.打造宣传教育全新高地。全方位、多层次、多载体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让党中央决策部署“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礼堂、乡村复兴少年宫、15分钟品质文化圈等阵地,结合“我们的节日”“春泥计划”等载体,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重点对流浪犬整治、占道经营、卫生死角等难点重点进行专项突击。推进统战阵地建设,激活新乡贤力量解锁共富密码。

3.实现共同富裕良好开局。大力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计划,推动海工基地、海事服务、海上风电运维等3个小岛产业导入更新工程。实施城镇道路白改黑、污水管网改造等7个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落地见效。依托“渔光互补”项目,打造“共富工坊”海岛样板,重点建设“一坊一方案”,探索“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的耦合模式。扎实推进“扩中”“提低”,探索制定针对性增收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增收积极性、主动性。

4.推进全镇经济稳进提质。全力打好招商引资、产业攻坚、助企纾困组合拳,确保全镇全年经济指标在合理正常区间运行。聚焦重点攻坚,确保“渔光互补”项目顺利投产,海工基地项目完成建设并投产,海事服务配套及商旅中心启动前期工作并招引风电运维等相关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招引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对接小洋山北作业区项目建设,推动承接工程辅助船舶、砂石料运输等关联产业。

5.促进城镇建设提升能级。走好“一岛一功能”特色之路,完善商务办公、海事服务、生活配套功能,全面打造洋山海港新城。集聚优化海岛空间体系和滨海功能,重点推进省级蓝色海湾、农旅景观基地、路灯亮化提升项目,实现美丽城镇精细化提升。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创设社区“幸福食堂”等服务阵地。优化提升“菜篮子”民生工程,规范市场运营管理。完善大小洋山岛际交通,调整陆上公交衔接班次,打造便捷海陆交通网。

6.布局现代海洋渔业体系。加快推进大岙渔港规范升级,形成合规完善管理制度,配强渔港管理机构。实施海蜇后勤基地建设,适时培育精深加工链,形成渔港经济产业链效应。巩固“一船一档”“千帆引领、万船整治”100%整改率成果,推进张网渔船换证、船员职务证书覆盖,有效提高全镇渔业船员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提振绿色渔业效能,继续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模式,为渔民转产转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7.构建基层治理数智格局。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化调整赋权执法事项并加强实战运用,构建数智赋能高效执法体系,打造“全域感知网”,统筹覆盖大小洋山执法一体化,综合提高执法力量业务素养。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等敏感时期,落实信访维稳工作,持续抓好安全生产、禁毒、反诈等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安全和谐稳定局面。深化“141”体系建设,健全网格员队伍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四平台高效运转,提升全镇治理现代化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