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小洋区位优势,谋海岛共富新业态 ——让薄刀咀岛走好海洋经济特色路

发布时间:2024-10-16 16:22

信息来源:县发改局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内容简述:

小洋山薄刀咀岛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足的土地储备,我中心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的合理调配,致力打造薄刀咀工业园区。在推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持续倾听企业诉求,精细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薄刀咀岛发展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路。

一、现状问题

薄刀咀岛位于小洋山东北方向,与沈家湾岛隔着笔架门水道相望,陆域面积约为0.61平方公里,拥有4.84公里长的海岸线,最高点海拔达到95.9米。我县利用现有的318亩围垦土地和1500亩滩涂,实现项目的招引和企业的落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薄刀咀岛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的眼光,该片区的规划定位是产业发展区,既是全市“985行动”中海上可再生能源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县“1615行动”的重要产业平台。现已落地3个项目,分别是中广核薄刀咀120MW集中式光伏项目、中能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和中能建海上新能源创新中心项目。

由于部分区域以往建设缺乏规划且涉及相关利益方众多,创造机遇的同时往往跟随着相应的困境,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有:基础道路配套不全,园区进出通道仅为一条临时道路,且路面坑洼存在落实风险,达不到园区道路要求;市政配套设施供水能力不足,需与上海方协调申请供水;供电能力不足,因电力建设分摊机制未明确,电力布局规划方案欠缺,导致用电设施建设滞后于企业正式投产用电需求;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未完善,园区内排污、垃圾处理等设施目前均为空白,亟需完成配套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产业引进,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建设是薄刀咀工业园区的首要发展方向,洋管中心全力开展产业谋划和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招引一个、落地一个、成熟一个。利用闲置滩涂区域布局中广核薄刀咀120MW集中式光伏项目,采用118.0116MWp的光伏组件装机,输出容量为96MW集中式光伏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1.35亿千瓦时;配套3#、4#海上风电场,落地中能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储能电池生产基地;瞄准海上新能源发展新方向,打造中能建海上新能源创新中心项目,用于海上风电、潮汐能、波浪能等前沿科技的研发。

(二)顽疾破局,针对供水问题,洋管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与临港管委会、城投兴港公司、临港供排水公司确定补充备忘,明确供用水管理职责及流量仪、水质监测仪点位,现以明确供水的工作路径。此举厘清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嵊泗县的大陆引水水务行业管理职责和工作边界,在明确薄刀咀用水事宜的同时加快推进嵊泗大陆引水工程建设。

(三)基础保障,薄刀咀工业园区建设主要的难处在于配套道路的建设计划与企业日渐增长的配套设施需求难以匹配。洋管中心原计划于2024年10月完成工业园区道路的前期招投标工作并组织建设,但随着企业的建设日渐完善,企业多次提出诉求,需加快建设园区主要道路。洋管中心对此高度重视,开展“企呼我应”活动,围绕新建道路一期工程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加快前期工作,极大地缩短了项目的周期,并在6月底完成招投标工作,施工单位也将于7月进场施工,稳固推进园区道路建设。

三、经验成效

(一)坚持以项目为主,完善产业格局。围绕园区建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打造工业园区建设共同体。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完善“企呼我应”的协商议事体系,用好洋管中心会客厅、政务服务增值化平台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持续跟进,落实资金和交通保障。

(二)坚持以企业为心,推行暖企服务。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与企业的沟通效率,切实市级层面以及县级层面有关薄刀咀的落地落实工作,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洋管中心干部主动靠前服务,深入企业与施工现场一线开展协调工作,与企业家们谈心对话,倾听他们的诉求。抢抓机遇不松手,一方面研究政策支持方向,另一方面整合资源,策划包装项目,使企业的活力更足,势头更猛。